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愛華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豐富教學資源,還能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以及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就如今實際情況來看,雖然部分物理教師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價值并在教學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但是沒有把握好使用的度,導致信息技術的價值未被充分挖掘出來?;诖耍疚木腿绾卧诔踔形锢斫虒W中應用信息技術,以此提升教學實效性展開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實效性
前言:
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化產(chǎn)物之一,具有反饋效率快、傳遞速度快、信息密度高等特點[1]。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整合,可以有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既能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優(yōu)化物理教學過程,使物理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怎樣才能實現(xiàn)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入,確保物理教學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本文對此進行論述。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相對于枯燥的文字,信息技術可以將物理知識以圖片、視頻等形象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體驗,符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2]。換言之,信息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改變傳統(tǒng)教學枯燥和乏味的局面,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二)有利于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物理知識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而且具有較強的綜合性,但初中學生的各項能力還尚未發(fā)展成熟,所以在學習這些抽象的、復雜的物理知識時感到吃力和困難。如果物理教師適當?shù)剡\用信息技術,可以將抽象的知識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并理解物理知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學起來就會格外輕松,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升。
(三)有利于拓寬課堂教學容量
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資源分享,這對物理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3]。物理教師可以在課下的時候上網(wǎng)查找有用的資料,比如各類名師教育視頻等,積極借鑒名師的優(yōu)秀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教材上沒有的知識點,在這個基礎上豐富教學內容。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引入還能節(jié)約物理教師的板書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這騰出來的時間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容量的拓寬,使物理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學生課前預習指導
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有效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所以,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指導,讓學生在課前的時候就能初步掌握即將要學習的知識,這對提升學生聽課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講解“重力”這節(jié)知識之前,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重力”為主題制作一個微視頻,或者直接從網(wǎng)上下載合適的視頻,同時設置學習任務,再將微視頻和電子學習任務單上傳到云平臺上,讓學生在課前的時候自主下載觀看,這樣,學生在學習“重力”之前對“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在生活中的運用有一個具體的了解。這種情況下,學生在課堂上就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并且有針對性地聽課,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做到當堂消化和吸收知識。
(二)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具有虛擬性特征,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這樣既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又能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虛擬的情境中深化對抽象物理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杠桿”這節(jié)知識點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物理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呈現(xiàn)出這樣一個生活化情境:“小明的樓下來了一個賣水果的小商販,這個小商販使用的桿秤,小明每次買完水果后回家用電子秤稱一下,發(fā)現(xiàn)水果總是少了半斤?!苯處熆梢岳眠@個情境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水果商販是如何缺斤少兩的嗎?”這種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能夠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后,物理教師再使用動漫的形式將商販對桿秤做手腳的過程給學生呈現(xiàn)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并牢牢記住“杠桿”的平衡原理以及五要素。
(三)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指導
由于初中物理知識點繁多、瑣碎,加上抽象性和邏輯性比較強,所以很多學生無法做到當堂消化和吸收,需要課后進行復習和鞏固。在傳統(tǒng)的課后復習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指導。這種情況下,學生遇到問題只能繼續(xù)堆積在那兒,難以做到“今日事今日畢”,最終導致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生學習成績、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不斷下降。為了改善這一局面,物理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班級微信群,可以是學生自己微信號,也可以是家長微信號,要求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遇到不會的問題將其發(fā)送到群內,然后教師給予解答,也可以組織學生一起進行討論,在微信群內開辟“第二課堂”,實現(xiàn)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具有虛擬性特點,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還可以實現(xiàn)資源共享。初中物理教師可以抓住信息技術的這一特點,將信息技術貫穿到整個物理教學過程之中,利用信息技術加強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指導、課中教學指導和課后復習指導,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從而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實現(xiàn)教學效益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周文芳.“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初中物理教學中“個性化學習”的實踐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 (03):93.
[2]汪云華,王帆.淺析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歐姆定律學習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8,17 (03):72-75.
[3]孫宏志,解月光.信息技術應用有效性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為例[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23 (0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