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煜圻
摘? 要? “內德專欄”是時下熱門的體育類深度評論欄目,每期閱讀量基本超過了30萬,在手機垂直體育媒體“懂球帝”上面有著廣大受眾。文章以語言學中的順應理論為基礎,節(jié)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語句分析。為了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其需要順應語言現(xiàn)實、順應社會規(guī)約以及順應心理動機三個方面,通過語碼轉換的方式填補英漢語言間的空缺。
關鍵詞? 語言順應論;體育新聞深度評論;內德專欄
中圖分類號? G212.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07-0120-03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掀起了體育賽事新一輪高漲,在“互聯(lián)網(wǎng)+體育”概念被發(fā)起后,傳統(tǒng)體育門戶網(wǎng)站逐漸弱勢,而依托于手機的體育應用軟件迅速崛起,獲得了很好的引流效果。不僅如此,這些軟件還都屬于垂直媒體。區(qū)別于綜合性門戶網(wǎng)站,垂直媒體將眼光放在某個特定領域,只提供該領域的信息和服務,深度重于廣度。2013年,一款名為“懂球帝”的手機垂直媒體上線,致力于足球,截至2017年,該軟件的裝機量達到了驚人的3 000萬,月度活躍用戶數(shù)超過1 000萬。在程序商店中,“懂球帝”如下描述自己的產(chǎn)品:專業(yè)+原創(chuàng)足球新聞資訊;全球足球賽事直播;根據(jù)各類主題建立圈子侃球,發(fā)表評論,讓看球更精彩。
2016年8月,“懂球帝”啟用“懂球號”功能,該欄目打出“想你所想,寫你所寫,看你想看”的廣告語,提供給用戶開設自己專欄的渠道,用戶可以分享自己關于足球世界點點滴滴?!岸蛱枴边€能擴大用戶的影響力,使用戶成為球迷們喜歡的紅人?!岸蛱枴钡恼Q生產(chǎn)生了大量觀點新穎、角度獨特的文章,這些文章涵蓋了足球世界的熱點賽事,盤點這些賽事的前前后后,讓用戶能夠獲得更多深度信息?!皟鹊聦凇笔嵌蛱柕木窓谀?,其以風趣的語言在“懂球帝”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它以英超賽場為主,以歐洲五大聯(lián)賽及中超聯(lián)賽為輔,在每輪比賽做出深度點評。本文將以“內德專欄”的文章為研究對象,選取其中的片段,結合語言順應理論,分析其中語言的使用,以及順應的情況。
1? 語言順應論
比利時語言學家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成書的《語用學理解》中將順應理論作為成熟的學說擺出。他將語用學從傳統(tǒng)語言學分支中剝離,不是把它和音韻學、形態(tài)學、句法和語義學一起作為語言學分支看待,而是把語言的運用作為語用學的對象。在Verschueren看來,語用學是“語言現(xiàn)象的普遍認知、社會和文化視角與行為方式的關系”。
語言的運用是出于語言內部或外部的緣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持續(xù)做出語言選擇的過程,這些選擇可以以任何語言形式存在:語音、音系、形態(tài)、句法、詞匯和語義。做出選擇是一個雙向過程,而這個過程則需在話語的產(chǎn)生和解釋中進行。在做出選擇的過程中,具有不少特征。比如,說話者不單需選擇形式,還需選擇策略;選擇的過程可能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意識;由于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限制,語言使用者的選擇是不相同的。
業(yè)內學者認為,順應理論有三個關鍵概念,第一個是語言選擇的可變性,第二個是語言選擇的協(xié)商性,第三個是語言選擇的適應性??勺冃远x了能做出某種選擇的范圍,其是動態(tài)的而非靜態(tài)的。協(xié)商性是指選擇不是機械地做出,也不是根據(jù)嚴格的規(guī)則進行,而是在高度靈活的原則和策略的基礎上做出的。適應性使人類可以從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中做出可協(xié)商的語言選擇,以便滿足交際需要,它基于語言的變異性和協(xié)商性。
此外,還有四個探究角度,包括語境、結構、動態(tài)性和意識突顯。語境包含了交際語境的所有要素,語言選擇必須相互適應。這一范圍涵蓋了說話者和聽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以及談話者的心理狀態(tài)。結構是指做出選擇的過程發(fā)生在所有可能的語言結構層面,包括從聲音到話語的任何結構層的變化。語言使用者在廣泛的語言現(xiàn)實中選擇語言結構以適應特定的語境。動態(tài)性關注的是語境和結構之間關系的本質和發(fā)展,他指的是語言使用通過語境和結構相關的工具動態(tài)地產(chǎn)生意義的實際過程。意識突顯清楚地表明了順應過程在人們大腦的狀態(tài)。順應過程的意識突顯程度基本上是語言使用中反射性意識的作用。語言表達意義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語境和結構的聯(lián)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意識突顯的影響。順應理論為普遍語用現(xiàn)象建立了主要框架。
