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豐富,民眾對自身的氣質要求呈現(xiàn)先顏值、后音值的發(fā)展狀態(tài)。文章探析了音值的概念,總結了播音專業(yè)的基礎理論,并且從得到APP以及微信訂閱號當中的實踐,論證了播音理論及教學社會化推廣的現(xiàn)實性、迫切性與可行性。
【關 ?鍵 ?詞】音值;播音;社會
【作者單位】鄭偉,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播音系。
【中圖分類號】G20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08.027
改革開放40周年,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物質得到了極大的繁榮與發(fā)展,與之對應的是人們在精神層面自我覺醒的不斷加深,對自我的要求不斷增強。過去一直作為一門小眾的語言藝術專業(yè)而存在的播音主持,在今日也煥發(fā)了新的活力,有了社會化推廣的可能。
一、音值的概念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給人以敏于行而訥于言的印象,不善言談,是許多國人的共性。而這樣的特征在他人看來,往往并不是一個缺點,相反,人們用沉穩(wěn)、忠厚和樸實等褒義的詞匯去贊揚他們。古人對太善于言辭的人反而會抱以戒心,認為這是不夠成熟或不夠嚴肅的表現(xiàn)。
在傳統(tǒng)社會,敏于行而訥于言自有其成因,并有其現(xiàn)實的社會意義。因為與當下相比,傳統(tǒng)社會的特點是熟人社會,一個人一生的行動半徑也許只有幾公里。在這樣的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的識別成本極低,往往幾代人互有往來,并交織成網,人人知根知底,家家熟門熟路,這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并不附帶太多陌生人社交的成分。同時,在傳統(tǒng)社會,人們亦可通過書信往來,以文字為媒介,謹慎而縝密地闡釋自己并抒發(fā)情感。在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歷史時期,口才過分敏捷、社交過于活躍的民間人士,反而容易引起民間流言,煽動樸實民眾,這是封建王朝統(tǒng)治階級所不愿看到的。
然而,時過境遷,改革開放已四十年,中國的經濟、科技和文化都在迅猛發(fā)展。當今,社會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已經從過去的熟人社會進入陌生人社會。我們每日需要打交道的人,諸多都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比如,賣早點的師傅、送快遞的小哥和網約車的司機……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只有和更多的人進行溝通和協(xié)作,我們才能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更高效地完成更多的事情。只有得到大多數(shù)陌生人在協(xié)同中的認可,我們才能夠在城市當中立足。人們在與陌生人溝通和交流中發(fā)現(xiàn),語言表達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它愈發(fā)成為我們在這個陌生人社會中的核心競爭力。
每天,我們其實都在用聲音進行判斷和被判斷,今日陌生人之間的初次溝通往往通過現(xiàn)代通信設備,無論是電話,還是微信語音,我們都在第一時間用聲音與別人溝通。通過對方的聲音、談吐,我們在潛移默化之間已經判別了這個人的特點。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語言能力已經成為城市商業(yè)中人的必備素養(yǎng),成為任何場合人們初次見面的有力保障。從審美的角度而言,在今日,隨著經濟的繁榮發(fā)展,人們自我意識不斷覺醒,大量修圖軟件開始盛行。回望幾十年前許多人家中甚至難覓一面銅鏡,很多人一生對自身形象也不自知。隨著人們物質生活不斷改善,人們在精神領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覺醒,中國人已經到了有史以來最重視自己顏值的時代。而這種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也使得人們對組成自己氣質的各個方面都開始了全方位的審視。聲音是在外形之后人們尋求改善的另外一個部分。
從播音主持類專業(yè)報名的火爆,我們可以管窺年輕人對聲音藝術的向往。當下,誦讀類活動與誦讀類節(jié)目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開展,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人們對聲音審美的覺醒。在“顏值”這個詞在中國廣泛應用的今天,“音值”的概念也在逐漸被推廣,被認可。
二、播音的技巧
播音主持專業(yè)自在中國開辦以來,已經形成了本科、雙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完整學科建制,其核心理論已成型,并在不斷發(fā)展完善當中。播音主持專業(yè)以《播音學概論》《播音發(fā)聲學》《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為基石的格局一直未有改變。語言表達技巧作為一種人文藝術規(guī)律性的總結,也并未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而發(fā)生顯著變化,而是維持著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種穩(wěn)定狀態(tài)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也應該會保持下去。
除去播音本科專業(yè)大三、大四的業(yè)務實操課程,播音主持專業(yè)的核心理論主要圍繞語音發(fā)聲與創(chuàng)作表達這兩大命題展開。語音發(fā)聲又可細分為普通話語音與科學用聲這兩大概念。普通話語音主要是一門對漢語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和語流音變等語音要素進行研究的學科,致力于將學員的普通話水平提升至標準、清晰和流暢的水平??茖W用聲主要是一門對人們的發(fā)聲器官和呼吸方式有效調度并進行研究的學科,包括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鳴控制和聲音彈性等,致力于將學員在播音時候的用聲提升到最科學合理的層面?!捌胀ㄔ捳Z音”與“科學用聲”的概念基本來自語言學或語音學的定量研究當中,其本身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在播音本科的大一階段,學生主要學習的就是這兩門學科。
