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陽,杜 江
(貴陽中醫(yī)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2)
柿葉為柿科柿屬植物柿(DiospyroskakiThunb.)的新鮮或干燥葉,在我國分布廣泛,作為藥用植物具有悠久的歷史,始載于《滇南本草》[1],《本草再新》中記載其具有治療咳嗽吐血、止渴生津之功效。柿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蘆丁以及鐵、鋅、鈣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多功能營養(yǎng)成分,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柿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強心、鎮(zhèn)咳止血、改善血管通透性等多種醫(yī)療保健功能[2]。黃酮作為柿葉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抗菌、抗腫瘤、止血、調(diào)血脂、改善微循環(huán)等藥理作用[3-5],藥用價值高,開發(fā)前景樂觀。目前,國內(nèi)對柿葉中總黃酮的研究報道頗多,但提取工藝不盡相同,也沒有進行深入探討和比較。因此,本實驗對柿葉有效部位總黃酮的提取純化工藝進行系統(tǒng)研究,為柿葉的開發(fā)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
島津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二極管陣列檢測器,LC-20A色譜工作站);電子天平(ME204E/02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冷凍干燥機(LGS-18,北京松源華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RE-52A,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
山柰酚對照品(批號:110861-201310)、槲皮素對照品(批號:100081-200907),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色譜甲醇;色譜乙腈;磷酸(分析純);純凈水等。
2.1.1 色譜條件 在文獻[6]基礎上調(diào)整,色譜柱:Agilent SB-C18色譜柱(4.6 mm×250 mm,5 μm)和保護柱,流動相為甲醇-0.2%磷酸水溶液(55∶45),檢測波長360 nm,柱溫35 ℃,流速1 mL/min。
圖1 對照品(A)和樣品(B)色譜(1.槲皮素;2.山柰酚)
2.1.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適量槲皮素、山柰酚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槲皮素51.1 μg、山柰酚48.8 μg的溶液,即得。
2.1.3 標準曲線繪制 分別將對照品溶液稀釋1、1.25、2、10、25、50倍,進樣10 μL,記錄峰面積。以對照品溶液濃度(μg/mL)為橫坐標X,以峰面積為縱坐標Y進行線性回歸。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回歸方程分別為:Y=42628X-11233,r=0.9999;Y=42486X-13625,r=0.9999。結(jié)果表明:槲皮素濃度在1.02~51.1 μg/mL范圍內(nèi),山柰酚濃度在0.976~48.8 μg/mL范圍內(nèi)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見圖2、圖3。
圖2 槲皮素的標準曲線
圖3 山柰酚的標準曲線
2.1.4 供試品溶液制備 (1)藥材總黃酮含量測定。取0.5 g柿葉粉末,精密稱定,加50 mL甲醇,稱重,超聲處理60 min,放冷并補足損失的重量,離心,精密吸取上清液10 mL,加甲醇-25%鹽酸(2∶1)15 mL,加熱回流30 min,放冷,轉(zhuǎn)移至50 mL量瓶,加甲醇至刻度,濾過,取續(xù)濾液20 μL進樣測定,柿葉總黃酮含量為0.43%??傸S酮含量=(A1+11233)/(42628×2000)+(A2+13625)/(42628×2000),A1:樣品槲皮素峰面積,A2:樣品山柰酚峰面積。
(2)提取物總黃酮含量測定。精密稱定樣品0.1 g,加甲醇:25%鹽酸溶液(2∶1)15 mL,加熱回流30 min,冷卻,轉(zhuǎn)移至50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總黃酮含量計算公式同上。
