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萍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對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落實,國家對初中生語文寫作水平的要求標準也變得越來越高。作文在初中語文課堂上也一直都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擬從生活實踐對初中作文寫作的重要導向作用,如何將寫作融入生活并消除對寫作的畏懼心理,以及要善于觀察周圍事物,夯實自身的語文基礎和文化涵養(yǎng)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探討,最終旨歸于探索如何以生活實踐為導向進行寫作,并進而提升初中生作文寫作水平的一系列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實際;寫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正所謂“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學創(chuàng)作也不例外,生活實踐一直都是寫作的養(yǎng)料和源泉。因此初中生在寫作時應以生活實踐為導向,并善于觀察和體會生活,在生活實踐中激發(fā)自身的寫作意識與寫作潛能。只有當初中生平時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和深入生活實踐的寫作思維,才能夠在語文寫作時做到“下筆如有神”,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
一、生活實踐對初中作文寫作的重要導向作用
如今,“寫”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可是由于寫作本身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靈活性,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可循,因此即便是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花費了大量時間,卻常常是事倍功半。而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便是初中生的寫作素材并不多,而即便有了現(xiàn)成的寫作素材,初中生也很難用真實且自然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歸根究底這還是因為初中生的生活實踐太少,人生閱歷不足的緣故??v觀人教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如《背影》《孔乙己》等那些文采飛揚、內(nèi)蘊深刻的優(yōu)秀文章,無一不是以作者豐富的生活閱歷和生活內(nèi)涵作為寫作基礎的。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亦能教會他們許多為人處世的大道理。然而大多數(shù)初中生的知識儲備都不夠豐富,生活實踐的閱歷相對較少,因此初中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應當以生活實踐作為導向,在社會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接觸豐富多彩的世間百態(tài),讓語文寫作更加接近于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生活閱歷,更能夠在文學創(chuàng)作時“傾倒”出心中全部的寫作素材,運筆有神,一氣呵成,既保證了文章的真實可讀性,使主人公的形象栩栩如生,又可以令整篇文章文采斐然、蕩氣回腸。正如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所說,“先從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感受和經(jīng)驗,獲得創(chuàng)作的基本材料,并將孤立的、零碎的感受、經(jīng)驗和基本材料借助想象,使之連貫,變成一個藝術的整體”。由此可見,生活實踐是初中生語文寫作的重要基礎,更是作文課上學生“寫作素材庫”的源泉,是學生能夠寫出優(yōu)秀作文篇章的重要前提。
二、將寫作融入生活,消除畏懼心理
大多數(shù)初中生一提到寫作文,就會心生恐懼,要么是害怕下筆,要么就是總寫不好,從而產(chǎn)生了一定的排斥和畏懼心理。而這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嚴重干擾著初中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漢語雖然是我們的母語,很容易給學生一種親密無間的感覺,然而由于初中生還不具備十分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和健全的世界觀,所以他們在寫作中很容易遇到語句積累不足,情感表述艱難生澀等常見問題,于是就很容易失去語文寫作的興趣。因此,初中生應當多參加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將語文寫作融入實際生活,從而慢慢地親近自己的母語,提升自身的語文寫作能力。首先,初中生應當多參加生活實踐,多接觸社會生活,在社會中汲取一定的寫作素材和文學底蘊。例如,初中生可以結伴去敬老院獻愛心,探望孤寡老人,組織“我為爺爺奶奶做個伴”等活動。參加實踐活動的成員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不同興趣愛好進行小組劃分,如“我是爺爺奶奶的小導游”“我是爺爺奶奶的電腦老師”“我是爺爺奶奶的小棋友”等,以便于自己更好地融入老年人們的實際生活,并在體驗生活中收獲一定的心得感悟和寫作靈感。其次,初中生在寫作時應該將真實的生活場景與情感融入文字中,并加以大膽嘗試,積極發(fā)揮,從而寫出動人的優(yōu)秀篇章。另外,語文教師應當在作文課上多融入一些活潑有趣的生活化元素,多講講故事,與學生們多交流多互動。例如,在教學人教版語文教材《我為什么而活著》這一篇散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先和學生進行溝通:“你了解你自己嗎?你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一生你打算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當學生們陳述完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人生價值時,語文教師應對其加以引導:“剛才你們說的很多,老師一下子記不過來,你們能想個好辦法幫老師記住嗎?”于是,此時學生們的寫作熱情很容易被一下子激發(fā)出來,這樣一來,語文寫作不再為學生們所畏懼,而是成了一件自然而然、輕松有趣的事。
三、善于觀察周圍事物,夯實自身語文基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初中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靈感,發(fā)現(xiàn)美。為了積累寫作素材,初中生應當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觀察生活,并把自己觀察的對象和范圍都弄清楚,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能使自己在搜集素材時事半功倍,有所收獲。當初中生對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愛好,就會積極主動地對自然萬物進行觀察,例如“日月星辰”“山川田野”“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等等,并且還會熱衷于“人際交往”“風俗人情”等社會性實踐,從而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獲得啟迪與靈感,并篩選到適合自己的語文寫作素材。俗話說,“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閱歷與讀書經(jīng)驗較少,他們在作文訓練中很容易陷入無話可寫,一團亂麻的地步。因此,在初中作文寫作中,基本扎實的文學功底亦是相當重要。所以初中生應夯實自身的語文基礎,把所學的語文基礎知識都融會貫通,建立起牢固的語文基礎知識體系,并加以合理運用,用自己的話進行表達出來,漸漸養(yǎng)成“勤思考,多下筆”的好習慣。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初中生應當通過閱讀更多優(yōu)秀的文學課外讀物來積累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構建融會貫通的語文知識體系。初中生只有增強了自身的文學基礎和素材積累,才能更精準自然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情感,真正提升自己的語文寫作能力。因此,初中生在平時應該重視多積累文學知識,并積極拓展自身的課外活動和生活實踐,從而開闊自己的眼界和視野,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思想感情,使自己能夠在生活中有所感悟,并移至筆下,妙筆生花。
四、結語
由此看來,生活實踐活動在初中生語文作文寫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初中生在平時就要多注意觀察生活,體味生活,并從中獲得一定的寫作素材積累,培養(yǎng)獨立的寫作意識,并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敏捷.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J]. 農(nóng)家參謀,2019(17).
[2] 張娜.立足生活 尋寫作之源——淺談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生活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 (9).
[3]陳鳳仙.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實效性的實踐研究[J]. 考試周刊,2017(9).
[4] 刁永明.摸清現(xiàn)狀,深入探究,提高效率——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初探[J].才智,2017(17).
[5] 張元媛. 巧思激趣妙筆生花——培養(yǎng)初中生寫作興趣方法初探[J]. 語文學刊(教育版),2016(10).
[6] 蔣興超. 初中語文自由寫作與應題寫作共生關系的教學研究初探[J]. 語文教學通訊,2018 (8).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