梅素娟
摘要:蘇聯(lián)杰出的教育家、作家馬卡連柯說過:“我確信:我們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僅僅在于培養(yǎng)能夠最有效地來參加國家建設的那種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公民,我們還要把我們所教育的人一定變成幸福的人。”[1]如何把我們的學生都變成幸福的人,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也是我們每個輔導員教師應該為之奮斗的目標。此篇文章結合筆者在高職院校的工作經(jīng)驗為例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輔導員;學生;高職院校;幸福
中圖分類號:G715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22-0028-02
近幾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出席各種場合時,不止一次的發(fā)表了關于教育工作的系列講話,習主席對教育工作的重視警醒著我們每一個戰(zhàn)斗在教育一線的同志。如何做好我們的工作,從哪些方面著手,要達到怎樣的目的是我們最需要探索的。我以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為例,做一個簡單的闡述。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目的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最具奉獻精神的崗位之一,每一位從事過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同志都清楚的知道,高職院校輔導員教師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劃分。因為只要是學生需要你,無論何時何地,你都需要第一時間處理,必要情況下你還需要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他們身邊以確保事情完美解決。那么我們如此辛苦又備受壓力的工作是為了什么?我們從事這份工作,目的是希望他們在校的這3年能因我們的付出和努力而得到一些好的改變,因為我們的存在而使他們今后的生活過得更幸福。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內容
1.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好的行為習慣可以伴隨我們有個美麗、完美的人生。行為習慣,是行為和習慣的總稱。思想影響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行為和思維。三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而輔導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工作的成與敗直接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好與壞,影響其今后的生活水平和質量。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首先是助其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時常對其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注重細節(jié)教育并能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其次是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睂W習好的,擯棄差的。在學生群里中樹立“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標兵,以此帶動其他學生進步。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2.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教育不僅僅只是注重傳授學生專業(yè)技能,更要側重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健康的身心包括身體和心理兩個方面,健康的身體靠的是先天的體質和后天的生活環(huán)境。先天的疾病依賴于醫(yī)學治療和突發(fā)狀況下的醫(yī)學知識,基本的醫(yī)學知識的傳播是輔導員工作的內容之一。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的基礎,是職場成功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是每個輔導員教師都不可忽視的課題。成為學生值得信賴并愿意傾訴的人,是我們輔導員教師應該要努力變成的樣子,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教師,更是生活上的朋友,是旅途中的伙伴。
3.增強學生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識。結合學工處、保衛(wèi)處、后勤處等,通過組織班級班會、專家講座、實地演習、技能比賽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宣傳安全防范知識,增強自我安全防范意識,包括人身安全(外出要結伴,嚴禁夜不歸宿,嚴禁翻圍墻、爬窗戶等危險行為)、經(jīng)濟安全(保管好個人財產(chǎn),外出鎖好門窗,存放好個人貴重物品)、網(wǎng)絡詐騙(杜絕網(wǎng)絡貸款,不輕信他人,不將個人身份證件隨便外借他人)、救護知識(緊急情況下的救護常識,撥打救護電話,聯(lián)系救護部門)、逃生技能(消防知識,滅火技能,火災、地震逃生技能等)和法律常識(杜絕違法亂紀,拒絕黃賭毒)等,通過多種形式提升學生的各項生活發(fā)展能力,不斷增強安全防護知識,減少學生意外傷亡事件的發(fā)生概率,為學生家庭、二級學院、學生工作管理部門和上級領導單位減輕工作負擔,為自己的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為學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