創(chuàng)作表達主要可以分為情景再現(xiàn)、內在語和對象感這三個內部技巧,以及停連、重音、語氣和節(jié)奏這四個外部技巧,被簡稱為“內三外四”。這些概念是由老一輩播音教育家根據(jù)蘇聯(lián)的播音理論、斯坦尼的表演體系,以及老一輩播音員的經驗總結和梨園行老藝人們的口傳心授總結而來。“語言表達,幽眇難之”,這些總結雖然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與經驗性,但是對我們當下認知語言藝術,進行表達練習,有著重要的實用價值與指導意義。這也是播音主持本科專業(yè)大二階段主要學習的理論與實踐課程。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基礎理論在數(shù)十年教學實踐當中,已經頗有成效,為各級各類媒體培養(yǎng)了大量播音主持人。這套教學體系已經成為播音主持人培養(yǎng)的標準與范式。
如果說在過去,字音清晰、聲音動聽和表達流暢,還只是一項專業(yè)化的小眾技能,只在播音主持的教育殿堂當中小范圍存在的話,那么,現(xiàn)在,人們讓自己擁有更美好的聲音這件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將播音主持專業(yè)性的知識技能向全社會傳播,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經濟價值。
三、在播音社會化推廣方面的實踐
在將播音主持專業(yè)性技能進行社會化推廣這項事業(yè)上,筆者做了較多嘗試,其中的一些也有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效益。
在目前線上知識付費如火如荼開展的局面之下,聲音類課程成為線上知識付費領域的一大熱點。2017年5月,筆者與當下國內知識付費最大的平臺之一——羅輯思維得到APP進行合作。課程前期策劃的核心要義便是如何將播音主持專業(yè)的基礎知識對接到線上課程當中。在課程前期,我們開展了一個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線上調查,調查的范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調查人數(shù)為1000人,調查內容是“您對語言類課程有哪些需求”,需求選項包括普通話語音、科學發(fā)聲、演講辯論和朗讀朗誦等。
調查統(tǒng)計結果顯示,78.4%的用戶對普通話語音以及科學發(fā)聲這兩個方面需求最大,其余用戶的需求集中在公開的演講、辯論、朗誦和說話的訴求上。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需求直接對應著播音本科教學當中大一的語音發(fā)聲。筆者將語音發(fā)聲相關內容進行了進一步濃縮與精煉,并且用盡量貼近非專業(yè)人員的平實話語樣式進行表達,歷時一個月,錄制完成了8講,總時長一個多小時的課程,命名為《怎樣讓你的聲音更有魅力》。這門課在得到APP精品課系列當中進行銷售,這也是得到APP第一門精品課。在課程上線當天,將近2萬人進行了購買和學習。時至今日,這門課的購買人數(shù)達到242459人,總銷售額將近400萬元人民幣。目前,《怎樣讓你的聲音更有魅力》這門精品課在得到APP當中銷量排名第三,超過了許多經濟金融類課程,社會人員對聲音類課程的需求之大,可見一斑。
一門如此細分的課程能夠獲得如此大的銷量和社會影響力,充分說明了播音專業(yè)技巧是具有社會推廣普適性的。
從2014年6月開始,筆者獨立運行了一個朗讀類訂閱號“鄭老師的話”,訂閱號的主要功能是每日進行朗讀的范讀以及字音的范讀,每日更新,時至今日已經運行4年有余。在這個訂閱號當中,筆者大力提倡“音值”概念,并且總結出朗讀是改善我們聲音氣質的最佳途徑。首先,朗讀稿件本身都是書面語,有價值的朗讀稿件往往都是書面語中的經典文本,對它們的誦讀,將會使我們的語言更規(guī)整、措辭更優(yōu)美和句法更雅致。經典文本是我們積累語言素材的最好來源。其次,朗讀講究情聲氣合一。一篇朗讀稿件往往有著較完整的情感、較夸張的表達,這些都可以反復訓練我們對語言的駕馭和分寸的拿捏,讓我們在日常表達當中如魚得水。再次,多聽朗讀范讀,多練習朗讀作品,會在潛移默化中使練習者對難點音進行練習,可以改善大多數(shù)人的鄉(xiāng)音,讓練習者的語音更為標準。最后,朗讀可以大幅提升我們的審美品位,進而提升我們的整體氣質。在這樣的理念關照之下,越來越多熱愛語言表達的朋友們聚合到這個訂閱號之中。目前,“鄭老師的話”訂閱人數(shù)已經突破了16萬人,并且建立了以“鄭老師語言表達交流群”為稱號的共487個微信百人群。將近5萬人每日在這些微信群當中進行播音主持內容的早讀與夜讀。這顯示了朗讀在當下的強大群眾基礎,以及群眾對改善音值的迫切需求。如果說筆者在得到APP的課程《怎樣讓你的聲音更有魅力》是基于語音發(fā)聲理論的話,那么,微信訂閱號“鄭老師的話”則是基于創(chuàng)作表達的理論基礎。
當下,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之后,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播音主持專業(yè)可以填補人民群眾精神需求的內容就是其核心理論——語音發(fā)聲與創(chuàng)作表達。筆者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這是最受廣大群友喜愛的課程。當下,如何將中國播音學理論更接地氣、更形象和更合理地推廣給社會各界,已經成為播音主持專業(yè)從業(yè)教師需要探討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姚喜雙. 播音主持概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張頌. 播音創(chuàng)作基礎(第3版)[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1.
[3]徐恒. 播音發(fā)聲學[M]. 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