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梅
(桂林理工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4)
高校大學生群體在全民體育中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其具有較多的課余時間,也具有可供體育活動的場所,應該是全民體育熱潮下最先積極適應這種發(fā)展趨勢的群體,但針對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行為與體育觀念而言,當前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體育方面的消費現(xiàn)狀并沒有顯著的提升。為了合理解釋這種現(xiàn)象,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從高校體育消費現(xiàn)狀入手,針對廣西8 所普通高校大學生進行了一次細致的問卷調查,對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觀念與行為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體育經濟的發(fā)展,在這種發(fā)展背景下,也讓更多人看到了體育項目的趣味性。高校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其憑借著高校的體育環(huán)境優(yōu)勢,能夠更好的投入于高校體育氛圍中,這本應是全民體育推廣的一大優(yōu)勢,但從高校體育消費現(xiàn)狀來看在,這種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因此本文就廣西8 所普通高校,包括廣西百色學院、廣西科技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廣西醫(yī)科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賀州學院、廣西建設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進行了抽樣調查。本文就體育消費現(xiàn)狀做出具體的調查,本次調查共調查1037 人,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并在調查后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進行了調查數(shù)據(jù)的具體分析。
對消費的類型進行的調查結果如表1??梢钥闯觯咝4髮W生在體育消費中,更多消費比例體現(xiàn)于運動服飾中,而運動服飾的購買與體育行為并沒有十分直接的聯(lián)系,許多學生會因為服飾的舒適性和美觀性而購買,而在突出體育功能性的購買行為中,運動場地與器材的購買僅占37.13%。這說明在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中,針對于體育行為而進行的消費還是存在一定不足的。
表1 體育消費類型
表2 學校場地設施滿意度
對學校場地設施的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如表2。大部分學生對于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滿足程度并不高,表示滿意與不滿意的學生并沒有表示一般滿意的學生多,這證明高校體育場地設施對于學生的體育行為會產生一定限制,那么對于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自然也產生了一定的限制。
對限制體育運動的因素的調查結果如表3。在高校大學生體育運動的限制因素中,由于缺少同伴陪同、缺少時間進行體育運動占比較高,這說明高校大學生日常的課余時間中,能夠分給體育運動的時間并不多,并且在沒有同伴陪同時,體育運動可能會失去樂趣,這就造成了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力度不高的問題出現(xiàn)。
表3 限制體育運動因素
對體育運動健身有無必要的調查結果如表4。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所持有的觀念還是積極正面的,其能夠較好的接受體育運動觀念,也正確理解了體育運動對于個人健康的重要性,這說明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提高體育消費要是存在較大可能性的。
表4 體育運動健身有無必要
對體育信息來源的調查結果如表5。體育信息由互聯(lián)網與電視上獲得占比最大,這也說明了高校大學生在體育信息的獲取上存在多種來源,而從這些體育信息來源上進行突破,或許能夠提高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能力與體育運動效果。
表5 體育信息來源
總體來說,當前高校體育運動現(xiàn)狀從大學生觀念意識上入手進行的調查還是較為積極的,但在體育運動的消費與日常體育運動行為上,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這體現(xiàn)出全民體育觀念在高校中的推廣力度不足,高校也應該重視其學生的體育教育,從場地設施與宣傳推廣等各方面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
消費的現(xiàn)狀調查中針對高校大學生對于體育消費觀念進行了一定的調查,從觀念意識層面上更能夠體現(xiàn)出高校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與體育消費的根本意識,并且從高校體育消費觀念入手,能夠更加直接的獲得高校大學生對于體育消費的想法,或許能夠從中尋求提高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措施。
從表6 結果分析,高校大學生對于體育運行的認識較為廣泛,而其中針對性身體素質、體育測試、排解壓力、運動健身等原因占據(jù)的比例還是較大的,因此高校體育消費能力實際上與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狀態(tài)相關,更多情況下,學生的體育運動都是基于學校設施、場地進行的,并沒有額外花費時間與費用在體育消費上。
表6 喜歡體育運動的原因
