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靜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21-01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知識,育品德,這一切都建立在學生生命安全與身心健康的基礎之上,安全教育便成了所有教育內(nèi)容中的重頭戲。
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傳統(tǒng)的安全教育意識與方法有許多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形勢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樹立新的安全教育理念,在安全教育的道路上摸索出新的方式方法。
一、安全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過去的安全教育主導思想上,基本以“防”為主。怕溺水,禁止孩子游泳;怕交通事故,減少孩子參與交通;怕孩子受壞人誘騙,于是教育孩子在現(xiàn)實中“不與陌生人說話”,在網(wǎng)絡上“什么都不要相信”;怕電災、火災,孩子不準觸摸電器、不準拿打火機……所有的不準與禁止,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甚至避免了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但原本朝氣蓬勃的花朵一個個無精打采,要么循規(guī)蹈距、膽小懦弱;要么煩躁逆反,偏偏喜歡“頂風作案”、膽大包天……所有的“防”與“禁”都只能在短時間內(nèi)有效,卻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防得了一時,防不住一世;禁得了眼前人,禁不住背后心。所以,不如追根溯源,換“防”為“疏”,換“禁”為“會”,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也許耗時長,也許投入大,也許見效慢,但是對一個能長久保持身心健康、能自我防護、自我調(diào)節(jié)的生命個體來說,這一切都值了。
安全教育主體的重新認識。首先,家長的主體地位不容輕視。在過去的安全教育過程中,大部分人認為,安全教育的主體是學校。從而輕視了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對孩子安全教育的第一責任。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生活教材,對孩子的影響最為長久。其次,學校的安全教育責任不容置疑。然后,社會各方面也要給孩子預留安全教育的空間,從根本上給予安全的保障。最后,學生本身也是安全教育主體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覺意識也在提升,所以要通過各種方法提升學生自我安全教育的覺悟。
二、安全教育方法的與時俱進。
新時期,我們要敢于打破舊思想的束縛,積極探索一切可能的方式方法重新認知安全教育的落實與應對,絕不能讓為防止學生溺水而派老師去看護河流湖泊的愚蠢行為再次發(fā)生。
安全知識落實過程要充滿新意。在學校期間,學校通過完善設施、落實制度等手段從管理上保證學生的安全??蓪W生不可能永遠都在學校的監(jiān)管視線之內(nèi),讓安全知識全面而又有創(chuàng)意地落實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比如舉辦專業(yè)人士安全知識講座,防震減災技能演練,食品安全知識競賽,防溺水常識培訓,消防安全實戰(zhàn)觀摩等活動,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并有意激發(fā)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充分發(fā)揮安全教育的作用。
同時安全教育不只是理論上的,必要的生存技能培訓也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目前對學生來說最大的安全傷害主要是交通事故、溺水傷害以及網(wǎng)絡傷害。我國每年有超過18500名十四歲以下兒童死于交通事故,交通意外傷害已經(jīng)成為兒童意外傷害的第一殺手。而我國青少年兒童因溺水死亡,就排在各種意外死亡的第三位。數(shù)字令人觸目驚心,再“防”也躲不開水、離不開網(wǎng)、更不用說遠離交通了?!胺馈敝猓寄芘嘤杽菰诒匦?。
駕駛課、游泳課、網(wǎng)絡安全課程等在國外已經(jīng)有成熟的條件與經(jīng)驗。我國的福建省和廣東省也進行過有益的嘗試。海南省在2018年下發(fā)了省教育廳的文件,要求少部分的學校先試點游泳教學,規(guī)定2019年起所有??谛W開設游泳課并將游泳納入中小學生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并力爭2019年作為中考體育的選考科目之一。這樣做能有效解決從“遠離水”到“駕馭水”的問題,從而使安全教育提升到實踐的高度。教育部門應該在這一方面做長遠規(guī)化,也可以和社會資源結(jié)合,從而解決財政、場地、技術(shù)等現(xiàn)實問題,不僅教給學生相關的安全理論知識,也給學生提供規(guī)范成熟的實踐技術(shù)支持,讓安全教育徹底落到實處。
另外,許多涉及安全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實踐培訓。例如食品安全教育、自然災害中的自我保護教育(包括水災、暴風雨、雷電襲擊、地震等)。日本經(jīng)常地震,他們的學校就經(jīng)常進行地震模擬訓練,效果顯著。我們的學??衫梦锢?、化學課等相關課程教育學生掌握用電、用氣、用火常識,嚴禁違規(guī)操作,培養(yǎng)學生正確識別并學會使用各類滅火器。通過這些實踐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對日常生活安全問題的認知水平和處理各種安全問題的能力。
學校除了傳授學生知識,培養(yǎng)學生品德,更應該注重學生生命安全知識的教育和安全技能的培養(yǎng)。一個身心健康、生存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建全的人才更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才更能承擔起未來的大任。學校不是所有安全責任的承擔者,但學校應是學生安全教育責任的落實者和推動者。再加上家庭、社會等各方力量的聯(lián)合,轉(zhuǎn)變安全教育的觀念,由“防”到“疏”,由“禁”到“會”,由躲避“狼”到會與“狼”相處,甚至控制“狼”,這樣的學生才能健康成長。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學生安全教育的路還很長,我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