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芬
摘? 要: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審美教育,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陶冶學生情操以及審美能力,是人類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方式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標志。目前,在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關鍵問題也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以及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 音樂教育? 審美教育
引言
審美教育即美感教育,是人類前進的標志,是在新課改背景下打造素質教育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是一種與美的藝術緊密結合的教育。激發(fā)人類的靈魂深層的情感觸發(fā)。但是人們在進行音樂教育時往往不能充分利用審美教育的功能,而作為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把音樂教育中的審美功能充分激發(fā)并較好地應用。
一、加強訓練學生技能以加強學生審美欣賞興趣
音樂教學工作的內容應該是加強訓練學生的音樂技能,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興趣的基本條件,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比較喜歡在課堂中加入有節(jié)奏的音樂訓練,鑒于此,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在課堂中加強訓練音樂技能,同時還應該注意每個學生自身的情緒以及各自的發(fā)展的特點,鼓勵學生學會在伴奏下聽音樂。
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利用身體部位的響聲來作為伴奏聲等。另外,老師要根據(jù)所具備的實際條件,有條件的為學生提供打擊樂器,如三角鐵、碰玲以及響板等,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充分利用自身已經(jīng)具備的音樂學習工具,如鋼筆、文具尺以及鉛筆盒等,進行打擊學習,協(xié)助他們充分認識到這些工具與樂器之間在音色上的區(qū)別,在學生努力學習以及練習后,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以及基礎后,協(xié)助學生進行分組表演練習,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把握演奏技巧,繼而產生濃厚的音樂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帶著興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更多的技巧并鞏固,應當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老師要積極發(fā)揮其導師的作用,幫助并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并顯著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運用游戲教學
將游戲和音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音樂游戲,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音樂教學,這樣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更加的放松預約,有助于加強學生的音樂記憶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審美能力,全面提升學生音樂能力。另外,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表現(xiàn)以及體驗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游戲,通過游戲這一媒介,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對事物有更為全面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學生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利用游戲場景進行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主動性以及積極性,在實際課堂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游戲教學設計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教師可以利用簡單的學具、教具來幫助學生辨別音樂,如利用玻璃杯、紙、易拉罐、礦泉水瓶、鉛筆等幫助學生辨別音的強弱、長短與高低,也可以鼓勵學生用手頭的工具為音樂伴奏,這不僅能夠小學生探究的好奇心,也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不自覺的投入到音樂學習活動中來。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留心生活、關注生活,充分的感知生活與音樂之間的關系,主動的在生活中尋找音樂,將音樂應用在生活中。
在進行音樂教學之前,引導學生練習模仿操,在可樂片中放入豆子,制作簡易的沙錘,此時老師要做好引導學生進行有規(guī)律的甩動,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幫助學生音樂的形式并不是單一的唱歌,音樂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
三、利用生活中的內容,加強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的興趣
國家新出臺的《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努力提升學生的音樂教學參與度,幫助并引導學生進入音樂世界,達到音樂審美教育的目的,所以,在小學生音樂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尊重此階段內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并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其認知特點的音樂教學,這樣才能構建得到一個氣氛活躍的小學音樂教學課堂,學生會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當中,且充滿樂趣。
在三年級中開展音樂教學,應該要考慮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及較長的篇幅,在此階段進行教學,老師應當注意迎合學生的音樂口味,選擇一些學生喜歡聽的曲目,并分組進行演奏,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音樂的演奏當中來。
四、利用班級音樂小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的興趣
為了更好的進行音樂教學,老師應該將音樂教學與課堂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分組也應該是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并根據(jù)自身的音樂喜歡類別進行實踐教學,這樣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才最高,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可以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實踐過程,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到團隊和協(xié)作的重要性。
例如,在《小紅帽》的教學中,就能夠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進行表演,每個小組的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大灰狼”、“外婆”、“樵夫”、“獵人”、“小紅帽”,在進行表演之前,需要讓學生明白自己角色的重要性,讓他們充分的展示出自我。在表演完成后,即可開展現(xiàn)場評比,評比可以采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就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讓音樂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審美教育的興趣。
結語
審美體驗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審美的提高對于小學生智力、性格、意志力、自信心的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在開展活動時要注意到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低年級學生年紀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學內容應該盡量選擇趣味性強且短小鮮明的歌曲,引導學生對音樂知識產生共鳴,從而產生對音樂審美的興趣;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和個性特點創(chuàng)設出適宜的教學情景,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技巧培養(yǎng)的個性特點與普遍現(xiàn)象,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2001
[2]胡君英.關于音樂鑒賞教學的一點美學思考[J].中國音樂教育.2010(04):21-22.
[3]郭聲健,張曉敏.音樂教育書簡[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03):24-56.
[4]于潤洋.卓菲婭·麗薩音樂美學譯著新編[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3(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