表7 顯示,學生不喜歡體育運動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合理解釋,各類原因都占據(jù)一部分,但在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學生群體中,針對于體育運動消費太貴該項,占比10.51%,這說明當前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受到體育消費經濟實力影響與體育消費本身成本的影響,會直接影響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觀念,因此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從體育消費成本控制入手進行改善。
表7 不喜歡體育運動的原因
在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中,針對高校大學生每周進行的體育運動次數(shù)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表8。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大學生每周體育運動次數(shù)最多的為兩次,次數(shù)關系呈現(xiàn)波浪狀,而在每周運動七次的選項上又得到了一次提升,其說明了學生在體育運動中隨著重視性的變化,運動次數(shù)會發(fā)生一定變化,這體現(xiàn)了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也能夠從側面反映出學生的體育運動消費觀念。一般每周堅持運動七次的學生對于體育運動消費也更高,也會花費更多的體育成本在體育運動上,也是高校體育消費主要群體。
表8 每周體育運動次數(shù)
對高校大學生每次體育運動的時間調查結果如表9。更多學生體育運動時間在60 分鐘內,大于60 分鐘的學生較少。高校大學生在體育運動上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是成正比的,若是能夠通過更好的體育運動設備、器材等進行體育運動,不僅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消費,還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意識。
表9 每次體育運動時間
上述調查中,針對于學生的體育運動觀念與體育消費觀念進行了分析。但不可忽視經濟條件本身是限制學生在體育運動與體育消費中的一大因素,因此對高校學生在經濟條件允許狀態(tài)下是否愿意進行體育消費進行了一次調查(表10),結果顯示,經濟條件允許時,大多數(shù)學生是愿意進行體育消費的,這說明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體育消費觀念本身并不弱,只是受到了經濟條件影響,因此在高校體育消費中,通過降低體育消費成本,很有可能能夠擴大高校體育消費實力。
表10 經濟條件允許狀態(tài)下是否愿意進行體育消費
總體來說,高校體育消費意識實際上并不缺乏,高校學生在體育運動上的喜愛也是顯而易見的,而受到自身經濟條件影響與體育消費成本的影響,高校大學生群體在體育消費觀念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想要提高高校體育消費能力,還需要有效結合學生需求與學生現(xiàn)狀作出一定的改變,從而才能夠更好的滿足高校體育消費需求,擴大體育消費群體覆蓋面。
高校體育消費現(xiàn)狀與體育消費觀念都表面了當前在高校大學生中,針對于體育運動與體育消費并沒有過多的抗拒,這是由于全民體育意識主導形成了體育觀念。但在這種觀念意識下,高校學生是否真正做出行為上的改變還需要進行探討。為了能夠明確高校體育消費是否具有可提高性,還需要從高校體育消費行為入手進行調查。
對高校大學生每學期體育運動消費進行的調查結果如表11。在高校大學生每學期體育運動消費中,低于50 元的占比較多,這說明大多數(shù)學生對于體育消費持有的觀念與行為間存在不平衡,更多情況下學生希望能夠進行體育運動,而在體育運動消費水平或消費能力上并不能適應個人需求。所以高校體育消費行為與體育消費意識間的不平衡能夠得到較好的解釋,為了能夠提高高校體育消費行為,還需要從體育消費成本入手加以優(yōu)化。
表11 每學期體育運動消費情況
對高校大學生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項目的調查結果如表12。跑步是高校體育運動中占比最大,跑步在體育消費中并不需要花費較多成本,相較于極限運動、保齡球、臺球、滑冰等需要花費一定成本的體育項目,跑步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而這類體育消費成本較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也從側面反映出,高校學生在體育消費行為中,會避開這類高成本項目,這也反映了當前高校體育消費水平較低的情況。
表12 經常參加的體育運動項目
表13 身邊有多少同學進行有償體育運行健身
對高校大學生身邊有多少同學進行有償性質體育運動健身的調查結果如表13。少部分學生身邊有同學進行有償性質的體育運動,這說明有償體育運動健身在高校大學生中并沒有得到較好的推廣,也沒能夠讓大學生認識到有償體育運動健身對于自身體育健康養(yǎng)成的重要性,也從側面說明當前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行為并沒有十分突出,與社會關注情況不一,體育消費實力的提高還需要加強。
總的來說,當前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體育消費行為與消費能力還跟不上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就當前全民體育的宣傳與推廣下,高校大學生群體對于體育運動的重視越來越高了,但在體育消費能力上,并不能根據(jù)自身消費意識與觀念決定消費行為,因此在高校學生體育消費行為上來分析,想要提高高校體育消費水平還很有難度。
高校體育消費現(xiàn)狀、觀念與行為的調查能夠較為直觀的反映高校大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意識與行為,這是在全民體育推廣背景下研究當代青年人體育運動興趣、提高體育消費水平的方式,也為高校體育消費成本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想要在高校中提高體育消費,需要以學生的消費能力與實際情況作出一定調整,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體育運動需求,促進體育運動觀念與體育消費水平間的平衡,更好的提高高校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與自身身體素質,呼應全民體育觀念,共創(chuàng)全民體育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