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維 陳萬遠 俞琦 李一文
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臨床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往往由細菌等微生物侵襲感染心內膜引起,導致心瓣膜結構缺損及心臟血流動力學改變,其特征性病理損害為心瓣膜贅生物形成。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目前尿毒癥患者的主要腎臟替代治療方式,HD患者發(fā)生IE的風險為普通人群的10~18倍[1-2]。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對比分析HD并發(fā)IE患者與腎功能正常IE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維持性HD患者并發(fā)IE的臨床特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回顧性選取2009年12月至2017年7月浙江省人民醫(yī)院(51例)與黃巖中醫(yī)院(1例)收治的IE患者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齡 21~82(44.9±16.1)歲。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18 歲;(2)為首診且新發(fā)的自體瓣膜性IE;(3)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證實心臟
瓣膜贅生物形成,診斷符合改良的Duke診斷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1)既往有IE病史或曾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或起搏器植入術;(2)精神疾患或多種因素導致無法正常交流者;(3)既往有吸毒史;(4)既往有風濕性心臟病史、糖尿病史,或發(fā)病前1個月內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且使用時間>2周。其中確診慢性腎臟病5期且行維持性HD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的IE患者9例(HD組),原發(fā)病為慢性腎小球腎炎6例,IgA腎病1例,狼瘡性腎炎1例,膜性腎病1例;HD 時間 6~72(35.4±25.6)個月;HD 血管通路采用自體動靜脈內瘺5例,采用長期留置皮下隧道滌綸套導管4例;透析頻率均為3次/周。其余腎功能正常的IE患者43例(Non HD組)。
1.2 方法 回顧患者的病例資料,收集并記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合并癥等)、實驗室檢查(入院時血WBC、Hb、C反應蛋白、PLT、血清白蛋白水平及血細菌培養(yǎng)結果等)、影像學檢查(肺部影像學檢查、心臟超聲檢查等)、住院時間、住院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轉歸等診治經(jīng)過。以患者確診IE為隨診起點,2017年10月31日為隨診終止時間。隨訪方式包括門診隨訪、電話隨訪或家訪以了解患者出院后狀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下列臨床指標:(1)一般資料;(2)實驗室檢查結果;(3)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4)住院時間、住院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與轉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由表1可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史、入院體檢聽診心臟瓣膜雜音、發(fā)熱(體溫≥38.0℃)、肺部感染發(fā)生率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HD組高血壓患者比例高于Non HD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由表2可見,兩組患者入院時血WBC、Hb、C反應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P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血細菌培養(yǎng)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D組患者血葡萄球菌培養(yǎng)陽性率高于Non HD組(P<0.05)。
2.3 兩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 見表3。
由表3可見,兩組患者贅生物累及心臟瓣膜比例、贅生物數(shù)量、贅生物最長徑、心臟瓣膜鈣化比例、心臟瓣膜穿孔比例、心包積液發(fā)生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HD組中5例患者僅累及心臟二尖瓣,3例僅累及主動脈瓣膜,1例同時累及心臟二尖瓣及主動脈瓣膜。Non HD組中28例患者僅累及心臟二尖瓣,10例僅累及主動脈瓣膜,1例僅累及三尖瓣,1例僅累及肺動脈瓣,2例同時累及心臟二尖瓣及主動脈瓣膜,1例同時累及心臟三尖瓣及二尖瓣。
2.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與轉歸比較 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比較
表4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住院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與轉歸比較
