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小曄
第一次見到徐棟,是在2017年由《閱讀》編輯部承辦的首屆“作文課怎么教”——江蘇省作文名師精品課堂觀摩與研討活動上。在示范課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一位身形瘦削、笑容溫暖的老師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執(zhí)教的作文課《記一次家務勞動》,用別具匠心的教學方式和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緊緊地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在他的引導、啟發(fā)下,孩子們一篇篇靈動而又富有趣味的習作令參加活動的老師交口稱贊。
也難怪,徐棟雖然年輕,是位“80后”,但師出名門,是“管建剛名師工作室”的重要成員。著名特級教師管建剛評價他是一個“敦厚”“實誠”但是“對自己挺狠”的人。去年7月,徐棟調至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蘇州灣校區(qū)任教。在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張菊榮的眼中,這位副校長是一個“勇于挑戰(zhàn)”“善于堅持”的人。時隔兩年,在新學期伊始的一次教研活動中,記者再一次見到了這位氣質儒雅的老師,并來到他所在的學校,聆聽他多年來關于閱讀和教學的心路歷程。
一、閱讀與寫作,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蘇州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吳江區(qū)名教師、蘇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副校長……這些頭銜很難與一位“80后”小學語文教師聯(lián)系起來?!皼]把自己當校長,我就是一個語文老師?!倍虝旱暮堰^后,徐棟便如此對記者說。走進他的辦公室,記者就被滿滿當當?shù)臅裎?,有兒童文學作品,有教育類專著,還有哲學、歷史等社科類書籍……據(jù)徐棟介紹,他出生于農村,小時候也沒什么課外書可讀,除了課本,最多就是幾本小人書,沒有“閱讀”的概念。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是從他1995年進入江蘇省吳江師范學校開始的。第一次來到新華書店,徐棟購買了一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開啟了第一次課外閱讀。
幾乎每一天,徐棟都要抽出一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來讀書,并寫上800字左右的教育隨筆?!伴喿x習慣是工作了之后才養(yǎng)成的,我讀的書還太少?!毙鞐澲t虛地說道。那時候剛到學校工作,他的想法非常簡單,就是想安安心心教書。想要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就要了解孩子們在看什么書,于是他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一年要讀一百本以上的兒童文學作品,此后便一發(fā)不可收拾。在工作上稍有起色之后,想要寫一些文章,卻發(fā)現(xiàn)沒有足夠的理論支撐。于是,他又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一年要讀20本教育類專著,五年內讀完100本。從“民國教育”到“現(xiàn)代教育”,從王尚文的《語感論》到潘新和的《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徐棟從中架構起了屬于自己教學理論知識體系。
作為“管建剛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徐棟與管建剛的結識頗具戲劇性——早在十年前,徐棟就參加過管建剛的專場教研活動,覺得“作文教學革命”是最適合孩子們的,是最適合一線語文教師的,于是積極響應號召,投入到辦“班級作文周報”的“革命”中。隨著“班級作文周報”的出版,以及教學實踐經驗的積累,他對“作文教學革命”越來越迷戀,也不斷有新的想法涌現(xiàn)出來。在三年后的一次論文評選活動中,他的論文正好被分到了管建剛負責的那一組,管建剛看了他的文章,提出意見后,便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后來,他們經常圍坐一起,暢談作文。一有機會,徐棟就跟著管建剛學習執(zhí)教示范課,開設專題講座,跑遍了大江南北,成長飛快。2018年,徐棟從“讀書的人”變成了“寫書的人”。在徐棟的書《管建剛:作文教學12問》的序言中,管建剛寫道:“這本書看起來是寫我的作文教學,其實也是在寫徐棟自己的作文教學?!?/p>
二、讀寫結合,學生自由飛翔的翅膀
讀和寫是語文教學最核心的內容,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又帶動閱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徐棟在多年的閱讀、學習和實踐中總結出了不少經驗,他認為,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學生更多的是關注文本內容,吸引學生大量閱讀的也是情節(jié),這樣就導致大量閱讀后,學生的寫作水平依然在原地徘徊。多讀,不一定能提高寫作水平;會讀,才可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教學走向專業(yè)的閱讀,是語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的必由之路。徐棟用別具匠心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插上了自由飛翔的翅膀。
“寫作文一定要找到自己,這才是寫作文的本質?!毙鞐澅硎?,有些教育觀念,本來他也深信不疑,比如小學生在作文起步的時候是需要教師幫忙搭建框架的,可是自從他教了二年級之后,發(fā)現(xiàn)低年級的孩子反而更需要教師的放手和鼓勵。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固然重要,但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寫話自信”應該先于寫作興趣根植在兒童的心中。哪怕知道自己寫得不好,教師給予鼓勵,學生就會覺得自己能做好,更愿意去做這件事。鑒于此,徐棟發(fā)明了將近二十種表揚學生的方式:巧用學生的名字來表揚,巧用作家來表揚,巧用課文來表揚,巧用學生的家長來表揚,師生拍照表揚,師生擊掌表揚……班里有一個小男孩不愛學習,上課時還愛插嘴,但自從徐棟表揚了他之后,他就成了班里第一個寫話突破八百字的學生。對于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能寫到八百字,哪怕是流水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語言獨特,富有靈性?!爸灰獙W生愿意表達,表達什么都可以。有錯誤、有靈性的文字,比沒有錯誤、規(guī)規(guī)矩矩的文字要好很多。教師更應該關注孩子喜不喜歡寫,愿不愿意寫,寫的是不是自己的真話?!?/p>
