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芬
【摘要】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采用趣味性教學法,一方面可以豐富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不斷創(chuàng)新,更符合學生的成長實際,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同時,也可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發(fā)散自身思維,更好地體驗和感受語文的趣味性,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發(fā)揮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主動學習語文,使語文知識掌握更加牢固,有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進一步積累和識字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 趣味性 教學法 低年級語文 識字教學 小學
趣味性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專注于學生自身的成長,而不再一味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識字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同時,趣味性教學法是一種游戲和知識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學習相關的知識后可通過游戲的方式加強記憶,不僅使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還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進而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注重對于語文字詞的積累和應用,促進學生語文知識的全方面發(fā)展。另外,該種教學方式有別于傳統的語文教學,其將主動權放手于學生,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符合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無形中也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講課效率。
一、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的教學方法較單一
目前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認為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以及采取死記硬背的手法讓學生記住語文中的相關知識點,可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另一方面,教師的視野不夠開闊,缺乏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未從根本上意識到趣味性教學法對于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導致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程中的生字和詞語是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不專注的特點,對于本節(jié)課生字的掌握并不牢固,教師在讓學生默寫生字的時候容易出現學生將“披”和“坡”混淆的結果,雖然教師也多次強調,但是學生依然會寫錯,教師這時就應該分析學生的心理,為什么會多次寫錯,一方面在于專注力不夠,另一方面在于沒有真正理解“披”和“坡”的不同之處,因此,教師可向學生解釋,披是動詞,表示一種動作或行為的產生,而坡與土有一定的聯系,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可讓學生示范“披”這一動作,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豐富了課堂氛圍,有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內涵。
2. 漢字書寫存在困難
小學低年級學生接觸的漢字較少,大多是一些簡單的字和詞,考試中如果遇到某些不會寫的字第一時間便會想到用拼音代替?,F今雖然很多教師提倡用拼音代替不會寫的字,但是筆者并不贊同,這種做法久而久之會讓學生產生一種懶惰心理,即我不會寫字沒事,只要會拼音就行,同時在升入高年級時文章寫作方面會較為吃力,時間長了就會喪失學好語文的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于學生的引導,可采取聯想式記憶法讓學生記住更多的字。如時候的“候”與猴子的“猴”是形近字,教師可向學生解釋由于“猴”是動物所以是反犬旁,“候”去掉中間的豎加反犬旁就變成了猴,學生自己理解了這兩字的不同后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思考還學過哪些形近字,并用這些字組詞,一方面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使學生學會了識字的技巧,在識字過程中不再需要死記硬背,輕輕松松便能學會很多對自己有用的字,自身的語文知識和核心素養(yǎng)也可得到提高。
3. 部分教師普通話發(fā)音不準
部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在發(fā)音過程中不標準,從而誤導學生,使學生無法掌握漢字的正確讀音,也就無法寫出正確的生字和成語。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各科老師都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語文教師,其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對于那些發(fā)音不標準和從來都不講普通話的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意識,深刻意識到自身對于學生的影響,進而切實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教師可購買網課進行課下學習,學校也可以邀請普通話領域的專家舉辦講座,一方面能幫助教師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師的口語交際質量和水平,使教師敢于用普通話授課交流。教師可多練普通話的發(fā)音,在講課之前及時找出自身發(fā)音不標準的字,進而改正自身發(fā)音,促進自身的不斷成長。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學低年級識字階段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字,如“漿”和“槳”就是形近字,學生無法區(qū)分的時候教師就可向學生講述區(qū)別,一個是可能會出水的“漿”,一個是劃船的時候必備工具,這種解釋不僅清清楚楚,還使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學生的熱情也較高漲,無形中就會提升語文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重視對于語文識字的學習和掌握。
二、趣味性教學法在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趣味性教學法的應用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僅使語文教學變得有趣,還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對于相關語文知識的記憶更加牢固。如教師可在班級中舉行“分辨形近字”活動,教師可讓學生分組,并每小組有一個代表發(fā)言,學生在聽到教師的命令后便會迅速組隊,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于形近字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時,通過小組間的合作也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學生不再是傳統的死學習,而是靈活多變地運用形近字分析法,更好地分辨形近字,使學生不再畏懼分辨形近字,盡可能的不在形近字方面吃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后,班級學習氛圍就更好。但需注意的是,在激發(fā)學生積極性時教師可采取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的方法,學生的積極性將會更高,學習自信心也可以不斷增強。因此,教師在采取趣味性教學法時一定要根據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有更多的時間用于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語文知識更加牢固。
2. 采取游戲教學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小且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游戲的方法。如在學習《日月潭》這一課時,由于紅色生字多且學生一時理解不了,就會造成教師講解時激情澎湃,學生卻毫無感覺的情況。教師可利用字卡、幫助動物過河等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學生玩字卡游戲的過程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會較專注,如在對“披”進行學習時,教師可讓學生玩“加減部首”的游戲,學生會發(fā)現“坡”“潑”“披”很相似,稍不小心就會出錯。這種教學方式可使學生產生聯想記憶,不僅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還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發(fā)散,有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同時,教師對于較復雜的字進行學習時,教師可讓學生用手跟老師一起寫這個字的筆順,學生在用手寫字的同時,也能記住所學字書寫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3. 增加書寫的趣味性
漢字書寫的時候有一定的難度,可能學生也會因此產生畏懼寫字的心理,教師可采取男女PK記生字的比賽,使較正常、傳統的語文課變成了競爭課堂,并適時表揚表現較好的學生,時刻提醒學生的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讓學生深刻明白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對于那些易錯的字,教師可在黑板上強調,以便使學生改過來,進而意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并改正。
三、結語
趣味性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為學校的轉型和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學校不再是單純地向學生灌輸所要學習的知識,而是轉變了自身的思想意識,創(chuàng)新性地采取多方面的教學方法,以期促進學校的不斷發(fā)展。同時,其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師的壓力,教師將更多的愛放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做到既關心學生的成績又關心學生的成長。教師的視野也在不斷開闊,對于自身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無形中就會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拉進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學生也更加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另外,該做法也樹立了學生學習字的信心,學生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而是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發(fā)散自身思維,進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和成長。但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教學法的使用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應在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更好地應用此種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達到其應有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小銀.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法的組織及實踐——以低年級識字教學為例[J].高考,2017(3).
[2] 冉小平.淺談小學二年級語文趣味識字教學方法[J].新課程,2018(1).
[3] 趙俊琴.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趣味識字教學法初探[J].速度旬刊,2017(7).
[4] 周燁.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課外語文,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