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時候需要將油畫作品拍攝成數(shù)碼照片,用于印刷出版和網(wǎng)絡傳播,以供藝術家和人民大眾研究和欣賞。拍攝油畫的三個要點:色彩還原準確、防止畫面變形和正確處理反光。
【關鍵詞】油畫;攝影用光
【中圖分類號】J413 【文獻標識碼】A
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自從被引進中國以來,在不同時期都得到了發(fā)展。隨著西方繪畫風格的不斷推進,中國油畫家在學習借鑒西方繪畫特點之余,創(chuàng)作出具有民族風情的“中國式”油畫。在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雖然歷經(jīng)發(fā)展與蛻變,但是得到了更多的成長,中國油畫開始發(fā)展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繪畫門類,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1]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很多時候需要將油畫作品拍攝成數(shù)碼照片,用于印刷出版和網(wǎng)絡傳播,以供藝術家和人民大眾研究和欣賞。拍攝油畫的三個要點:色彩還原準確、防止畫面變形和正確處理反光。本文僅就油畫的攝影用光方法試做闡述。
一、油畫和攝影的關系
法國人達蓋爾式攝影術的誕生,引起了藝術界的極大震動,攝影一躍脫離了畫家之手,成為了一種獨立的文化新類種。[2]自從達達主義核心人物杜尚給達芬奇的作品《蒙娜麗莎》的印刷圖片加了兩撇小胡子以后,油畫和攝影的關系也越來越微妙。經(jīng)過時代的變遷,攝影和油畫逐漸由兩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演變?yōu)榛ハ嘟梃b互相融合的關系。油畫的創(chuàng)作,可以借鑒攝影圖片;用照相機把油畫拍攝出來,可以用于印刷和網(wǎng)絡傳播。
二、選擇攝影器材
一般拍攝油畫作品根據(jù)照片用途選擇相機,用于印刷畫冊和網(wǎng)絡傳播,使用全畫幅單反相機就可以了,比如筆者使用尼康D800E型號相機。油畫拍攝屬于靜物攝影一類,屬于平面物體,因此要選擇合適的鏡頭,確保畫面不能變形,色彩不能失真。綜合考慮,選擇使用尼克爾105mm微距鏡頭來拍攝油畫。微距鏡頭的像場最平,有利于保持整個畫面的平衡。定焦鏡頭的畸變小,成像素質(zhì)高。微距鏡頭適合拍攝中小尺寸的油畫,對于比較大的油畫作品,受拍攝場地的限制,可以選擇使用50mm標準鏡頭。標準鏡頭性價比高,畸變和像場控制都比較好,在拍攝大畫幅作品的時候,拉開拍攝距離,收小光圈得到大景深,一般比最大光圈縮小兩檔得到最佳光圈,保證成像素質(zhì)。一般不使用變焦鏡頭拍攝油畫,因為同樣焦距的變焦鏡頭的解像力和控制畸變能力都比定焦鏡頭要弱,不適合用于平面物體的攝影。拍攝油畫,為了保證相機的穩(wěn)定,還需要使用三腳架來穩(wěn)定相機。
如果在室外進行拍攝的話,還需要配置一組影室閃光燈;如果在室外利用自然光線拍攝,則不需要。
三、在戶外利用自然光拍攝油畫
自然界中的光源按性質(zhì)和照射效果不同可以分為直射光和漫射光,分別對應影棚內(nèi)人造光源發(fā)出的硬光和軟光。在直射光條件下拍攝,產(chǎn)生的影像線條形態(tài)較為明顯,畫面反差較大。而漫射光環(huán)境下沒有明顯的光源,此時光線不具備很強的方向性,對被攝物體而言,任何一個方向的光線幾乎是相同的。[3]所以,我們需要利用自然界的漫射光來拍攝油畫。
