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帆 馮欣欣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婦外四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腫瘤,早期多數(shù)患者無癥狀,隨著肌瘤逐漸增大,患者逐漸出現(xiàn)子宮出血、疼痛、貧血、白帶增多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手術是治療該病的常用方法。傳統(tǒng)經(jīng)腹子宮全切除術及子宮次全切除術是臨床上主要經(jīng)典術式。切除子宮可能會導致卵巢功能紊亂,影響患者術后性生活質量[2]。不同的術式對患者的影響不同。本研究對比了兩種術式對子宮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和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報道如下。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觀察組 41 157.92±54.21* 70.91±9.52* 17.64±5.42* 4.85±1.02*對照組 41 199.26±48.35 87.35±11.45 29.33±6.31 6.97±1.16
表2 兩組卵巢功能比較()
表2 兩組卵巢功能比較()
注:與術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E2(pg/mL) 185.05±32.39 43.55±6.97*# 184.53±32.01 30.42±4.24*LH(mU/mL) 6.96±1.82 125.08±21.45*# 6.98±1.91 115.66±17.59*FSH(mU/mL) 6.90±1.35 80.18±16.12*# 6.91±1.46 96.21±14.06*
表3 兩組性生活質量比較()
表3 兩組性生活質量比較()
注:與術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性欲 5.18±1.08 6.92±1.21*# 5.14±1.25 5.54±1.01性喚起 10.01±1.56 19.04±1.28* 11.04±1.48 15.04±2.01性交痛 18.04±1.78 27.04±1.68*# 19.04±1.68 19.02±1.91性高潮 11.04±1.65 17.02±2.11* 11.04±1.55 12.04±1.48陰道潤滑度 15.04±1.62 24.02±1.38*# 15.02±1.68 16.04±1.51性滿意度 11.02±2.41 20.01±2.22*# 12.01±2.25 13.02±2.18總分 65.32±9.38 74.65±10.15* 63.54±10.12 66.21±12.48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子宮肌瘤患者8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次全子宮切除術,n=41)和對照組(全子宮切除術,n=41)。其中觀察組年齡34~55歲,平均年齡(40.23±5.51)歲,病程2個月~6年,平均病程(3.68±1.02)年;對照組年齡35~56歲,平均年齡(40.85±5.62)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病程(3.24±0.85)年。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②具有外科手術指征;③藥物治療效果欠佳;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既往腹部手術史;②心、肝、腎等臟器嚴重不全者;③無法耐受手術者;④凝血機制異?;虼嬖谑中g禁忌證。
1.3 手術方法。對照組:行全子宮切除術。主要步驟:患者取仰臥位,全麻后下腹正中做切口,切開、反折子宮膀胱腹膜后游離子宮,并將其全部切除,縫合殘端和盆腔腹膜后關膜。觀察組:行次全子宮切除術。主要步驟:患者取仰臥位,全麻后下腹正中做切口,切除子宮體,消毒宮頸殘端后縫合,重建盆腹膜后關膜。
1.4 觀察指標。圍術期指標:術中出血、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和住院時間;卵巢功能: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性生活質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t或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術期指標比較:觀察組術中出血、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卵巢功能比較:術后6個月兩組E2、LH和FSH水平與術前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E2和LH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F(xiàn)SH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性生活質量比較:術后6個月觀察組性欲、性交痛、陰道潤滑度和性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見良性腫瘤,發(fā)病原因可能與性激素、細胞突變、局部生長因子相互作用有關[3]。該病一般進展緩慢,不易被發(fā)現(xiàn),通常發(fā)現(xiàn)時瘤體已過大,需要通過手術切除[4]。全子宮切除術優(yōu)勢在于對子宮和子宮頸一并切除,但由于宮頸周圍分布重要感覺神經(jīng),雖減少了宮頸癌殘端癌發(fā)生風險,卻影響了性生活質量[5]。次全子宮切除術具有疼痛輕、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勢,且保留了宮頸,減少了對性生活的影響[6]。子宮為卵巢靶器官,具有內(nèi)分泌功能[7]。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出血、手術時間、腸道功能恢復和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表明次全子宮切除術更有助于子宮肌瘤患者的恢復。本研究中術后6個月觀察組E2和LH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F(xiàn)SH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6個月觀察組性欲、性交痛、陰道潤滑度和性滿意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與全子宮切除術相比,次全子宮切除術對子宮肌瘤卵巢功能和性生活質量影響較少,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