由于Verschueren覺得語言的運用是做出語言選擇的過程,而它則是以語碼的轉換作為載體的。因此,語碼轉換就作為談話兩邊為了促成某些交際目的而應用的語言策略。從順應理論的角度,為了獲得好效果,語碼轉換需做到三方面的順應:一是順應語言現(xiàn)實;二是順應社會規(guī)約;三是順應心理動機。
2? 語言順應論對于“內德專欄”的分析
2.1? 順應語言現(xiàn)實
語言現(xiàn)實包括各種語言成分、語言特征和言語行為等。當一種語言不能完全解釋另一種語言的某些概念,或者該語言沒有找到另一種語言的相應陳述時,兩種語言接觸會發(fā)生語碼轉換。語言學家把任何一種語言或其變體視為是一種語碼。而語碼轉換則是從使用一種語言轉換到使用另一種語言,通過另一種語言來填補這種語言在某些地方的空白。
“通常情況下,年輕人登場的最佳時機應該是足總土倫U21什么的……”
“揭幕戰(zhàn)+心理壓力+沒有大哥帶+對手的攻擊力強大,導致錢伯斯鉗不住,Holding hold不住……”
這兩句話分別提到了“U21”和“Holding hold”兩個英文詞匯。前者,U是英文單詞under的首字母,“U21”是21歲及以下的意思。這里使用了首字母縮寫詞,能夠方便表達一些冗長詞語,省時的同時又省篇幅,另外還有強調的作用,凸顯詞語的價值,使人印象更為深刻。而后者,“Holding”在這里指的是阿森納隊球員霍爾丁的英文名字,“hold”有控制、掌控等意思。“hold”在英文中是使用頻率很高的詞語,近年來在網(wǎng)絡上十分流行。更重要的是,“hold”還與“不住”連用,這是一個中英混合詞語,源于多年前臺灣一檔綜藝節(jié)目《大學生了沒》,一名為Miss Lin的女生在夸誕表演后留下的一句經(jīng)典話語“整個場面我要Hold住”。從整個短句看,“hold不住”在句子中充當謂語成分,是對主語“holding”動作的描述。而從這個詞組看,它是一個動補短語,“不住”是對“hold”這個動作的補足,表達堅持不住的含義。雖然漢語可以表達這個詞語的含義,但無法體現(xiàn)它的意蘊。換句話說,在漢語中難以找到完全對應的詞語去替代它,兩者包含的語義并不完全等同。采用英漢語碼混合的形式,把一種語言不能表述的意蘊用另一種語言彌補,保留語言的真實性的同時也增加了語言的生動性,迎合了網(wǎng)絡用戶的口味。
2.2? 順應社會規(guī)約
語言的使用者存在于社會中,他們的行為會受到相應的社會制度的限制,而作為社會行為之一的語言也是如此。因此語言的運用,有必要順應社會的規(guī)約,具體而言,就是出于對社會的風俗人情等的思量而運用兩種或以上的語言。這樣既順應了社會規(guī)約,還免去了語言使用者的為難。不同的語言對應的是不同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在語言的使用過程中,難免會帶上其所在地文化的內涵,因此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下,有時需要回避這樣的內涵。
“而阿森納,從勢均力敵到進入抖m狀態(tài),只用了11分鐘?!?/p>
“抖m”一詞出處在一位十九世紀作家Sacher-Masoch的名字,因其作品為大量的受虐癖題材,意指受虐癖好或具有受虐癖好的人?!笆芘啊边@樣的詞語在漢語中是比較敏感的,是會盡可能去回避使用的。但它是一個舶來詞,符合外語的使用環(huán)境。因此,作者在表達阿森納隊被圍攻的糟糕狀態(tài)時,順應了漢語的使用習慣,進行了委婉的描述,回避尷尬的同時又完整地詮釋想表達的意思。
2.3? 順應心理動機
2.3.1? 彰顯時尚
時尚在當下是眾多年輕人追求的主題,年輕人喜歡的語言自然也可以擁有時尚的元素。當走在繁華的大街上,也許會看到各種彰顯個性的廣告牌,牌上文字的語言風格充滿著新穎與潮流,具備了時尚的元素。同樣的,時尚也越來越多闖進了足球界。在內德筆下,綠蔭場上擦出的火花不僅只是力量的碰撞,同時也彌漫了時尚的味道。
“波切蒂諾玩兒的是R&B,帶著有限的預算唱出了一股子狡猾和妖嬈;克洛普的hip hop注定了利物浦也在靠譜和不靠譜之間喲喲切克鬧……”
這是一段以音樂為載體的對英超球隊球風的點評,彰顯著足球世界的時尚。“R&B”的全稱是Rhythm and Blues,意為節(jié)奏布魯斯,是一種融合了爵士樂、福音音樂和電子藍調音樂的音樂風格。而hip hop則是源自于美國街頭文化的一種形式,hip是屁股,hop是跳躍,與R&B不同的是,hip hop是一種獨特的街頭風格的韻律所形成的Rap音樂,即說唱音樂。如果作者使用其中文含義,則失去了最準確的內涵,更重要的是由于這些音樂形式都是時尚的代表,使用中文也不符合受眾對時尚的追求。內德專欄的受眾是廣大足球迷們,他們多是年輕人,追求時尚。這段點評中的“R&B”“hip hop”音樂,將足球與時尚的音樂結合,順應了當下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與此同時,這種順應也能幫助他們更好理解作者表達的內容,球隊的球風各自對應獨特的音樂形式,令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3.2? 拉近距離
