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高中物理,其同初中階段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很多高中學生在進行高中物理學習時往往因為對其中的物理概念理解不清楚,造成在解題過程中無法有效的利用概念知識,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等都有較大的影響。對此,高中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實驗情景和演示實驗等方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高中物理知識中的概念,提高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掌握。
關鍵詞:高中物理;概念教學;課堂教學
高中物理一般情況下被認為是高中比較難學的一門科目,加上高中物理中的概念和公式較多,很多概念較為抽象,使得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加上高中本身的教學科目較多,如何提高學生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是當前高中物理課程開展的重點內(nèi)容。本文介紹的概念教學模式,其通過概念解讀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高中物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 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對于物理教學工作來說,其主要包括物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等內(nèi)容,其中的物理概念包括了物理規(guī)律以及相關理論等。對于高中物理教學來說,概念的教學工作對整個高中物理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學習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分析的基礎,通過物理概念的學習和掌握,學生才能夠通過這些寫內(nèi)容對相關的物理問題進行推理和判斷。此外,對于高中物理的很多公式,其是根據(jù)相關的物理概念推導而來,像電動勢概念,這一概念的內(nèi)容較為抽象,同時也是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難點,在對非靜電力做功中的能量求取時,其涉及了內(nèi)外電路和電阻等,若不能夠?qū)@一概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其他的物理問題基本上很難理解和解決。
二、 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概念簡介
高中物理教學工作在當前的高中教學中一直是難點和重點,對于很多普通高中學生來說,其在進行高中物理學習時的難度就像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山。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學習任務,在這一過程中,其首先需要對物理概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高中物理教學大綱中對物理概念的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框架的構(gòu)建時需要將高中物理概念作為基礎,教師則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物理概念學習和物理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
三、 高中物理教學中概念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
(一) 實驗情景教學方法引入物理概念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是新課改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這一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實驗以自身生動形象的特點吸引學生,同時教師在進行實驗演示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盡可能地引入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nèi)容,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像在進行《超重和失重》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簡單的模擬實驗,教師用一個紙條吊住一個鉤碼,然后讓學生思考如何在不觸碰鉤碼的同時將紙條弄斷,學生的回答包括向上用力拽紙條的另一端或者向下用力,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目的,但應用的物理原理卻不同。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彈簧測力計對紙條進行勻速向上和變速向上運動等,讓學生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教學概念。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學生對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能夠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二) 通過實驗演示降低概念學習難度
高中物理中的很多概念是抽象性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其難以有效的理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計更加形象生動的實驗,通過這些實驗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生加深對這些物理概念知識的理解。像在進行電源內(nèi)電阻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相關實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概念。由于在初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將電池認為是理想狀態(tài),在進行初次學習時學生的內(nèi)電阻觀念很難轉(zhuǎn)變,教師可以通過實驗實際并請同學親身參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內(nèi)電阻問題。設計如下圖的兩個電路,通過對兩組實驗的電壓表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同學們會輕易地發(fā)現(xiàn)兩個電壓數(shù)據(jù)的差異,教師可以通過這一實驗讓學生思考,兩個電路設計都是對電源電壓的測試,但是為什么兩個電路測試的電池電壓數(shù)據(jù)不同,兩個測試方法之間的差異又是什么呢。學生通過討論和思考往往能夠獨自認識到電源本身存在的電阻,這樣才能夠更好地解釋兩個電路之間存在的差異性。
(三) 通過系統(tǒng)化的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物理概念
對于高中物理概念的學習,首先是記憶,想要學好高中物理課程,首先需要對所有的高中物理概念進行記憶,這也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特別是對于教材中的物理規(guī)律和公示等,需要對其進行深刻的記憶。但在對這些知識進行記憶的過程中并不單純的是死記硬背,而是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這些物理知識進行記憶,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然后是對高中物理知識的累積,在對高中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等記憶完成之后,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累積,常用的方法是通過教師課堂上的例題講解等掌握如何運用這些物理概念和知識。由于高中物理習題大部分會涉及好多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等,在對這些問題解決時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框架,而這一框架的構(gòu)建工作確是通過時間累計完成的。在累積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將教師課堂上講解的例題進行全面的吸收和轉(zhuǎn)化,同時還需要做到舉一反三。最后則是對物理概念知識等的綜合。高中物理教學中采用的是章節(jié)教學,但這些章節(jié)之間的知識點相互之間存在著較大的關聯(lián),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借鑒學習和掌握,但同時對于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差異性還需要進行詳細的對比,做好相關的筆記。像在對物理公式和概念進行記錄時,需要將每一次記錄的新公式和概念同之前的內(nèi)容進行對比,尋找相互之間的異同點。
四、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物理教學,教師需要加強對物理概念的重視,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知識,增強概念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讓學生多多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張立亭.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探討[J].學周刊,2018(21):92-93.
[2]梁國洲.高中物理概念形成教學模式的運用[N].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6):78-80.
[3]劉海林.高中物理概念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0):56-59.
作者簡介:常艷茹,二級教師,山東省濟寧市,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qū)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