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山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融合,以充分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語文教學,進而實現(xiàn)構建高效語文教學課堂的目標,促進語文教學的質量提升。文章在分析信息技術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應用措施與注意事項,希望為教師改進初中語文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05-0092-02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分析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之中,教師主要采用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重視對語文知識的講解,并采用固定模式分析文章內容,很顯然,這樣既無法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反而會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長此以往,會挫傷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谛畔r代背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在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功能,點燃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開展故事鑒賞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信息技術,以文字、聲音、視頻、音樂以及圖片等多種形式實施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又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2.拓展學生的視野。通過分析初中語文教材可以知道,初中語文涉及許多方面的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充分地體現(xiàn)出語文課堂教學的開放性與時效性,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由此可以看出,較之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在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方面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不僅便于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更可以豐富語文知識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
3.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板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屬于不可缺少的內容,對于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涉及的內容較多,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師要精心設計板書,而這必然會消耗教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無法保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诖耍ㄟ^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簡化以往比較復雜的板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難點,而且可以提高語文教學的條理性,既可以節(jié)約板書時間,又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與此同時,在文章內容展示環(huán)節(jié),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既能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從而進一步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中的具體運用
1.實施網(wǎng)絡課堂教學。目前很多學校設置了網(wǎng)絡教室,學生可以使用計算機自主學習,以此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校園網(wǎng)平臺加快班級網(wǎng)絡課堂的建立,并且設置多個模塊,包括課文預習目標、課堂練習與自我測試等。
班級網(wǎng)絡課堂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滿足學生對豐富的語文知識與資源的需要,便于學生及時掌握語文課堂動態(tài),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整個過程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作用,及時解答學生面臨的各種問題,全面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并在此基礎上動態(tài)調整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保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2.營造活躍的教學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不僅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而且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語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為例,教師在講授文章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搜索相關資料,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的社會環(huán)境與社會背景,而后帶領學生走進文章內容,讓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與文章思想。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與評價,以此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而且可以營造活躍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
3.突破語文教學重難點。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僅能夠通過文字理解文章內容,這阻礙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與聯(lián)想思維的發(fā)展。而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以視頻或圖片等直觀形象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課文內容,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豐富的聯(lián)想,而且讓學生擺脫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學會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羅布泊,消逝了的仙湖”時,由于學生缺乏對羅布泊足夠的認識與了解,無法深入了解羅布泊的古今面貌,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課件向學生展示古今羅布泊景色的對比,并且配以簡單的講述,使得學生對羅布泊古今的不同有更為深刻的了解,既可以帶給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又可以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由此讓學生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
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首先要堅持適度原則,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地位。教師依然要重視自身的作用,應用信息技術要注重突破教學重難點、嚴格控制信息技術內容的數(shù)量,否則,信息技術教學與課本教學相脫離,難以保障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此外,信息技術的過度使用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
信息時代背景下,語文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加強對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目前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應用廣泛,教師要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合理化應用,注重高效語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建,采用有效措施來解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推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