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福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以來積極倡導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本文結合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對如何在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 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80-01
高中物理合作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效率,合作學習的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思考知識,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
目前,部分物理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時間多,使學生合作探究的時間少,學生被動地坐在座位上聽講,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傳統(tǒng)課堂中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問題意識比較差,不敢發(fā)表自己對事物的見解,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高。而合作學習教育模式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善于交流與合作,勇于表現(xiàn)自我。
下面,我從“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借助物理實驗,提升學生的探究欲望”“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三個方面入手,就高中物理合作學習課堂教學策略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
高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帶著問題思考物理知識。問題情境是學生需要獲取新知的學習情境,新奇的問題情境有助于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運用課程資源創(chuàng)設合適的情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物理教學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探究新知的過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例如,在講《摩擦力》這節(jié)課時,我引導學生想一想在生活中為什么在冰面上容易摔倒?為什么汽車在雪地上很難行走?運動員在賽跑時為什么要穿帶有鐵釘?shù)呐苄??通過生活化的情景,引發(fā)學生對摩擦力的思考。我又提出了問題: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摩擦力的作用是什么?全班進行討論,并得出結論:摩擦力產生在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上,在接觸面上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情景,使學生思考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我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猜想和摩擦力相關的因素,使每個小組確定一個實驗方案來驗證猜想。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的摩擦力和物體表面所受的壓力有關,物體表面所受的壓力越大,物體的摩擦力就越大。物體的摩擦力還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在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提升學生對物理問題的思考,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
又如,在講《重力》這節(jié)課時,我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為什么水往低處流?上升的直升機、煙囪等都是向上運動,他們受重力影響嗎?地球上有沒有不受重力影響的物體?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我引導學生想一想重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關?我使學生托起質量不同的物體,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力的大小。學生會感受到重力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有關,我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測驗重力的大小和質量的關系。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重力的大小和它的質量成正比。我又提問學生: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我引出了重錘線的概念,運用重錘線檢查墻砌的是否豎直。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借助物理實驗,提升學生的探究欲望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要重視物理實驗的作用,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教師要通過物理實驗引導學生主動思維,使學生能夠探究問題。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合作交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實驗,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例如,在做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時,我組織學生通過打點計時器探究小車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先把木板平放,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并連接好線路。接通電源,讓小車拖著紙帶運動,換紙帶,再做一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打點計時器的實驗,并討論在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我提出了問題:怎樣分析和選取紙帶上的點呢?怎樣計算所選取點的速度?學生可以通過列表法和圖像法來分析所得的數(shù)據(jù),并記錄下計數(shù)點所對應的時刻,并計算出所取點的速度。運用物理實驗的方法,學生對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提升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成員取長補短,使課堂充滿活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物理學習習慣、物理學習成績等進行分組,使優(yōu)生帶動后進生,在小組中設立小組長,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鍛煉。小組長要調動本組的學習氣氛,促進組內的討論與交流,提升組員的物理探究意識。
例如,在講《彈力》這節(jié)課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是否所有的物體都產生形變?我把4個學生分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學生結合自身的已有經驗,舉出例子。我給彈簧和橡皮泥施加壓力,鼓勵學生觀察現(xiàn)象,并找出不同之處。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彈簧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橡皮泥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仔細思考結合自身的實際經驗得出結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在討論中不斷提升探究能力。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對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討論與交流,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提升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物理實驗,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探究興趣,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成永.高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研版).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