在語用學里,人稱指示語是一個重要概念,它是指話語傳遞過程中參與者角色的編碼,即對話兩邊彼此的稱謂。人稱指示語分為三類:第一人稱指示語,即我和我們,說話者;第二人稱指示語,即你和你們,聽話者;第三人稱指示語,即他和他們,除發(fā)言人和聽眾外的其他人。通常情況下,球評文章會采用第三人稱指示語,這種描寫視角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作者只要以旁觀者身份,將自己所見以類似于相機的方式呈獻給讀者就可以。但是,相比前兩種人稱指示語,后者代入感更強,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下面是XJBT學術委員會討論時間。今天的課題是《那球究竟什么鬼》,就這個問題我們采訪到了當事人小法。
“內德:目前通行的有兩種學說,一是你確實按了射門鍵,是阿扎爾晃點了福斯特;二是你不小心按了傳球鍵,只是游戲AI默認門將不做出撲救動作。請問哪種學說是正確的?
“小法:不懂不要瞎bb,傳球鍵是我故意按的……”
這段文字是對切爾西隊球員法布雷加斯的一個進球的描述,他以似傳似射的一腳攻破了對手的球門。作者認為相比一般的進球,這個球有可能是球員想要傳球卻意外變成了進球,具有很強的戲劇性。因此,作者設置了一個類似訪談的場景,將自己以第一人稱代入,面對面“詢問”法布雷加斯,并且使用了諸如“xjbt” “bb”等非正式用語,更加口語化,營造一種身處現(xiàn)場的氛圍,拉近讀者與作者及其所談論的人的距離,從當事人口中“說”出的話也更能使讀者相信,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2.3.3? 創(chuàng)造幽默
幽默,是一個由英語humor音譯而來的外來詞,意思是描述有趣或荒謬而別有深意。幽默是一種經(jīng)常給予人們愉快的藝術語言,帶來積極情緒的同時能讓人際間的距離拉近,在互動中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是的,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支紳士風的球隊碰上一支控球流的球隊,照理說應該用至少十分鐘時間來‘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
該處是一段對兩支球隊比賽前幾分鐘賽況的描述。作者認為,在足球世界里,這樣兩支球風的球隊,必然不會在開場就掀起進攻狂潮,必然會采取穩(wěn)妥的方式,在觀察對手一段時間后再發(fā)起應對?!癏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原本是歐美國家十分平常的問候用語,并沒有更多特殊的內涵。但作者將其放在了特定的語境——足球賽事評論中,就使得這兩句問候語有特定意義,作者借此句表達兩支球隊“儒雅”的球隊風格。這樣做不僅展現(xiàn)了個人幽默,同時也順應了讀者的心理。
3? 結束語
“內德專欄”作為“懂球帝”上閱讀量較高的新聞專欄,其文風吸引了廣大球迷關注,它的成功可以為足球體育新聞深度評論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即以語言順應論的三個方面:語言現(xiàn)實、社會規(guī)約和心理動機來著手表達。語言順應是語言使用者為了實現(xiàn)某種目的而選擇的結果,通過語碼轉換的方式來彌補英漢語言間的缺失,從而更加有效地傳遞信息。
參考文獻
[1]內德專欄:首秀,大師的天堂或滑鐵盧[EB/OL].(2016-08-16).http://www.dongqiudi.com/archive/209011.html.
[2]內德專欄:賽季總結,回望英超又一年[EB/OL].(2018-05-15).http://m.sohu.com/a/231661781_609162.
[3]內德專欄:作妖記[EB/OL].(2016-03-01).http://www.dongqiudi.com/archive/159869.html.
[4]內德專欄:離開伊布的日子[EB/OL].(2017-04-04).http://www.dongqiudi.com/archive/308349.html.
[5]陳禹彤.順應理論下我國知名運動服裝品牌廣告語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8.
[6]李琎.語言順應論研究綜述[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0,32(3):32-35.
[7]何木英.語言選擇與文化取向——解讀譚恩美《喜福會》的語碼轉換功能[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25(10):316-319.
[8]譚曉晨.語碼轉換與適應論[J].山東外語教學,2003(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