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贛南
摘 要:中國已經快速地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帶來了諸多經濟、社會問題,也給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來新的問題,如勞動力供給的減少,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形成了新的挑戰(zhàn),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本文擬就人口老齡化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與機遇做一初步的概括。
關鍵詞:老齡化;人力資源管理
中圖分類號:F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4428(2019)04-0170-02
一、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一)老齡化的概念與衡量標準
所謂人口老齡化,一般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總人口中年輕人口數量減少、老年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并達到一定的程度的動態(tài)過程。衡量一個國家或社會老齡化程度的指標一般依據聯合國衡量老齡化的指標,主要有兩個指標:
1. 老年人口比例,也稱老年系數
老年人口比例是指60歲老齡人口或者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當60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在10%以上為老年型人口(5%以下的人口為年輕型人口,介于兩者之間的是成年型人口);
另外,按照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劃分,比例在7%以上的為老年型人口。
2. 人口年齡中位數
人口年齡中位數是將總人口按年齡排列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部分的年齡。通過對一個國家或社會的年齡中位數的變化可以清楚地反映該國或地區(qū)總人口中年齡較長的人口所占比例的變動情況,它也是度量人口年齡結構、衡量老齡化程度的常用指標之一。 按照一般的劃分方法,年齡中位數低于20歲的國家或社會為年輕型人口國家或社會,在30歲以上是老年型人口國家或社會,介于兩者之間是成年型人口國家或社會。
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的出版物《世界人口展望(2015)》提供的相關數據表明:在2015年,在所有提供數據資料的200個國家或地區(qū)中,已經跨過老齡化門檻的國家和地區(qū)有95個,占總數的47.5%。到2050年,在上述200個國家或地區(qū)中,將有160個成為老齡化國家或地區(qū),占80.0%,由此可見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二)中國老齡化的現狀與特點
1. 中國老齡化的現狀: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1953年人口老齡化率僅為4.4%,經歷了緩慢的增長。改革開放40年間才開始加速增長,從1982年的4.9%到2014年末首次突破10%。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人口數據,到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1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6.7%,2016年全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達到15003萬人,占總人口的10.8%。 另外,按照人口年齡中位數的標準,2015年我國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到38歲,也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2. 中國老齡化的特點
(1)中國老齡化發(fā)展迅速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1960年老齡化率排在第75位,2016年躍升到62位。相比較其他國家,中國老齡化在最近十余年發(fā)展非常迅速。例如老齡化最嚴重的日本,人口老齡化率從5%到10%歷時35年;排名第二的意大利至少用了100年;而中國只用了33年。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是世界上老齡化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
預測顯示,2000—2050年,全球人口老齡化水平將從10%提升到22%,上升12個百分點,同期中國人口老齡化水平將從10%提升到34%,上升24個百分點。以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從7%增加到14%所需的時間看,法國用了115年,美國、英國用了40多年,而我國只用了23年。我國老齡化最近幾十年發(fā)展如此迅速,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計劃生育的執(zhí)行以及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使得我國老齡化問題在21世紀初開始出現并越來越嚴重。
(2)中國老齡人口數量巨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fā)布的人口數據,到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1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6.7%,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過2億的國家(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接近1.5億)。預計中國老年人口在2025年將突破3億,2033年將突破4億,2053年將達到峰值4.87億,屆時將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4。數量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企業(yè)的生產、管理將會帶來巨大的沖擊與挑戰(zhàn)。
二、? 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一)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挑戰(zhàn)
1. 中國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快速增加,使得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供給大幅度減少,給企業(yè)的招聘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沖擊
我國的老齡化來勢洶洶、老年人口眾多,與老齡化一起的還有我國婦女的生育率大幅下降。雖然二胎政策短暫刺激了新生兒的數量增長,但2018年新生兒1500萬左右,和2017年相比,跌幅在15%—20%之間,據專家預測隨著二胎刺激因素結束,中國新生人口可能會很快跌到1300—1500萬左右甚至更低的水平,如表1所示:
