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應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生活的舞臺上學習語文,開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潛能。
關鍵詞:語文教學活動;參與式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精神
小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師生關系的改變,學生與教師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搜集資料,走進文本,與文本親切交流,與同學互助合作,參與式的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活動也將與以往不同。這里,筆者就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談幾點看法。
一、
參與式的小學語文教學注重孩子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搜集材料,發(fā)現(xiàn)問題,拓展學習。參與式的語文教學,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搜集資料,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變我要學為我愛學。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我愛你,漢字》中,學生自主找尋漢字的演變史、甲骨文的歷史、書法作品,還有一部分學生自發(fā)組織去街頭去尋找錯別字。學生自主找尋資料,與文本親切對話,與同學交流、合作展示成果。教師充分考慮每個孩子的特點,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
參與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是新世紀的教育主題。教師不只是培養(yǎng)學生聽話,而應該開發(fā)學生的頭腦,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在教授詩歌《詩經·采薇》時,讓學生自由想象遠征戰(zhàn)士歸來時的情景,體會作者分別選擇春天和冬天代表性的自然景物,以景傳情的特點。在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熱情,學生創(chuàng)作出詩歌《致老貓》《北方的冬天》《嬌羞的蘭花》等詩歌。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用手中的筆描繪生活,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讓學生自主找尋問題,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肯定每個孩子的閃光之處,肯定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的習慣,讓學生積極實踐,自主學習。
三、
參與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注重孩子讀書習慣的培養(yǎng)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著的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毙W階段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關鍵期,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學生博覽群書,自己讀;在班級里讀,集體讀;和父母一起讀,親子讀;和老師交流經典,師生讀。在自我讀書中,自己有心靈的體悟;在集體讀中,互相交流,思維碰撞;在親子讀中,與家長共同成長;在師生讀中,與老師同行。從小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養(yǎng)成敏銳的觀察力。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生活中處處都是課堂。讓孩子在學校學習語文,用經典的篇章熏陶、陶冶情操,學會幸福地生活。
四、
參與式的語文教學活動應設計多種多樣的形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參與式的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合作、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競猜游戲等。教師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熱情,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例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25課《伯牙絕弦》。在教學活動中,將全班分為六個學習小組,學生互助合作討論交流,理解詞句,講解文意。如有小組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可以提出來,全班共同商討解決。一、二、三小組為A組,四、五、六小組為B組,展開課堂文言知識競賽。每道測試題的單號題為A組必答題,雙號題為B組必答題,底分均為100分,錯一題扣5分。分值納入小組計分,最后決出優(yōu)勝組。學生集體榮譽感強,喜好競爭,這樣就能讓學生在不自覺中記住許多難以記住的零散的文言詞、重點文言句。語文課本有很多經典篇章,老師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開發(fā)學生的潛能。
五、
參與式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評價應該關注個體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得到鼓舞,樂觀地面對生活。班級里每個孩子成績不同,性格不同,智力也有差距。每個孩子需要老師的關愛就像花朵需要雨露一樣。每個老師要用情去感化學生,用愛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有些孩子缺少關愛,性格內向,他們需要老師的肯定和關愛。每一個個體都有關愛的需要,做孩子的良師益友,讓每個孩子充滿自信,健康快樂的生活。讓孩子成為評價主體,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小組評價、集體評價。學生不是單一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參與者,充分開發(fā)每個孩子的潛能。學生在自我評價中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在肯定中,學生樹立自信;在勇敢面對時,戰(zhàn)勝挫折。教師鼓勵學生全面思考問題,客觀評價,創(chuàng)新思維,開發(fā)潛能。參與式課堂評價關注學生的心理,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的閃光點充分展現(xiàn)。
總之,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追求特色課堂,實現(xiàn)教授知識、健康心態(tài),幸福生活三者融合。在教學中,采用適合小學生接受的新教學方法,讓學校成為學生和老師共同成長的園地,讓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丁朝蓬.新課程評價的理念與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勒玉樂等.新教材將會給教師帶來些什么——談新教材新功能[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張靜,甘肅省蘭州市,蘭州市第八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