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準確了解并把握當代大學生對道路自信的理解和認知,對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意義重大。本選題將對標上級文件精神,以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為著眼點,厘清大學生對“道路自信”準確認知,讓“道路自信”引導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同時正確了解新媒體的趨勢,引導大學生積極關注并增強“道路自信”信心,拓展大學生“道路自信”培育成長空間,進一步增強大學生“道路自信”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關鍵詞 新媒體 道路自信 大學生
作者簡介:宋文博,東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專職輔導員,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5.322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道路自信是全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理論指導,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進一步深化。 堅持道路自信,有利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發(fā)展的獨特性。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也明確要求加強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承載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新時代,新時期,大學生的“道路自信”培育和踐行就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新興媒體的普及和發(fā)展,大學生交流方式種類也越來越多,從傳統(tǒng)的報刊等紙媒、到最初的人人網、微博、QQ、易班,再到現(xiàn)在使用比較廣泛的微信、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新興媒體以其便捷化和高速度傳播,受到當代大學生的歡迎和追捧,人們一方面受益于帶來快捷及時信息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潛在風險。由于信息渠道多源、傳播速度過快、一些微小事件在網絡中發(fā)酵也會演變成大的輿情。網絡信息的泛濫,這其中也不乏錯誤的觀點和信息充斥其中,這就會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誤導。同時由于部分高校相關監(jiān)管措施還有待完善,理論思想教育引領不足,這樣就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巨大挑戰(zhàn),給大學生“道路自信”相關教育活動帶來直接影響。
對青年大學生加強“道路自信”培育,有助于大學生了解國情,明晰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方向。這也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以來,新一屆領導人果敢擔當,不辱使命,在強調社會主義的同時,也不忘強調中國特色,在高舉全面改革創(chuàng)新旗幟的同時也聽取民聲頒布實施許多治國理政的良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大學生培養(yǎng)教育至關重要,少年強則國強,當代大學生作為即將踏入社會,投身工作,擔負著國家發(fā)展和民族振興的重要責任。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引導大學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建立和加強道路自信心,為新時代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可靠接班人。
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的巨大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新媒體普及,當代青年大學生思想呈現(xiàn)新特點。大學生更敢于表達自己觀點、傳統(tǒng)理論書本灌輸式教育缺乏足夠吸引力,常規(guī)講座、報告會也較難吸引大規(guī)模同學參加。通過調查得知,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學中,關于純理論講授較多,培養(yǎng)大學生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意識課程較少,進行大學生“道路自信”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家國情懷。 通過問卷分析得知,青年學生心目中認為接觸度最高、使用時長最長、便捷度最高、依賴度最高的媒體前三名均是手機、網站、電視,可見新媒體在大學生價值觀引導方面有著重要影響。在對青年大學生進行“道路自信”教育引導,要及時通過新媒體多維度多層次了解輿論關注和焦點問題,聚焦大學生群體中的“意見領袖”和自媒體平臺廣泛應用,有針對性對新媒體平臺中的網絡輿情進行干預引導。
為了準確了解大學生對于道路自信了解情況,我們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進行調研。設計了《大學生對“道路自信”認知情況》調研問卷,在松江大學城七所高校中,發(fā)放問卷600份,最后回收有效問卷568份,其中男生321份占比56.5%,女生247份占比43.5%,男生的數(shù)量略高于女生數(shù)量,樣本數(shù)據(jù)仍在合理的范圍內。通過進一步統(tǒng)計問卷發(fā)現(xiàn),調研同學中96%以上的是漢族同學,其中有過學生干部經歷的同學和沒有學生工作經歷數(shù)量基本持平,在專業(yè)分布上,理工科人數(shù)較文科人數(shù)多一點,各占比61%和39%。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調研同學戶籍來源地也比較廣,東部、中西部同學都有,但以東部同學較多。就調研同學的政治面貌而言,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占了絕大多數(shù),其中團員達到81%,中共黨員14%,群眾占比5%。通過比對分析,并運用spss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比對,以上調研數(shù)據(jù)基本可以客觀反映大學生對于“道路自信”了解認知現(xiàn)狀。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大部分同學對于“道路自信”了解存在比較模糊認識,能夠準確了解并清楚知道道路自信不到10%,能夠比較清楚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過一代代革命先烈不懈奮斗出來的,是馬克思主義跟中國國情具體結合。70%同學對于“道路自信”只存在模糊認識,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完全不清楚的只有2.4%。大部分同學對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成就表達高度肯定,85%同學對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表示支持,超過九成同學對國家現(xiàn)狀感到滿意。但是問到對于社會主義前途和現(xiàn)今比較熱的時政熱點時,部分同學卻不甚關心,表現(xiàn)出比較冷漠態(tài)度。關于使用互聯(lián)網工具種類和頻率調查中,98%同學每天使用手機超過2小時以上,微信、QQ、微博使用學生較多,抖音、快手等直播平臺也有30%同學關注。關于通過手機等互聯(lián)網工具了解哪方面信息較多,80%比較關注社會娛樂新聞、對于時政新聞只有10%同學會經常關注。通過交叉比對分析發(fā)現(xiàn),大學生受輿論話影響比較直接,社會輿論熱點對其觀念會產生直接影響,也對其價值選擇和行為習慣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