薄云遮日的天氣是拍攝油畫的最佳時間,這種天氣下的光線明亮但不強烈,是典型的漫射光的環(huán)境。晴天也是可以的,需要注意油畫擺放的位置要在陰影下。比如晴天的中午時分,太陽在南邊,找到一個高樓,在高樓的北面陰影處放置油畫作品,相機放置在油畫的北邊。這樣整個拍攝環(huán)境就營造出了一個漫射光的區(qū)域,在這個區(qū)域里,照相機、被攝油畫和太陽在一條直線上,保證被攝油畫受光均勻。在這種漫反射環(huán)境下拍攝有利于表現(xiàn)油畫的質(zhì)感,有利于表現(xiàn)油畫筆觸的粗細。保留些許反光反而能體現(xiàn)油畫的特點,如果反光太強,就需要調(diào)整拍攝方向。對于處理反光,拍攝油畫作品的時候不建議使用偏振鏡來消除反光,因為偏振鏡會減少進光量,影響成像素質(zhì),不利于油畫色彩的還原。
不論是橫幅的油畫還是豎幅的,拍攝時一律采取橫置擺放,保證受光的均勻。油畫在擺放時要和地面有一定的角度,一般與地面成70度-80度夾角,不可垂直于地面。否則會影響拍攝光線的均勻,比如畫面下部比上部分要暗。這是因為地面有吸光作用,地面周圍其他物體也會對光線產(chǎn)生影響。
四、在室內(nèi)使用人造光拍攝油畫的布光方案
筆者研究發(fā)現(xiàn),很多人認為油畫作品的攝影不適合使用影室閃光燈來拍攝。其實不然,只要我們布光合理,營造一個漫射光的環(huán)境,解決反光的問題,突出油畫的筆觸效果,同樣可以獲得滿意的影像。筆者用三種不同的方法拍攝同一副油畫作品,通過對比研究影室布光方法。
(一)雙燈平光拍攝
油畫的拍攝屬于翻拍的一種。提到翻拍,最常用的的就是左右45度雙燈平光拍攝。具體方法就是,在被攝物體的前方左右兩側(cè)各放置一盞影室閃光燈,兩盞燈均加上柔光箱,兩盞燈的輸出量相同,均與被攝物體成45度夾角。這樣的布光方案,光線均勻柔和,對于翻拍來說大部分情況都適用。但是這種布光方法也有明顯的缺點,光線過于平淡,光質(zhì)也比較平,對于油畫這樣有一定凹凸紋理的物體,細節(jié)表現(xiàn)不夠深刻。如圖1所示,畫面的立體感損失了不少。
(二)高位單燈直射拍攝
為了增加油畫畫面的立體感,筆者使用單燈從側(cè)上方照射,相當于加大了光比,增大了畫面的反差,將畫面的立體感表現(xiàn)出來,避免了平淡的用光。雖然在攝影燈前加了柔光罩,畫面整體光線還是顯得過硬了,如圖2所示。
(三)雙燈反射拍攝
通過前面兩種方法,筆者發(fā)現(xiàn)在影室內(nèi)拍攝油畫時,既要注意光線的均勻,又要根據(jù)油畫作品的特性,適當?shù)赜幸欢ǖ墓獗?。所以,通過增加兩盞影室閃光燈的輸出值,對著白色墻壁照射,利用墻壁的反射光獲得較大范圍漫射光環(huán)境。通過一側(cè)反射光,又能增加光比,使畫面產(chǎn)生一定的反差。如圖3所示布光圖示。
此布光方法拍攝得到的照片如圖4所示,光線柔和均勻,而且能表現(xiàn)出油畫筆觸細節(jié),增強了立體感。
五、結語
油畫的攝影用光,主要是解決光線均勻的問題和反光問題,力求體現(xiàn)出被拍攝油畫的細節(jié),盡量做好讓平面的照片也有立體感,還原油畫本身的特點。隨著技術的進步,筆者不禁在想,未來是否有一種機器能夠“拍攝”出真正有紋理的3D實體照片呢!
參考文獻:
[1]王丹.淺談中國油畫藝術的發(fā)展之路及創(chuàng)新性展望[J].美術教育研究,2018(6).
[2](德)瓦爾特.本雅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3]雷依里.數(shù)碼單反攝影圣經(jīng)[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劉祥生(1985-),男,漢族,安徽省肥西縣人,本科,文博館員,研究方向:文物保護、文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