由表4可見,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并發(fā)癥以心力衰竭最為常見,HD組患者住院期間心力衰竭發(fā)生率高于Non HD組(P<0.05),其余并發(fā)癥兩組患者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HD組患者院內病死率高于Non HD組,好轉出院率低于Non HD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009年12月至2017年7月在浙江省人民醫(yī)院與黃巖中醫(yī)院接受維持性HD治療的患者平均為271例/年,期間僅9例HD患者并發(fā)IE。該9例患者均無心臟手術史,無糖尿病史,無吸毒史,也未出現(xiàn)如Osler結節(jié)、Janeway結節(jié)、Roth斑等提示IE的典型體征,而以發(fā)熱或者咳嗽、胸悶、氣急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多見。臨床上這類患者容易漏診IE[4]。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以及細菌等微生物侵襲是導致HD患者并發(fā)IE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HD組患者均存在營養(yǎng)不良及腎性貧血,Hb、血白蛋白水平均低于non HD組患者。HD組高血壓合并癥發(fā)生率高于non HD組,進一步導致心臟瓣膜功能不良,增大了IE發(fā)生的風險[5]。本研究中因HD組患者均無糖尿病史,故剔除non HD組中糖尿病患者與之匹配。HD組患者中5例采用自體動靜脈內瘺作為長期血透通路,局部皮膚反復穿刺會增加細菌感染風險;4例采用皮下隧道滌綸套導管作為血管通路,纖維蛋白在導管內表面形成纖維膜,易成為病原微生物定植的場所,這些均為發(fā)生IE的高危因素[6]。當并發(fā)IE時,HD組患者均出現(xiàn)發(fā)熱,病程急驟兇險,血WBC及C反應蛋白水平均高于non HD組患者。
兩組患者均接受超聲心動圖檢查并證實心臟瓣膜贅生物存在。Holland等[7]認為臨床疑似IE患者,均應及時行超聲心動圖篩查,盡早獲得診斷依據(jù)。Vasudev等[8]統(tǒng)計了IE常見的累及心臟瓣膜部位概率:二尖瓣(55.8%)、主動脈瓣(21.7%)、三尖瓣(21.2%)以及肺動脈瓣(1.9%)。本研究52例患者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心臟瓣膜贅生物累及部位以二尖瓣與主動脈瓣為主。HD組患者累及心臟二尖瓣為5例,累及主動脈瓣膜為3例,同時累及主動脈瓣膜和肺動脈瓣膜1例。兩組患者贅生物累及心臟瓣膜比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HD組患者IE累及心臟瓣膜特點與普通人群類似。
兩組患者均在不同穿刺點抽血作2次以上血培養(yǎng),其中48.1%(25/52)患者血培養(yǎng)為陽性,與Nakagawa等[9]報道結果類似。多數(shù)患者起病表現(xiàn)以發(fā)熱為主,入院前存在單種甚至多種抗生素不規(guī)范使用史,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入院后連續(xù)血培養(yǎng)結果為陰性。Head等[10]分析了11 348例普通人群中IE患者病原體,其中鏈球菌屬占30%,草綠色鏈球菌占20%,金黃色葡萄球菌占21%,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占8%,腸球菌占8%。non HD組患者血細菌培養(yǎng)與之類似,提示源于口腔及上呼吸道的常住菌群(尤其是鏈球菌)仍是普通人群中常見IE的致病菌。本研究HD組患者血細菌培養(yǎng)顯示均為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路鄧葡萄球菌1例)。葡萄球菌憑借強大的黏附定植能力,定植于心臟瓣膜,形成類似生物膜的結構,具有抵御細胞吞噬能力,占據(jù)尿毒癥患者IE感染病菌的首位[11]。因此對于非HD患者發(fā)生自體瓣膜IE,經(jīng)驗性治療的抗生素選擇應首選覆蓋鏈球菌屬。而HD患者疑似IE,推薦覆蓋葡萄球菌(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經(jīng)驗性抗生素使用。該結果對于IE無藥敏結果時經(jīng)驗應用抗生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201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IE管理指南強調抗生素及早期手術治療IE的必要性[12],在確診HD患者并發(fā)IE后,應迅速組建多學科治療團隊,開通診斷及手術專用快速通道。有研究指出,早期手術治療IE能夠有效降低全身性栓塞的風險,明顯減少總體死亡事件[13]。本研究HD組患者住院期間并發(fā)癥主要以心力衰竭為主,可能與尿毒癥患者殘存腎功能減退,水鈉潴留有關[14]。Raza等[15]報道HD合并IE患者住院期間病死率約為普通人群的2.6倍。Ramos-Martínez等[16]報道HD合并IE患者院內病死率為41%,1年內病死率高達56%,推測可能與尿毒癥患者營養(yǎng)狀況較差,贅生物脫落引起栓塞和轉移性膿腫、心力衰竭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有關[17]。
因本研究為回顧性對照研究,并剔除既往有IE病史、曾接受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或起搏器植入、吸毒史、糖尿病、全身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患者,缺乏完全充分的代表性。但本研究結果仍可看出HD合并IE患者癥狀不典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臨床遇到此類疑似病例,建議及時行心臟超聲檢查及血細菌培養(yǎng)以初步排除IE可能。積極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加上及時有效的手術個體化處置,有助改善其不良預后。
綜上所述,HD患者合并IE的臨床癥狀不典型,多由于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受累心臟瓣膜主要為二尖瓣及主動脈瓣,易發(fā)心力衰竭,病死率高,應及時行心臟超聲檢查、積極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或手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