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
摘 要:通過在辣椒育苗基質(zhì)中添加不同濃度的赤霉素研究育苗基質(zhì)中適宜的赤霉素添加量,試驗結果表明:當基質(zhì)中赤霉素添加量為0.5g/kg的情況下,辣椒苗的發(fā)芽率及壯苗指數(shù),根系生長情況均顯著好于其他處理。當赤霉素含量超過1g/kg之后,對辣椒的根系表現(xiàn)出促進根系的縱向發(fā)展,抑制橫向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赤霉素;基質(zhì);辣椒;育苗
中圖分類號:S-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415009
四川常年栽培面積在6.67萬hm2左右 [1] 。但辣椒種子的發(fā)芽時間長,發(fā)芽率低,造成出苗速度慢,整齊度差,影響到辣椒整體的正常生長。赤霉素作物作為一種常見的植物激素,適當?shù)奶砑恿磕軌虼蚱品N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fā),促進細胞伸長、促進莖葉生長[2-3]。但目前赤霉素在育苗上的研究大多都在浸種處理上,直接加入育苗基質(zhì)的卻很少。本試驗通過在辣椒育苗基質(zhì)中添加不同濃度的赤霉素,研究基質(zhì)中赤霉素添加量對辣椒苗期生長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種子為二金條辣椒。供試赤霉素菌渣(赤霉素含量0.325%)為四川龍蟒福生生產(chǎn)。
1.2 試驗方法
配制如下育苗基質(zhì):CK: 草炭:蛭石:珍珠巖=3:1:1,T1:草炭:蛭石:珍珠巖=3:1:1+0.5mg/kg赤霉素,T2:草炭:蛭石:珍珠巖=3:1:1+1mg/kg赤霉素,T3:草炭:蛭石:珍珠巖=3:1:1+2mg/kg赤霉素,T4:草炭:蛭石:珍珠巖=3:1:1+5mg/kg赤霉素,T1:草炭:蛭石:珍珠巖=3:1:1+10mg/kg赤霉素,分別裝入50穴育苗盤中。辣椒種子溫湯浸種1h之后,點入育苗穴中,每穴點一粒。第7天統(tǒng)計發(fā)芽率,七葉一心時測株高、莖粗、干鮮重、根系生長情況及根系活力。
1.3 測定方法
株高莖粗用游標卡尺測量。鮮重用萬分之一天平稱量。干重在105℃烘箱中殺青30min,用75℃烘到恒重后用萬分之一天平稱量。根系活力用TTC法測定。根系生長情況用EPSON EXPRESSION 10000xl掃描儀掃描后用WinRHIZO Pro 2017進行分析。
壯苗指數(shù)=(莖粗/株高+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全株干重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Excel 2016、SPSS 24等軟件進行處理。
1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辣椒苗期出苗率的影響
不同赤霉素濃度處理下,辣椒的出苗率呈降低趨勢,當赤霉素添加量為0.5g/kg的情況下,辣椒苗的出苗率最高,達到93%。出苗率比不添加赤霉素的處理高6%。隨著赤霉素添加量的增加,辣椒出苗率均低于不添加赤霉素的處理。
2.2 不同處理對辣椒生長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添加赤霉素的處理辣椒的株高、壯苗指數(shù)均顯著高于不添加赤霉素的處理。適當?shù)某嗝顾貪舛瓤梢栽黾永苯访缜o粗、提高辣椒苗的根系活力,過量的赤霉素添加量則會造成莖粗的減少和根系活力的下降,當赤霉素含量超過1g/kg時,莖粗顯著下降,當赤霉素含量為10g/kg的情況下,辣椒苗的根系活力顯著低于不添加赤霉素的處理。
2.3 不同處理對辣椒根系形態(tài)的影響
從表2可知適當?shù)某嗝顾靥砑恿靠梢栽黾永苯访缈偢L、平均根系直徑、根系表面積、根體積、根尖數(shù)和根系分枝數(shù),過量的赤霉素添加量則會起到抑制作用。當赤霉素含量為10g/kg的情況下辣椒秒的根系總跟長、根系表面積、根體積和根尖數(shù)顯著低于其他處理。當赤霉素添加量為0.5~5g/kg的情況下,辣椒苗總跟長、平均根系直徑、根系表面積、根體積、根尖數(shù)和根系分枝數(shù)均高于不添加赤霉素的處理。
雖然0.5g/kg赤霉素菌渣處理條件下的辣椒苗總跟長不是最長的,但是由于其根系直徑大于1mm的總跟長度大于其他處理。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增加,根系直徑小于1mm的根長所占比例增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根系總長度也會隨赤霉素濃度的增加表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
3 結論于討論
當基質(zhì)中赤霉素添加量為0.5g/kg的情況下,辣椒苗的發(fā)芽率及壯苗指數(shù),根系生長情況均顯著好于其他處理。
當基質(zhì)中赤霉素添加量為5g/kg的情況下,雖然辣椒苗根系生長情況好于0g/kg、1g/kg、2g/kg和10g/kg赤霉素添加量的處理,但出苗率、壯苗指數(shù)不高。
赤霉素對辣椒種子的萌發(fā)表現(xiàn)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但添加赤霉素的處理均能夠提高辣椒的壯苗指數(shù),這與焦德志[4]等在羊草中的研究結果類似。隨著赤霉素濃度的增加,根系直徑小于1mm的根長所占比例增加,在一定范圍內(nèi),根系總長度也會隨赤霉素濃度的增加表現(xiàn)出增加的趨勢。表明當赤霉素達到一定濃度之后會促進根系的縱向發(fā)展,抑制橫向發(fā)展。這與孫寅虎[5]等在澳洲堅果上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合考慮,本試驗中辣椒育苗基質(zhì)中最適宜的赤霉素添加量為0.5g/kg。在最適宜的赤霉素添加情況下,辣椒苗期的各種指標均處于最優(yōu)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滕有德.四川辣椒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及對策思考[J].辣椒雜志,2008(3):1-5.
[2] 張國華, 張艷潔, 叢日晨,等. 赤霉素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 西北植物學報, 2009, 29(2):412-419.
[3] 王欣, 李秀英. 赤霉素在甘薯徐薯23育苗上的應用研究[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 39(5):117-118.
[4] 焦德志, 龔孟, 潘學巖,等. 不同植物激素對羊草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0, 38(3):1188-1190.
[5] 孫寅虎, 李芹, 張光勇,等. 不同赤霉素濃度對澳洲堅果種子萌發(fā)后根系形態(tài)的影響[J]. 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