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家榮
在社會的交往中,人們應該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不同的人有各自的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時,不僅要表達自己的意思,還要讓對方感到舒服,這是我們交流所需要的。也就是所謂的交流并不只是人與人之間說說話這么簡單,這里面也是有學問的。這種有學問性的交流方式被稱為禮儀。禮儀就是我們人類生活中要進行與別人交流時,所需要的一種比較尊重于別人的方式,禮儀的形成主要是根據人們的生活習慣以及風俗習慣慢慢積累下來形成的。如果一個人比較有禮儀,那么也可以說明這個人的修養(yǎng)比較高,他的自身素質比較高,他的思維水平也比較高,他有比較強的交際能力。
比如說在一些公眾的場合中。如果一個人比較善于社交的話,那么他的人際關系處理的就會非常好,和別人相處起來比較融洽,他也能夠得到更多人的賞識。懂得禮儀對于他的交際關系來說非常有于。
1.1 真誠相待、互相尊重
人與人之間應該真誠相待,如果一個人對你是比較真誠的,對你也是比較尊重的。并且不會以謊言的方式欺騙你,那么說明這個人是比較正直的,是值得你去交往的。如果說一個人欺騙你,并且它不僅只是欺騙你,他還欺騙別人,他這個人也就是所謂的謊話連篇,那么這個人不適合做朋友,這種人適合遠離,也相信他的身邊沒有知心朋友,這也就是所謂的。將自己的朋友路堵死了。再比如說如果一個人對你比較真誠,也很相信你,他愿意和你分享一些事情,那么你在對他的時候也會比較真誠、也會分享、也會尊重他。就這樣你們就又多收獲了一個朋友。所以說,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時,我們應該彼此真心對待。多交善友,益友,所謂朋友多了路好走。
1.2 平等相待
禮儀的存在方式有很多,比如說在社交的公共場所中,禮儀這種行為應不應該單單是一方的,它應該是雙方之間的互動。就像如果一個人對你比較有禮貌,那么你也應該出于本能的還對方一個禮貌。這就是所謂的在禮儀上應該講究人人平等的原則。這種平等原則。就是為了讓人們保持較好的交際能力、交際關系。在交往中的要講究平等,它的主要特點就是不自我、不強大,不狂妄、不以自我為中心,不目空一切、不去取笑別人。也不以自己的權利,勢力欺壓別人。而是表現為對待人應該處處平等。正所謂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在交往中應該謙虛對待。
2.1 社交道理能夠加強學生的交流能力。
現在許多的中職生面臨著一些困擾。這些困擾造成的原因就是中專生們在學校的時候,他們不管是與同學之間,還是與老師之間的交流都比較順利。但是到了工作以后,他們發(fā)現自己和領導和同事之間的交流比較困難,他很難處理與領導或者同事之間關系,這必然是與人的交際能力相關聯。就比如說,人的心里的承受力也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社交關系。如果說一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強的,那么當遇到困難的時候,這個人就能夠做到保持到保持沉著冷靜,比較鎮(zhèn)定,當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冷靜的思考。而對于一個承受能力比較差的人來說,當他們遇到困難時,他們就會比較驚慌,心速加快,說話的聲音以及表情也變的不自然。
2.2 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對于中職生來說,有些人們把他們稱為準社會人。這種稱號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一個真正的意義上的社會人員,中職生主要是學習一些技能,學習技能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在走向社會之后,能有自己拿手的好本領,能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這些中職生,他們對于向社會邁進的欲望比較強烈,但是在他們走向社會之前也同樣存在著一些困擾。比如說中職生在步入社會后在工作時,不知道怎樣使得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不知道該如何和領導同事共處,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建立好人際關系。
現代處世禮儀包括待人禮儀、處世禮儀和做人禮儀三個方面,應讓學生懂得其基本原則:
(1)隨順自然,平和待人;欣賞對方,理解他人;寬容待人,豁達大度;保持距離,關懷他人;為他人著想,贏得信任;滿足他人的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2)處世要善于趨利避害;學會幽默;經常往來,保持聯系;嚴格選擇處世對象;適應環(huán)境,調整自己;適度贊美別人;懂得分寸,成熟處世;要成人之美,莫乘人之危。
(3)保持本色,積極做人;做人要懂得方圓之道;做人禮儀的根本是品行正直;做人要厚道,但要因人因時而異;做人要老實,但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輕易樹敵;做人要保持低調;掌握技巧,才能成功做人。
要想提高中職生的禮儀問題,我們可以先從中職生的舉止上下手。首先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否自信,如果一個人低頭,眼睛一直看著腳底下,這表示一個人很不自信。所以說我們就應該從鍛煉學生的姿態(tài)開始。要求他們走路的時候應該昂首挺胸,眼睛平視前方。身體保持平直,就像我們原來軍訓時候一樣嚴格。就假如說當中職生要去辦公室找老師時,在進門之前應該首先輕輕的敲門,然后在門外等候,等到老師說請進回應后在進入。再比如說當看見熟悉的人時應該打招呼,這是基本的禮貌問題。在向別人請教問題是應該虛心,在長輩或者領導、老師講話的過程中,眼睛應該看著他們表示尊重。
為了幫助中職生,更好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各大高校應該加強禮儀教育,鍛煉中職生的處事能力,培養(yǎng)中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解決中職生擔心的社交問題。讓他們更快地融入社會,讓他們學會與人之間的社交禮節(jié)。在與同事以及上司相處時更加和諧。社交禮節(jié)遍布我們的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應該時刻學習,提升自我,修飾自我。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九江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