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習離不開內(nèi)動力,學生只有“想學”才能學好。英語教學中,如何使“想學”成為學生的內(nèi)動力呢?我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踐:一是培養(yǎng)情感、提升魅力,喚起學生“想學”的意識;二是注重賞識、體驗成功,鞏固學生“想學”的動機;三是多種形式激趣,助推學生“想學”的動力。
關(guān)鍵詞:“想學”;內(nèi)動力;學習英語
語言學家利特爾伍德認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與人類每個其他領(lǐng)域的學習一樣,動機是關(guān)鍵的動力。所以,英語教學中,筆者認為:“想學”是學生學好英語的內(nèi)動力。教學中,筆者從以下三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想學”內(nèi)動力。
一、 培養(yǎng)情感、提升魅力,喚起學生“想學”的意識
(一) 培養(yǎng)情感,構(gòu)建積極和諧師生關(guān)系
“親其師而信其道”闡明了“親師、愛師”的情感利于學生學習的道理。在新課改前提下,提倡合作、互動的教學,英語教師應當注重感情投入,構(gòu)建積極、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關(guān)愛學生,學生便親近教師,這就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它會對教學產(chǎn)生正效應:教師教學關(guān)愛學生、充滿熱情、講究方法——學生學習主動——學習成績提高——教師倍受鼓舞、教學精益求精,反之則形成負效應。常在正效應氛圍下,英語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學生自然會“想學”好這門學科。
(二) 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人格魅力
教師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質(zhì)、業(yè)務能力、人格魅力是培養(yǎng)學生“親其師,信其言”的法寶。一名具有“敬業(yè)心、慈愛心、品德高尚、業(yè)務精良”的老師,學生定會喜歡他和他所教的學科。
二、 注重賞識、體驗成功,鞏固學生“想學”的動機
陶行知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學生和解放學生。要做到這點,首先要賞識學生。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表揚的話,都會為學生加油助威。一次課上,我給出invite、prepare等詞,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用法。其中,一位課上從不發(fā)言且成績不佳的男生,怯怯地說出invite sb to do sth。我迅速回應:“某某同學Very good!”只見男生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第二天,他竟舉手復述昨天學習的“dialogue”。我知道是那一句“Very good !”讓他明白了“我能行?!币痪洳唤?jīng)意的表揚竟有這般功效,是賞識培養(yǎng)了孩子信心、增強孩子勇氣。試想有了信心與勇氣的孩子又怎么不“想學”呢?其次,讓學生體驗成功。成功教育最大好處在于它改變學生消極的自我觀念和自我形象,增強學生自信心。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力量。這力量會給學生送去“想學”動力。學生初學英語都興趣盎然,但隨著時間推移、知識容量增多、學習難度加大,有的學生學習內(nèi)動力開始減退,有的學生甚至完全喪失動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創(chuàng)造機會,如開展講故事活動、試講知識點、虛擬對話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多展示自我,讓學生多體驗成功。
三、 多種形式激趣,助推學生“想學”的動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痹跇穼W的狀態(tài)下,學生思維最活躍,學習動力強勁,學習效果也最明顯。
(一) 靈活運用各種教具
心理學研究表明,讓人識別一種東西所用的方法不同,所需的時間也不同。如:語言描述需2.8秒,線條圖畫需1.5秒,黑白照片需1.2秒,彩色照片需0.9秒,直接觀看物體的原狀只需0.4秒。這些數(shù)字表明,越接近實物的原狀,人的感官接收信號所花的時間就越少,信息傳輸速度也就越快。這種心理學感官原理用于語言教學中,即所謂的直觀教學。直觀教學不僅能給學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也能很快形成正確概念,以便牢牢記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實物,特別是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組織教學,會更加形象逼真,印象深刻。教師用此方式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且能按要求準確操練,不知不覺地記住了所學單詞。如教學人體時,教師請學生到講臺前,指著自己身體的部位,讓學生學習相應的單詞。
(二) 創(chuàng)設(shè)情景,把課堂變成口語交際的舞臺
語言學習重在運用,英語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景,善于將課堂變成口語交際的舞臺。如:在上對話或故事時,教師可把課本中對話、角色分配給學生,先教會他們讀,之后讓他們回家準備,第二天上課要他們把自己體會到的動作、表情,用相應道具表演出來。這樣讓學生在學中演,在演中學,教師及時總結(jié)知識重點,學生在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下,輕松愉快地學習,達到教學目的,也增強他們“想學”的動機。
(三) 善于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
幽默、風趣的語言能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mad”這個單詞時,筆者說:“你的dad很bad嗎?”學生爭搶著回答說:“No.”那他現(xiàn)在sad嗎?學生又爭搶著回答說:“No.”“那他現(xiàn)在mad嗎?”有個同學大聲說:“Yes.”他辯解道:“老師,這個單詞總該是說好的方面吧!”我笑著翻譯道:“你的爸爸瘋了?”同學們一聽,哄堂大笑。簡單的一句笑話,讓同學們情緒高昂、學習熱情高漲。這樣的課堂教學,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他們怎么會不“想學”呢。
(四) 指導巧記
要學好一種語言,單詞是關(guān)鍵。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單詞,有助于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掌握的單詞越多,學習語言的效果肯定會越好。單詞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部分學生因為記不住單詞,而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了讓學生擺脫這種困境,我讓學生在平常學習中積累相似的單詞,如:
all-ball-call-hall-tall-fall-wall-small,
ear-hear-fear-near-tear-dear-spear-appear-clear-beard,
eat-meat-beat-heat-cheat-treat,等等的。通過這種巧記的方式,提高了學生記單詞的效率,增添了“想學”的動力。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要讓“想學”,成為學生永不枯竭的內(nèi)動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快樂、自信地學習,從而將學生引上英語學習的坦途。
參考文獻:
[1]盧勤.告訴孩子,你真棒[J].文學少年:小學生的朋友,2005(1):52.
[2]劉芳.教育觀念的轉(zhuǎn)變與更新[M].中國和平出版社,2000.
[3]陳旭遠.中小學教師視野中的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學習導引[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陳文華,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順昌縣鄭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