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當前我國社會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市場當中對于一些更加先進和精密性的設備需求量也越來越高,進而提高了國外一些成熟的進口設備產品的銷量,同時進口設備在我國國際貿易業(yè)務當中的發(fā)展規(guī)模也在快速擴張。本文重點針對進口設備貿易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進口設備;國際貿易;問題研究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對于社會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動性作用,我國在各個企業(yè)當中整體的技術條件和硬件設施也在不斷的完善,但是相比于國外一些成熟的發(fā)達國家來講,在一些精密性設備的使用量上還有著一定的欠缺。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對于先進和精密的生產儀器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擴大,因此,企業(yè)為了擴大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模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必須要從國外引進一些技術更加成熟的設備。因此,在這種發(fā)展形勢下設備的國際貿易業(yè)務的發(fā)展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
一、進口設備國際貿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信息不對稱
在進口設備的國際貿易工作當中,經常會產生的問題在于設備的信息不準確,在采購方當中因為生產技術文化以及地域等方面問題的影響,造成了在進口設備貿易環(huán)節(jié)當中,經常會由于信息溝通難的問題,對設備供應過程當中的各種重要信息遺漏,同時國外的供應商經常會對自己的產品性能進行夸大,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國內企業(yè)的購買意向。在實際的設備采購工作當中,由于各個方面信息收集的問題,造成了在采購過程當中出現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影響,比如在和國外相關廠商進行合同簽訂之前,設備的質量信息和價格信息出現問題,和合同當中的信息存在差異,這種問題造成了在簽約之后設備供應商的資信問題產生嚴重的影響,同時在進行設備的調換貨過程當中又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物力資源。
(2)洽商談判
在進口設備的貿易往來當中,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就是雙方之間的談判環(huán)節(jié),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開展:
第一,采購方和物資的供應廠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需要針對產品的各個方面服務進行充分的協商,其中包含了產品的售后服務以及采購的具體價格等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些問題通常情況下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合同簽訂協商過程當中,雙方需要充分的考慮到二者在法律以及文化層次方面所形成的差異性,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地區(qū),基本上都會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或者是法律管理的差異,其中一些供應廠商經常會在兩國法律條例的管理內容當中尋找漏洞,故意設置一些商品供應過程當中的問題,陷阱對采購方的經濟利益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第二,在問題溝通的過程當中,一些進口設備雙方通常情況下會因為語言溝通不明確造成了談判協商的結果,存在各種隱患,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談判工作的順利進行,尤其是針對一些精密性較強,價格較高的大型進口設備來講,其中不光需要技術型的外語翻譯人員,同時還需要具有相關專業(yè)的設備操作人員來共同參與到協商工作當中。
第三,在技術層面當中,采購方面往往針對于進口設備的性能,不是非常的了解,或者是根本沒有全面的了解該設備的重要性能和數據參數,對于進口設備的供應商采用的是有意隱藏設備內部的缺陷問題,同時在簽訂的合同條款當中并沒有準確的標明這些缺陷問題,因此,讓采購方在后續(xù)的設備采購當中處于不良的局面。
二、加強進口設備國際貿易管理
(1)進口設備選擇
為了有效保證進口設備貿易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過程當中需要對每一項的投資和設備采購之間的聯系進行明確,通過計算經濟效益以及整體投資的年限,對采購的項目進行準確的審核,然后依照各個分項工作當中的經濟投資以及項目投資的規(guī)模大小,引進一定量的進口設備,并且進行設備的初步質量篩選,在確定進口設備的整體資金的投入規(guī)模。
(2)確定進口設備
在充分確定了采購項目的工作流程之后,需要對設備的數量進行準確的統(tǒng)計,然后對該設備在市場當中的價格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對于該設備在市場當中的使用的優(yōu)勢性和缺點進行了有效的探討。通過三方談判和協商之后,對進口產品的生產廠家進行了科學的訪問,對設備后續(xù)的使用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度的了解,同時在生產廠家的實力以及生產規(guī)模方面都需要具有一定的了解,對后續(xù)的保障性服務提供基礎,通過對設備的橫向和縱向的信息考察之后,將其匯總成信息報告上交到管理工作人員手中,然后再由管理工作人員確定后續(xù)的談判工作是否開展。
(3)注意成本策略。
在一些進口設備的引進工作當中,需要充分遵循經濟實用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則。如果可以選擇國產的設備類型的條件下,盡可能不選用進口設備,而針對一些技術比較先進以及必要從國外引進的設備條件下需要選擇質量得到保證,同時價格更加低廉的設備廠商來進行設備的引進。在設備引進的工作當中,需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嚴格的把控設備引進工作當中各項標準制度,通過設備的采購驗收以及付款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保證每一個設備采購不會產生信息缺失的問題,實現了一種相互制約和相互監(jiān)督的物資采購模式,有效保證了中外雙方物資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
依照相關統(tǒng)計顯示,當前我國在通過國外先進設備的采購量上達到了上千億美元,但是針對于國外企業(yè)來講,很多進口設備在價格方面非常高昂,如果一些進口設備在國際貿易往來當中出現了質量問題,那么經常會給企業(yè)的生產帶來重大的影響,所以說對于設備國際貿易的整個過程進行合理的控制,是保證企業(yè)效益不受損害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周兵.機電設備進口過程中的合同談判和執(zhí)行技巧[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12):103-105.
[2]華偉. 江浙滬國際貿易對經濟增長影響的比較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7.
作者簡介:鄒孜(1989-6)男,本科 ,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設備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