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慧君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相對較弱,習作教學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教師應該重視習作教學策略的選擇。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隨文練筆是很多教師都會用到的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常用的習作教學手段,由于其具有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且緊隨閱讀教學等優(yōu)點,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得到很好的應用。隨文練筆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語文課程內容的學習,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思維和寫作習慣,對學生寫作質量和習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關鍵詞]小學語文;隨筆練筆;習作教學
“隨文練筆”是以語文課文作為寫作材料,把語言形式的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訓練方式。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效應用,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方法,實現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訓練,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寫作習慣,為學生未來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精心設計,讓隨文練筆更有效
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需要語文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組織與引導職能,設計更加完善的習作教學方案,實現語文教學與習作教學的有效銜接,讓學生通過讀寫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語文課程中的課文內容,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對此,教師必須對隨文練筆的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在教學之前要認真?zhèn)湔n,找到語文文本中情感點與寫作方法的最佳結合點,找準隨文練筆的結合點,便于學生對語文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反思,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引導學生進行讀寫結合,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表達方法的領悟。如在小學語文《山中訪友》的教學中,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感知和領悟作者對山中“朋友”的深厚情誼,文章想象力比較豐富,對感情的描繪生動而具體,文章的很多細節(jié)都值得學生進行仿寫、感悟和揣摩。文章中關于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應用非常多,關于聯想和想象的描繪值得學生仔細品讀和體驗。在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校園中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進行寫作練筆,嘗試通過各種修辭方法進行表達,也可以有效融入個人的想象或情感,這樣的隨文練筆效果才會更加高效。
二、創(chuàng)新形式,讓隨文練筆更有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隨文練筆是很多語文教師都會用到的教學方法,但是,有的教師在開展隨文練筆的教學時,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上的落后,師生關系相對緊張,很多學生對隨文練筆教學并不敢興趣,隨文練筆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對此,在開展隨文練筆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倡導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隨文練筆的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語文習作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隨文練筆的寫作興趣。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教師可以嘗試將隨文練筆與多媒體教學結合起來,借助PPT等教學手段,將在課堂上需要講解的重點內容,以及學生隨文練筆的目標、內容等,進行生動、形象、具體的展現,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和情感體驗上的沖擊,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隨文練筆的興趣和參與熱情。為了讓學生對寫作對象有更加直觀的觀察、想象和聯想,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和FLASH動畫等對描寫對象進行展現,將學生的寫作思維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實現寫作思維的有效發(fā)展,同時,也會讓隨文練筆更加有趣,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熱情。
三、科學布置,讓隨文練筆再拓展
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強調的是以語文教材為依托,做好教學拓展和延伸工作,對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和習作水平進行培養(yǎng)。對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進行科學的布置和安排,明確隨文練筆的習作教學目標,避免隨文練筆和習作教學的隨意性,實現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有效拓展,提高習作教學的效率。小學生的理性思維發(fā)展相對滯后,感性思維則相對豐富和直接,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時,要多結合課文教學內容,從學生身邊搜集隨文練筆的寫作素材和方向,有效拓展隨文練筆和習作教學,減少在寫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思維障礙,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讓習作教學更加有效。如在小學語文《拉薩的天空》的教學之后,教師安排的隨文練筆內容,可以直接以學生家鄉(xiāng)的天空作為練筆的對象,即便家鄉(xiāng)的天空與拉薩的天空存在很大的區(qū)別,但只要學生能夠融入自己的觀察、思考、體驗和想象,就一定能夠寫出自己的東西,實現語文知識和寫作思維的有效遷移,再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一定可以讓學生“文思如泉涌”,有效克服各種寫作思維障礙,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收到很好的習作教學效果。
四、專題練習,讓隨文練筆再提升
專題練習,是保障隨文練筆教學效果的基本途徑。心理學研究表明,記憶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及時練習,就很容易被遺忘,學習之后進行及時的記憶和練習非常重要。隨文練筆的方式很多,常見的有寫法遷移、想象補文本空白、文尾續(xù)寫、改寫、擴寫、讀后感等,隨文練筆的內容可以根據文本情境來設計,也可以拓展文本外的內容。無論采取什么樣的隨文練筆教學形式,為了提升教學成效,教師可以緊緊圍繞單元教學內容的文本特點,或者將文學特征相似的文章整合在一起,開展專題性的習作教學,有針對性地發(fā)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如在學習了《三亞落日》《煙臺的海》《記金華的雙龍洞》這三篇課文后,教師可以將文章中值得學生仿寫的句子整理出來,讓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仿寫,如“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壯麗的舞臺……”“夕陽也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與天的邊緣……”針對這些語句,教師可以安排排比、比擬的專題練習,通過這樣的專題練習方式,可以增強習作教學的針對性,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累更多的好詞、好句,在語文學習的橫向對比和縱向聯系中溫故知新、學以致用,最終實現語文寫作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五、注重評改,讓隨文練筆更完善
在隨文練筆的最后,教師還要重視練筆的評改工作,以便及時發(fā)現學生在隨文練筆寫作中出現的用字和用詞錯誤,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寫作思維的發(fā)展。如何有效評改,關鍵是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評改理念,看學生的隨文練筆是否遷移了寫法,是否表達了自己要突出的情感,不能僅僅將隨文練筆的評改停留在語句是否通順、語言是否優(yōu)美等表面環(huán)節(jié),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讀寫能力進行更加有效的培養(yǎng)。同時,在進行隨文練筆評改時,教師要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相互評價、相互借鑒,能夠在相互對比中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此外,在課堂評改的形式上,教師要轉變以往“高高在上”的權威姿態(tài),可讓學生在教室中間圍成一個圓形,教師坐在圓形中間,為學生進行講解。對于優(yōu)秀的習作作品,教師可以讓學生到中間進行朗讀,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師生關系和課堂環(huán)境的和諧,又能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自信心的提升。
總之,隨文練筆驅動下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能夠實現對語文傳統習作教學模式的有效創(chuàng)新,轉變“以教為主”的傳統習作模式,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寫作上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促進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學、讀、思、寫的有機結合,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寫作思維和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加快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語文教師要積極選取課文之材,引導學生仿寫優(yōu)美詞句、續(xù)寫課文故事,為學生未來的寫作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旭微.讓小練筆發(fā)揮大功能——小練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語文天地,2016,(15).
[2]趙春松.讓“隨文練筆”行走于語文課堂[J].西藏教育,2016,(03).
[3]任祥鐵.隨文練筆 練出習作中的精彩——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02).
[4]邢黎霞.善于思考 精于表達——淺論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5).
[5]雷晨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探究[J].學周刊,2017,(17) .
[6]張燕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觀察法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 2017,(02).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