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日紅
[摘要]隨著混合式學習方式在大學中不斷普及,有必要對獨立學院通用英語課程進行混合式學習設計。本研究基于黃榮懷等提出的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框架,結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分析了學習者特征、學習對象以及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并細致描述了本課程混合式學習的傳遞策略、學習支持、單元活動與資源、學習評價。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大學英語;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3-015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3.070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描述了大學通用英語課程的性質和目的,鼓勵教師“實施基于課堂和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堂等混合式教學模式”?!?017新媒體聯盟中國高等教育技術展望:地平線項目區(qū)域報告》專家委員會認為“更多應用混合式教學設計”是中國高等教育中推動技術應用的關鍵趨勢。本文基于黃榮懷等提出的混合式學習課程設計框架,對筆者所在獨立學院的通用英語課程進行設計和實踐。
一、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的目的是根據學習者的熟練程度確定學習目標,包括學習者特征分析、基于知識分類的學習目標分析、混合式學習的環(huán)境分析。
(一)學習者特征分析
教師通過調查問卷和入學英語水平測試,了解學習者的預備英語知識與技能、學英語的動機、學習風格與偏好(尤其是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問卷、交談等,教師獲知學習大學英語的動機,并引導學生重視大學英語在大學教育中的作用與地位,鼓勵學習者找到學習的內在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協調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風格之間的關系,用先進有效的教學策略逐漸影響學生學習風格的轉換,使教學策略與學習風格重新實現良性適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二)學習目標分析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指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由此可見,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可分為語言知識與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三大方面?!洞髮W英語教學指南》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同時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有效地使用英語,滿足國家、社會、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需要。由此可知,大學英語的宏觀教學目標主要包含三大方面:英語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文化素養(yǎng)。制定每個學期的課程目標可參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對各級目標的具體描述,本研究中,筆者的授課班級學習者為大一學生,大學英語起始階段課程與高中英語選修課程銜接,選擇基礎目標。制定微觀的單元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目標可進一步參考“教育目標2001版分類體系”中的分類與應用表,設計教學過程,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測評。
(三)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分析
混合學習環(huán)境主要考慮課堂教學環(huán)境與網絡教學環(huán)境。課堂教學通常在多媒體教室或網絡機房進行,教師講授學習者較難獨自理解的內容,組織面對面的討論、小組匯報或其他學習活動。隨著移動網絡設備的普及,校園網絡無縫連接,無線網絡覆蓋率越來越高,網絡教學環(huán)境變得更加豐富立體,讓隨時隨地的“泛在學習”成為現實。
二、活動與資源設計
活動與資源設計由學習總體設計、單元(活動)設計和資源設計與開發(fā)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顒雍唾Y源設計的實質,就是將特定課程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逐步分解為具體的工作和任務,并確定其序列順序,從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學方案。
(一)混合式學習總體設計
在總體設計環(huán)節(jié),在明確課程整體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對相應學習活動的順序做出安排,確定學習過程中信息溝通的策略,并充分考慮為學習過程提供哪些支持。總體設計環(huán)節(jié)必須不斷追問的問題是,究竟哪些活動和資源適合學生自學,還有哪些適合于典型的教室情境。
1.學習單元
通常可按照教材編者劃分的單元確定學習單元,同時打破章節(jié)甚至多本教材的界限,重視歸納同類主題與技能的素材,幫助學習者構建立體的知識與技能框架。在安排每個學習單元的教學內容時,可根據語篇或話語特點,分為語言知識與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三部分,每個教學活動因所用材料和活動形式的不同,基于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理論的微觀教學目標也不同,但都應指向宏觀的教學目標,即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綜合文化素養(yǎng)。
2.傳遞策略
混合式學習中的傳遞策略即學習過程中的溝通策略?,F在網絡教學環(huán)境變得更加豐富立體,然而許多教師仍感到學校在用的網絡教學平臺不好用太麻煩,因此筆者本次研究中主要依靠學生已有或常用的軟件或App,搭建了一個以教學博客為主、網絡電臺App為輔、微信小組群指導與互助的個性網絡學習平臺,與課堂面對面教學緊密結合。
3.學習支持
大學通用英語課程的教材及配套資源多,課堂教學時間少,學生需自學的內容多,學生在自學中無法得到足夠的指導與互助。因此,在混合式學習的通用英語課程設計中,教師應循序漸進地提供學習策略支持、與教學內容緊密關聯的多模態(tài)學習資源、學習過程指導。
學習策略支持即引導學生學習和使用元認知策略與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任務、監(jiān)控學習過程、評估任務完成情況的習慣;培養(yǎng)認知策略即引導學生嘗試并獲得學習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的方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大學通用英語課程的性質和目標,探索使用教材及網絡教學平臺的方法,逐步掌握混合式學習的要領,并鼓勵師生互動、生生互助,無論是在面對面課堂教學還是網絡自主學習中,形成積極友好的學習共同體。