快速老齡化再加上生育率下降,導致未來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供給的數量將大幅度減少,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2年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第一次出現絕對下降,比上年減少345萬人。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總數為91096萬人,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達到66.3%,較2014年的73.4%下降約7個百分點,據人社部預測,到2050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人口快速老齡化和勞動人口的不斷減少都將極大地增加企業(yè)招聘工作的難度,用工荒將會愈演愈烈。如何招聘到足夠數量的合適員工將越來越成為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者極為頭疼的一件事情。這點從最近幾年各城市之間愈演愈烈的搶人大戰(zhàn)就可窺見一斑。
2. 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fā)展也會影響企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以及技術進步。
人口老齡化導致勞動力供給減少,使得年齡較大的大齡員工(本文所指的年齡較大的大齡員工是指45歲以上的員工,以下同)占企業(yè)員工的比例越來越大,企業(yè)中年齡較大的大齡員工也會越來越多。據周末, 高方澍, 張宇杰(2017)等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勞動力供給的減少、員工年齡偏大會導致企業(yè)勞動力成本的增加進而影響企業(yè)利潤的提高。同時,老齡化的到來使得企業(yè)大齡員工的數量增加,而大齡員工的身體機能和勞動技能下降會導致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下降,進而影響企業(yè)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另外,大齡員工的創(chuàng)新能力一般也無法與年輕員工相提并論,這就會影響企業(yè)的技術進步。美國學者本杰明·瓊斯研究了20世紀以來諾貝爾獎得主以及重大發(fā)明持有者的年齡分布,發(fā)現72%的諾貝爾獎獲獎成就以及重大發(fā)明是他們在30—50歲取得的,僅有7%和14%的獲獎成就和重大發(fā)明是他們在19—26歲以及50歲以后取得的。要提高大齡員工的勞動技能技術水平和生產技術水平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經費對他們進行培訓,而這又會增加企業(yè)的培訓成本,進而影響企業(yè)的利潤。
另外,大齡員工的身體健康狀況一般也不如年輕的員工。因此,大齡員工數量的增加也會帶來企業(yè)醫(yī)療成本和勞動衛(wèi)生保健開支的增加,這也會導致企業(yè)成本的增加和利潤的減少。
(二)老齡化社會也為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
1. 有助于企業(yè)改變經營管理的理念,更加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在老齡化社會中,人力資源管理的地位與作用將更加凸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勞動力供給減少,企業(yè)將更加重視人才的選、育、用、留,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地位將因此得到提高。企業(yè)的管理者將充分認識到員工是企業(yè)的最重要資源,認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因而也有助于“以人為本”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貫徹落實。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企業(yè)在員工培訓、薪酬、勞動關系、企業(yè)文化具體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方面會帶來巨大的變化。隨著老齡員工的不斷增加,企業(yè)將更加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因為只有不斷對員工培訓才能使老齡員工掌握新的知識技能,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勞動生產率。同時,老齡化的來臨,勞動力供給減少,也迫使企業(yè)會更加注意依法管理員工,有助于減少乃至消除就業(yè)歧視現象。企業(yè)管理者也會更加重視員工的薪酬管理和企業(yè)文化建設,以更好地激勵和留住員工。
2.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將導致企業(yè)人工成本增加,將會促使企業(yè)用機器設備來代替人工勞動,將有助于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社會生產技術的進步。尤其是那些比較簡單的重復性勞動崗位更容易被機器設備所代替,同時,這也促使員工不得不努力學習,才能避免被淘汰,也有助于終身學習理念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3.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齡人員的數量不斷增加,如何有效的開發(fā)、激勵、合理的使用這些老年人口,是企業(yè)包括政府、社會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我國老齡化的到來,使得老齡人口急劇增加,老年人雖然體力、精力有所下降,但他們的經驗更豐富,尤其是一些掌握著先進技術和富有管理經驗的老年人,他們依然可以為企業(yè)、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企業(yè)的發(fā)展主要依靠技術和管理,有知識、技術和經驗的老齡人員依然大有可為。而且,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及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年紀還不算太老的老年人口,他們依然具有勞動能力。因此,合理地開發(fā)、使用具有勞動能力、勞動意愿的老年人力資源,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和勞動力供需矛盾、促進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企業(yè)可以合理地使用這些老年勞動力,如對退休人員的返聘等,將有可能有效緩解企業(yè)招工難的問題,同時因為這些退休的老齡人員,對薪酬的要求一般不如年輕人那么敏感,另外企業(yè)返聘退休人員也不必再繳納社會保險,這也為企業(yè)節(jié)約不少成本,因此,聘用尚有工作能力的退休人員帶來的收益將超過使用他們的成本,也能有效地增加企業(yè)的利潤。
三、 結語
中國社會的老齡化是不可逆轉的進程,未來中國的老齡化程度會更深,這為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全新的巨大挑戰(zhàn),如勞動力供給的減少,老齡員工大量增加導致勞動生產率的下降,導致企業(yè)培訓成本增加等等不利的影響。企業(yè)必須正視中國老齡化帶來的挑戰(zhàn),真正做到以人為本,高度重視企業(yè)的人力資源管理,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才能更好地適應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zhàn),從而使企業(yè)獲得不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梁海艷.中國老齡化的判定標準[J].中國老年雜志,2018(9).
[2]周末,高方澍,張宇杰.勞動力供給變化會影響中國工業(yè)企業(yè)的生產率和利潤率嗎?[J].財經研究,2017(8).
[3]梁達.人口老齡化將帶來巨大商機[J].金融與經濟,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