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艷
摘? 要:小學階段不只是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塑造學生心理健康狀態(tài)的關鍵時期。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心理健康教育滲透進小學語文課堂,有助于幫助學生發(fā)展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二者的整合是如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對策。
關鍵詞:心理健康;小學語文;小學教育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jù)小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fā)展和整體素質(zhì)全面提高的教育。在當今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語文作為一門充斥著人文性的學科,對于塑造學生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語文相結合有著可行性和必要性。
1為培養(yǎng)學生美好品質(zhì)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教師與學生之間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是營造良好氛圍的基本條件。師生之間平等交往,營造溫馨舒適的教學空間,在我國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多半是一種老師擁有絕對權力的情況,老師高高在上俯視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始終有一條溝壑,這不利于雙方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學生不僅不會將心中的問題向老師傾訴,還會懼怕老師,教師也很難發(fā)現(xiàn)學生具體存在什么問題,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營造溫馨舒適的學習氛圍是必不可少的。實踐證明,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給予學生的歸屬感,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2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小學語文教材經(jīng)過層層挑選,不僅具備學生所需的基礎的語文知識,還有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意義,蘊含著豐富的、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意義。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在教師的幫助下體會到文中人物的人生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也可將文中的優(yōu)秀案例作為自己的榜樣。比如教師在講授《丑小鴨》一課時,學生試著體驗文中丑小鴨從一開始因丑陋被眾人厭惡到最終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的過程中,丑小鴨身上那種自信,不放棄的精神,找到自己的優(yōu)點,建立自尊,讓自尊自信的意識深入學生心中。在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時,這時教師可以運用曾經(jīng)學習過的課文中的一些有著相似經(jīng)驗的主人公幫助學生解決當下的問題。比如在學生受到挫折時,教師為學生講起《頂碗少年》里的主人公,主人公在眾人面前連續(xù)兩次失敗,但他沒有放棄,反而是馬上進行了第三次嘗試,最后他成功了,學生從中受到啟發(fā),認識到自己也要學會勇于面對失敗,永不放棄的精神。
3課堂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在實踐中形成心理健康
教師打破常規(guī)的教學方式的局限,開展一些新穎有趣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把在課堂上學習到的優(yōu)秀品德通過實踐變成自身的優(yōu)良品質(zhì),促進學生健康心理狀態(tài)的形成。課外活動作為課堂內(nèi)容的延伸,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例如高年級的學生可以準備舞臺劇,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進行朗讀活動。在舞臺劇中,教師為每名同學準備稿子,并且?guī)椭麄兝斫鈩≈腥宋?,該用怎樣的情感去將其表現(xiàn)出來,學生把內(nèi)心的情感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總結出對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的感悟,學生能夠通過這次活動更深層次地理解與體會人物的情感。朗讀不僅可以檢驗小學生們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還可以鍛煉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挖掘小學生的心里潛能,凸顯他們的自我意識。
4積極關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閃光點
如果評價一個學生的標準只是成績和名次,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傷害,教師應該學會積極關注,即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待學生,注意他們的長處,給予他們積極、陽光、正面的關注,幫助學生正確地看待自己,比如在學生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不要急于批評,要多觀察學生這段時間是否認真努力地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學生是不是還有做的好的方面。羅森塔爾的實驗結果給我們的啟發(fā)就是教師對學生的期待和鼓勵產(chǎn)生了巨大作用,這種作用甚至會對學生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驗中那些被羅森塔爾指出最有前途的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關注,結果是這些隨機選出的學生的成績和社交都要優(yōu)于其他學生。這種期望效應對學生的行為有巨大影響,因此教師應多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小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父母寄予了他們太多期望,對待小學生也比較嚴格,使得他們在小學期間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也比較大,甚至出現(xiàn)了焦慮、厭學等心理障礙。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引起了當前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在小學階段就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益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能夠全面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小學語文教育中蘊含著豐富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對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深遠的影響。教師通過一系列實踐措施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育中,在長期的影響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郭春菊.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儷人:教師,2014(20):22-22.
[2]李銘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學周刊,2014(27):22-22.
[3]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研究[J].理論觀察,2015(8):167-168.
[4]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