提供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的多模態(tài)學習資源,重視以適當的方式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海量的英語學習資源常常讓學習者陷入迷茫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編制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課程資源,或改造網上優(yōu)質的多模態(tài)學習資源,便于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隨時隨地取用。
學習過程指導突出教師在具體的學習單元中監(jiān)督促進的角色。教師不僅設計具體的單元活動,呈現明確的活動目標,提供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與評價標準,還要參與到具體活動中去,引導學生明確活動任務與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傾聽學生的想法與困難,提供適當的幫助與支持,監(jiān)督活動的進程,鼓勵每一個學習者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力。
(二)單元活動和資源設計
通用英語課程是大學英語課程的基本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技能,同時教授英語詞匯、語法、篇章及語用等知識,增加學生的社會、文化、科學等基本知識,拓寬國際視野,提升綜合文化素養(yǎng)。筆者所在獨立學院大學通用英語課程的主要教材是《大學英語(全新版)》之《綜合教程》,基于前端分析,以語言產出為導向,將每個單元分為導入、詞匯、閱讀、文化、語音、寫作、小組展示七個模塊,設計了如下混合式學習活動與資源。
網絡自主學習活動:學生熟悉單元學習目標、內容及評價方法,學習單元導人材料,聯系自身經歷,回答問題;學生自學詞匯詳解材料,在線測試詞匯學習效果;學生閱讀課文,完成有關重要細節(jié)的閱讀理解題,閱讀與課文相關的拓展材料;學生初步學習與課文相關的中外文化材料;學生對照課文選段的錄音進行語音模仿練習,并在網絡電臺App上提交朗讀錄音;學生思考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寫作或演講話題,研讀教師提供的范文,寫一篇短文用于課堂討論與演講;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本單元的展示任務,擬定解決問題的步驟,形成詳細的計劃,教師解釋活動目標、任務要點、評價方法,監(jiān)督任務進程。
面對面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單元導人材料中的問題并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師介紹詞匯學習策略并快速講解重點單詞與表達;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主旨,分析篇章結構,講解難點,賞析細節(jié),總結本單元閱讀材料的主旨,引導學生思考一個指定問題,為單元寫作與演講做準備;教師聯系課文或實例進一步擴展中外文化知識,引導學生在與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時有意識地觀察文化與價值觀差異;教師講解英語語音知識與技能,如句子重音、弱讀、話語節(jié)奏、連讀、語調等,并以課文選段為例講解朗讀方法和示范朗讀;學生就指定話題分組討論,教師講解寫作及演講技巧并示范演講,部分學生發(fā)表個人演講;小組展示成果,同伴與教師給予反饋。
每個模塊對應的資源如下:學習任務單、單元主題導人材料,詞匯詳解文檔、詞匯學習策略課件,課文參考譯文、課文詳解多媒體課件、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拓展閱讀材料,與課文相關的文化知識材料,課文選段音頻、可用于語音練習的App、語音講解與示范課件,寫作話題與范文、演講技巧課件,小組展示任務包(任務目標、示例、資源、評價指標)。
筆者所在獨立學院2016級學生第一年的通用英語課程中,有三個班級應用了以上混合式學習教學設計,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表現出的熱情超過了預期。問卷調查和課程教學反饋表明,學生最希望英語口頭表達在大學有所長進,但又害怕說英語,常常覺得無話可說,因此筆者在活動與資源設計中特設“語音”模塊,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提到“語音與朗讀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說英語的自信”;引入單元主題的問題和寫作演講的題目與學生自身緊密相關,每一個學生都有話可說,他們在討論或聽同學演講與發(fā)言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同伴的經歷與個性,形成了信任友好的學習共同體;超過一半的學生提到,線上詞匯講解材料與測試督促了他們完成每單元的詞匯學習,面對面教學中結合實例講解的詞匯學習策略指引學習方法,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提到,跨文化部分的內容讓他們感受到大學英語與高中英語的不同,不僅擴展了國際視野,還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多名學生提到,整個教學過程中大量的全英文問答、發(fā)言、演講和小組展示,對提升英語應用能力幫助很大。
三、學習評價設計
混合式學習的實質是教師和學生在不同情境下不同教學組織與管理實踐的混合,教學評價應綜合多種方法才能有效。缺乏經驗的教師往往注重教學內容與活動的安排,忽略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與評估三位一體的完整性,特別在測試設計中,教師容易忽略將測試內容與教學目標相關聯?!敖逃繕?001版分類體系”中的分類與應用表可指導教師關聯教學活動與目標,比如在設計詞匯測試題時,題型應多樣化,盡量考察到記憶、領會、應用、分析、評鑒、創(chuàng)造多個認知層次。每個單元評價設計分為兩類,導入、詞匯、閱讀、文化模塊采用相對客觀的測試題,語音、寫作、小組展示則采用相對主觀的評價量規(guī),由此構成了整個課程評價的形成性評價部分。終結性評價在課程結束時以期末考試的方式進行。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評價設計,都應重視評價設計與學習目標、教學活動呼應,反映教學的重點方向。
四、結語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詳細闡述了大學英語課程的性質與定位、教學目標與要求,也在課程結構中對通用英語課程進行了說明,幫助筆者在前端分析中明確了教學內容三大方面,即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敖逃繕?001版分類體系”中的分類與應用表進一步指導單元活動與資源設計、學習評價設計。只有基于學習者特征和學習目標分析,才能確定哪些活動和資源適合學生自學,哪些適合于典型的教室情境,從而優(yōu)化學習內容,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如任務式、合作式、項目式等),再加上教師循序漸進地提供學習策略支持、與教學內容緊密關聯的多模態(tài)學習資源、學習過程指導,最終真正發(fā)揮出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多種教學方法綜合的“混合”優(yōu)勢,使學生朝著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