“寫話自信”的來源,除了課堂上的鼓勵,還有徐棟已經堅持辦了十年的“班級作文周報”。這張試卷大小的周報承載著孩子們一周一次的盼望。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有機會登上周報,每一期都由徐棟親自排版設計、挑選作文、帶著學生一起修改……一旦刊登,不但可以向同學、家長展示自己的文章,還可以獲得積分獎勵。每個孩子都有一本“存折”,閱讀一本書可以獲得10個積分,在周報上發(fā)表一篇作文能夠獲得50個積分,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周報中也有與閱讀相結合的內容,比如好詞、好句的摘抄和讀書筆記的展示。獲得一定的積分之后,低年級的學生就可以來找老師換好吃、好玩的東西?,F(xiàn)在大多數(shù)孩子的家庭條件很好,什么都不缺,但拿到這些獎勵孩子們都會非常高興,因為這是榮譽的象征。到了中高年級,積分就可以換各種各樣的“卡”,這些“卡”的靈感來自學生,所以這種獎勵形式也深受學生的歡迎,比如“到老師家聚會卡”“免批評卡”“免作業(yè)卡”“免考卡”……
學生為了寫好作文,專心投入閱讀,在閱讀中,成就了寫作,陶冶了性情,積累了知識,這是徐棟理想中的語文學習方式之一。每周五,徐棟都會抽出四十分鐘的時間,帶領班上的孩子們去學校圖書館閱讀書籍,推薦閱讀書目,傳授閱讀方法,但他也會充分尊重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不加過多的限制。除此之外,徐棟還規(guī)定了每天的“閱讀打卡”時間,由家長進行反饋。徐棟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不缺課外書,也不缺課外閱讀的場所,閱讀量都不少?!敖處熛茸x一部作品,再推薦給孩子,然后帶著他們聊一聊,這樣的方式是最好的,這比上一節(jié)閱讀指導課價值更大一些。但是如果一本書孩子讀了沒勁,反而不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也不必作過多要求?!毙鞐澦鶐У陌嗉墐纱伪辉u為“蘇州市書香班級”,多年來培養(yǎng)的學生在各類報紙、雜志上發(fā)表作品一百余篇,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他對兒童的細致研究,得益于他一以貫之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相互滲透的教學模式。
三、自我修煉,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驅力
“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理論的支撐?!毙鞐澱J為,閱讀對于教師最大的影響,就是閱讀能夠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許多教師認為閱讀教育類專著枯燥無味,其實閱讀這類作品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的思想,一個人只有思想發(fā)生變化,行為才能發(fā)生變化。所以,教師應該從書中去汲取養(yǎng)分,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岸?,教師如果要指導兒童讀書的話,自己也要讀書。閱讀還能夠使人靜下心來,因為和兒童打交道,教師千萬不能浮躁?!贬槍θw教師,徐棟在學校推進“共讀一本書”活動,頗有成效。所謂“共讀一本書”,就是每個學期要求教師共讀一到兩本教育類專著或教學管理方面的書籍,由學校統(tǒng)一購買發(fā)給教師。各個教研組定期交流這本書固定的章節(jié)和內容,并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交一篇教學論文。教師有了閱讀興趣和需求,徐棟就會再推薦其他類型的閱讀書目,從而觸類旁通。每學期教師寫的論文、教學設計和讀書筆記,徐棟會選出一部分推薦發(fā)表,還會利用??M行匯編。
去年,徐棟在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內成立了一個“兒童作文研究中心”,匯聚了五個校區(qū)的24名骨干教師,一個月舉行一次活動,帶領教師們一起讀書,一起上課,一起研究兒童作文。徐棟也會推薦甚至贈送一些書給愿意學習、讀書的教師,并與他們進行教學層面的交流,潛移默化地影響教師們的教學行為。在徐棟的帶動下,在聽課、評課、磨課、修改論文等一次次教研活動的影響下,不少教師都成功跳出了基于技術層面的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構建一個以閱讀來促進寫作思維的教學模式,更注重思維的培養(yǎng),注重段、篇、章的形式,而不會拘泥于一句話的形式,把帶有寫作意識的閱讀形式根植在學生的心里。
除了“共讀一本書”活動和“兒童作文研究中心”,自從徐棟來到這個校區(qū)之后,受他的影響,許多教師開始效仿他辦周報,也切切實實感受到班里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變化。孩子們不怕寫作文了,各種各樣的獎勵制度更是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寫作興趣和寫作愿望。辦周報從來沒有借助行政力量推動,教師們都很積極主動,有的教師甚至主動找到徐棟,請他傳授辦周報的經驗,從而在他們自己的班級里進行推廣。徐棟和教師們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確定了不同的周報形式。一年級的周報,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促進孩子的表達能力;二年級的周報,以手寫和打字相結合的方式呈現(xiàn);到了三年級,孩子們對于寫作就已經得心應手、游刃有余了……創(chuàng)辦“班級作文周報”在學校里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由點及面,最終形成“場”的擴大。
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物質條件我們無法左右,只有心靈的解放和自由,才能尋找到內心的精神家園。閱讀、寫作,是安撫人心靈最好的方式。閱讀,只有指向“表達”,才能擺脫“消遣性閱讀”的低層次;寫作,只有融進“閱讀”,才能拾起“詩意人生”的墊腳石。徐棟依然在尋找“讀寫結合”秘密通道的道路上詩意地棲居著,行走著,引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