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蘭
摘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課改以來,小學數學教師在不斷的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改變著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方法,不斷完善著課堂教學方式,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不斷的做著努力。盡管教師在不斷努力,但是由于學生們的接受能力、思維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了一些學生的數學成績不盡人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目標,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的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下面我就來談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問題及對策
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科,小學數學的學習的好壞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具有關鍵的作用,小學數學學習會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的態(tài)度和積極性。所以,我們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重視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要重視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及時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及時改變教學中的不足,以更快更好進行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課堂教學形式表面化,課堂教學實效性不高
由于受到新課程改革的影響,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理念理解的不到位,這就導致一些教師過度的注重了課堂教學的形式,而忽視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課堂教學中,雖然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較多,學生的活動也不少,教師在不斷的提問,學生也在不斷的回答,表面看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高,但是,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針對性較差,隨意性較大,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有效性較差,這樣的課堂教學表面上看來,教學形式多樣化,但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較差。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由于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精神領會的不深刻,不到位。這就需要教師更加深刻的理解課堂改革精神的實質,然后在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去。
2.教學目標不合理,教學效果不明顯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不了解,對各個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不了解,或者是對學生的這些方面了解的不全面,導致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的針對性較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好學生“吃不飽”,差學生也“吃不好”的狀況,這樣就導致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低,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首先教師要對自己學生進行詳細的了解,包括學生的性格特點,喜好特點,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怎樣,對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就可以設置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的問題和課堂活動,讓不同層次的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中都能夠有不同程度的收獲,這樣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既能夠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又能夠有效的進行學習,學習效果會有很大提升。
二、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解決策略
1.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和理解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摒棄無效的課堂提問和課堂活動,教師和學生之間要進行有效溝通。在數學課堂中,教師的語言要精練,要準確,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如此,訓練學生數學語言的準確性和專業(yè)性。教師要用專業(yè)術語,給學生做好表率作用。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設計好每一個問題是針對哪幾位學生的,教學設計要精細化。教學形式不但要做到多樣性更要做到教學活動有效性和實效性,既讓學生多參與到課堂中,還要讓學生在玩樂中學到應學到的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因材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目標
小學生在開始接觸數學時,由于各個學生的資質,習慣和能力的不同,導致他們在相同的教學過程中,他們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不同,所以我們要貫徹“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情況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不同的學生對他們的要求也要不同,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中,都要有收獲,讓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就感。使學生都能感受到數學課堂學習的有效性,感受到數學課堂學習的意義。
3.強化師生溝通,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溝通是了解學生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師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的基礎條件,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積極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調整教學方式[4]。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老師不能一味的責備,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區(qū)別對待,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講解,共性問題進行針對性強化,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應該進行適當的心理輔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消除對于新知識點的恐懼心理,使學生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避免畏難情緒影響學習效果,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提升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進一步提升教師素質,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學習情況具有重要影響,直接關系著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為了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應該在提升老師教學素質方面多下功夫,尤其在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教學方法不斷涌現,只有老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質,深刻理解教學方法的實質性要求,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適當取舍,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學方法的實際作用,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在此過程中,學??梢苑e極組織教師開展教學交流活動,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經驗,相互借鑒和學習,以此來深化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理解,不斷學習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從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和困惑是在所難免的。作為數學教師,我們絕不能一味地不思進取、固步自封,而應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教育形勢下,積極學習和掌握一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在問題中思考,在思考中發(fā)展,最終將課程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