4.豐富學生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的內容繁多,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每種實踐活動的意義,而不是僅憑新鮮感或者只為獲得一點勞動報酬而盲目參加。課外實踐有很多,包括學校社團、學生會組織、學?;顒?、社會服務志愿者、與專業(yè)相關的社會實踐等。參加校內社團、學生組織的目的是為了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擴大自己的社交圈,鍛煉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絕不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風光體面,或者滿足自己一時的好奇心。社會服務志愿者是一種無償服務,這種活動的參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參加與專業(yè)相關的社會實踐是一種增強專業(yè)技能的便捷手段,不能盲目的追求眼前的經(jīng)濟利益,要從長遠角度和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責任心和愛心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專業(yè)技能是我們今后賴以生存的手段,也是提高我們生活質量的保障。
5.提升學生創(chuàng)就業(yè)能力。在校期間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步入社會,因此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僅適合少數(shù)人,而就業(yè)卻是多數(shù)人要完成的,但無論哪種,都需要學生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和熟練的溝通技巧。學生在校的兩年多時間,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yè)技能,提升他們擅長領域的技能水平,是我們每個教師需要探索和完成的。結合學生自身的特質和興趣,發(fā)掘其內在的潛能,找到合適的定位,不歧視任何一個在專業(yè)技能上有所欠缺的學生,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只有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僅為糊口在勞作,這樣的工作才有意義,才能做出成績取得成功,生活才能更幸福。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的方法
由于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不及本科高校的學生,因此課外實踐環(huán)節(jié)變得尤為重要。高校的學習更偏向自主,課程的安排也沒有中學的緊湊,如何讓學生在第一課堂之外也能找到可以增長知識的途徑,并能與第一課堂所學內容進行融合使用,是任課教師和輔導員需要共同探索的課題。
第一課堂的主導人是任課教師,但第一課堂之外的主導人是輔導員,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是我們不容推卸的責任。想要學生認真完成第一課堂的學習并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除了靠其本身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以外,還需要結合多種管理手段來加以實現(xiàn),比如:德育評分表、懲罰制度、表彰大會、獎學金激勵等。
德育評分表是輔導員用來記錄學生日常表現(xiàn),并最終放入學生檔案的材料,因此它必須是由輔導員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據(jù)實記錄的。而實際上我們有些輔導員為了省事,在學期末的時候將學生的德育評分表交給學生干部隨便寫寫以敷衍了事,如此一來德育評分表不僅不能成為自己管理學生的手段,反而成為自己工作的負擔。
任何高職院校都有學生管理手冊,里面列明了對于曠課違紀,成績優(yōu)異、貢獻突出的學生該采取何種處罰或者獎勵措施。對于違規(guī)違紀的學生,應該不斷地對其進行勸導、教育,反復教育無效后應該給予處分,處分要逐級增加,并告知學生本人和其家長,以便在今后的更加管理順暢,也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再進行全院公示以起到教育其本人和警示他人的作用。相反表彰也同樣需要大張旗鼓,表揚學生不能為了方便省事,只做簡單的口頭表揚,或只是默默的給他發(fā)一份榮譽證書,而是應該通過某種大會的形式給予表彰并頒發(fā)榮譽證書,儀式感會增加榮譽的份量,激發(fā)其他同學想要獲得的欲望,達到預期的效果。
關于獎學金的使用,切忌采用“誰和我關系好,誰幫我做事多,我給誰”的方法,這種做法只會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境地,根本無法達到獎學金本身設立的目的。很多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因為日常管理學生工作煩瑣,常常在班級培養(yǎng)1—2個得力的小助手,學生幫自己做事多,為了報答學生,把各種獎學金內定給這些學生干部。長此以往,不但不利于班級團結,還會讓自己的工作變得被動,因為一旦這個學生干部離開或者撒手不管,這個班級將會陷入僵局,無從管理。獎學金的種類多種多樣(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校獎學金、學校助學金等),任何一種獎學金的發(fā)放都應該有理有據(jù),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讓每一個該獲得的學生獲得,讓沒有獲得的學生有希望獲得,知道自己落選的差距在哪里,而不是一筆糊涂賬。獎學金應該成為自己管理學生的有效手段,而不是管理學生的阻礙。
只有正確認識輔導員的職責所在,目的為何,找到正確的管理方式并合理運用才能使工作變得輕松愉快,有意義。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學生找到一把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之門的鑰匙,應該是我們從事教育事業(yè)的初衷。
參考文獻:
[1]馬卡連柯名言警句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