2.2.1 提取溶劑考察 稱取20 g柿葉粉末5份,分別加入15倍量的0、30、50、75、95%的乙醇水溶液,加熱回流2次,每次1.5 h,合并濾液,干燥得總黃酮粗提物,75%乙醇提取的黃酮純度、得率較高,故選擇75%乙醇為提取溶劑。結(jié)果見表1。
總黃酮得率=(提取物中總黃酮的質(zhì)量/原料的質(zhì)量)×100,粗提物中總黃酮純度(提取物中總黃酮的質(zhì)量/粗提物的質(zhì)量)×100,后續(xù)實驗中柿葉總黃酮得率及粗提物總黃酮純度也按此法計算。
表1 提取溶劑考察結(jié)果 (%)
2.2.2 物料比考察 稱取20 g柿葉粉末4份,分別加入8、10、15、20倍量的75%乙醇溶液,其他操作同“2.2.1”,綜合黃酮純度、得率及提取成本考慮,選擇15倍量。結(jié)果見表2。
表2 提取溶劑考察結(jié)果
2.2.3 提取時間考察 稱取20 g柿葉粉末3份,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溶液,分別加熱回流0.5、1、1.5 h,其他操作同“2.2.1”項,提取1 h時黃酮純度、得率最高,故選擇1 h為提取時間。結(jié)果見表3。
表3 提取時間、次數(shù)的考察結(jié)果
2.2.4 提取次數(shù)考察 稱取20 g柿葉粉末,加入15倍量的75%乙醇,加熱回流3次,每次1 h,分別干燥濾液,稱定3份浸膏的質(zhì)量,綜合考慮浸膏質(zhì)量、黃酮純度及成本,選擇提取2次。結(jié)果見表3。
2.3.1 總黃酮粗提物制備 稱取柿葉粉末40 g,加入15倍量75%乙醇,加熱回流2次,每次1 h,抽濾,合并濾液,濃縮,冷凍干燥成浸膏,備用。
2.3.2 純化工藝比較 (1)酸水解法。取浸膏1 g,精密稱定,加入50 mL的水解液,水浴水解1 h(80 ℃,磁力攪拌),離心,沉淀用水洗滌,收集上清液,干燥。5%硫酸水解液純化的黃酮純度及得率最高。結(jié)果見表4。
表4 水解液對黃酮純化工藝的影響結(jié)果
(2)萃取法。取浸膏1 g,精密稱定,加入15 mL水成混懸液,依次用1倍量石油醚、2倍量乙酸乙酯萃取6次,合并乙酸乙酯層,干燥,得浸膏0.24 g,黃酮純度為12.6%。
(3)大孔樹脂法。大孔吸附樹脂預處理后,濕法裝柱,取1 g浸膏,精密稱定,用蒸餾水配制成濃度為3 mg/mL的溶液上柱,去離子水洗至流出液無色,依次按10、50、75%乙醇以1 BV/h流速洗脫,收集,干燥,計算浸膏質(zhì)量及黃酮純度。結(jié)果見表5。
表5 洗脫液對黃酮純化工藝的影響結(jié)果 (%)
黃酮類化合物主要以苷類的形式存在,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黃酮苷一般可溶于熱水、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用乙醇提取黃酮類化合物是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方法[7-8]。柿葉總黃酮的提取方法較多,如林國榮等[9]采用水提法,固液比1∶10,溫度75 ℃,提取時間2 h;吉俊生等[10]采用濃度為70%乙醇提取,料液比1∶10,提取時間為1 h,提取2次;楊露等[11]采用超聲法提取,以40倍量的40%乙醇為溶劑,在60 ℃下超聲50 min。盡管提取方法多樣,但黃酮純度及得率并不高。
本實驗在此基礎上研究了柿葉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采用單因素試驗考察了提取所用溶劑、物料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確定了最優(yōu)條件為15倍量的75%乙醇加熱回流2次,每次1 h。在柿葉總黃酮純化工藝研究中,分別采用了萃取法、酸水解法、大孔樹脂純化法,發(fā)現(xiàn)依次用1倍量石油醚、2倍量乙酸乙酯分別萃取6次精制后的黃酮純度為12.6%,回收率在95%以上。萃取法與其他方法相比工藝簡單,成本低,效率較高,實用性較強。
柿葉為民間常用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其藥用價值和保健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柿葉的研究多側(cè)重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對藥理藥效、制劑制備及其臨床應用的深入挖掘甚少。今后應注重加強柿葉制劑的研發(fā)和臨床應用的開發(fā),尤其在研究較為成熟的心腦血管疾病領域開發(fā)出療效顯著的柿葉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