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萍
摘? 要 實習階段是護理專業(yè)學生必經的教學過程。但近年來,隨著護理學的發(fā)展,護理學相關知識更加復雜,而實習階段的教學時間并沒有明顯變化,從而增加了教學難度。在此背景下,吉林醫(yī)藥學院構建了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改革,具體教學過程包括前期教育、微課錄制技能培訓、集體制定微課授課內容、確定中心微課、實習生討論和教師總結等環(huán)節(jié)。教學完成后,參與本次教學改革的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率高達96.15%,而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率僅為82.69%,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有效提高了實習生的教學質量,取得預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微課;護理;臨床實習;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5?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9)22-0109-03
Analysis on Teaching Effect of Multi-micro Lectures Cohesion and
Combination Teaching Model for Nursing Interns//YAN Liping
Abstract Our college has built a combination teaching model of mul-
tiple micro lectur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The specific tea-
ching process includes preliminary education, micro lectures recor-
ding skills training, collective formulation of micro lectures teaching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entral micro lectures, discussion among interns and teacher summary, etc., achieving the expected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icro lectures; nursing; cl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微課是互聯網技術和現代教學理念共同發(fā)展下的產物,是一種碎片化的教學數字資源,一般授課時間僅僅在10分鐘左右,但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能充分突出教學核心和重點,以此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1]。在此背景下,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以護理專業(yè)實習生作為授課對象,在傳統(tǒng)微課教學模式基礎上,采取多微課銜接組合授課模式進行教學改革,以進一步凸顯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和特點。
2 實習階段教學現狀分析
在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階段,承擔學生臨床帶教授課任務的教師主要采取講授法、舉例法和演示法進行授課,以滿足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需求。近年來,隨著護理學的高速發(fā)展,無論是護理學理論知識還是實踐技能均更為復雜,而學生的臨床實習時間卻并未增長,從而嚴重增加了教師的帶教難度。因此,實習階段的教學改革已成為各醫(yī)院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但以往的教學改革往往存在一定誤區(qū),即創(chuàng)新性有余,而實踐性不足。如很多教育工作者建議采取PBL教學法或TBL教學法進行教學,在應用過程中,對于教師來說,承擔實習生臨床授課的任務的教師均為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并不是專業(yè)的教師,自然對新的教學法缺乏了解,也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教學改革;對于實習生來說,PBL等教學法屬于精英式教學,大部分實習生的素質和能力并不具備開展此類教學的自學條件。因此,護理專業(yè)實習生的教學改革需要符合教師的能力和特點,重點從可行性角度開展深入研究。
3 應用微課開展教學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應用微課在護理專業(yè)學生實習階段開展教學改革,具有極高的可行性。
課程制作簡單? 微課錄制設備非常簡單,若想簡單地達到錄制效果,使用普通的智能手機同樣可以完成錄制要求。當然,若想達到更為理想的制作效果,還是需要在較為安靜的辦公室內,運用計算機和攝像頭錄制為佳。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即可。
錄制難度低? 如前文所述,微課屬于碎片式教學,一般僅10分鐘左右,因此,教師利用零散時間錄制即可,如患者人數較少或午休時間段[2]。
4 采取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凸顯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
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實習教學階段涉及的知識點較為復雜,而且多個知識點往往具有一定的關聯。以兒科為例,除了兒科專業(yè)的護理學知識內容外,可能涉及如中醫(yī)、外科和皮膚科等多學科的知識。而微課往往是圍繞一個知識點開展教學的,難免缺乏發(fā)散性教學。因此,根據各個科室護理工作的內容和特點,采取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以符合實際的教學需求。
5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前期教育? 首先,醫(yī)院圍繞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的優(yōu)勢和意義為主題,組織承擔護理專業(yè)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開展前期教育,以使教師明確開展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微課錄制技能培訓? 微課的錄制雖然簡單,但為了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建議醫(yī)院聘請醫(yī)學高校具有豐富現代化教學經驗的教師,向院內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開展系統(tǒng)培訓。在培訓中,要以簡單和實用為原則,盡量在一個學時內完成教學。過于復雜的方法和技術可以作為選擇培訓的內容,若部分教師有深入學習的意愿,可單獨開展教學。培訓完成后,教師注重對培訓效果的反饋,若反饋結果較差,或多數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并未掌握相關知識,則繼續(xù)開展培訓。
集體制定微課授課內容? 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培訓完成后,先利用業(yè)余時間集體探討微課的錄制內容,并明確和建立微課知識點之間的關聯。微課知識點常見的關聯關系包括相近關系、合并癥關系、并發(fā)癥關系、進展關系和相反關系等。根據微課知識點關系的不同,選擇適宜的教師承擔微課的錄制任務。如對相近關系的微課課程,可選擇臨床工作經驗更為豐富的中老年護士承擔微課的錄制任務;對于并發(fā)癥和合并癥等關系的微課課程,則相關教師探討知識點(如引申和擴散),如神經科、康復科和中醫(yī)科可以圍繞腦卒中這一知識點,分別從腦卒中溶栓護理、偏癱康復護理和中醫(yī)情志護理等角度,關聯性地制定微課內容,以便于微課課程的自然銜接。
確定中心微課? 中心微課就是以此微課為核心,發(fā)散性地關聯其他微課。中心微課根據實習生輪轉科室的不同,由承擔其帶教任務的教師確定。如某實習生兒科實習中,由A教師確定;輪轉至骨科后,由B教師確定等。每一名教師均根據上一環(huán)節(jié)集體制定微課內容,找出其中具有多種關聯關系的微課資源,統(tǒng)一提交給實習生,供實習生自學使用。
實習生討論? 實習生學習相關微課課程后,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將實習生組織在一起,開展討論式學習,以進一步加強實習生對微課課程知識的理解。
教師總結? 教師根據實習生在討論過程中的發(fā)言及表現,準確了解實習生的理解情況。若學生對某一知識點掌握并不理想,則指導學生再次學習相關的微課課程,直至完成掌握后,此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
6 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應用的建議
課程內容建議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 在實習階段,護理實踐技能是主要的教學內容,因為很多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往往以護理實踐操作作為微課主要的授課內容,而忽略了護理學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其實這種方法并不恰當,因為理論知識與護理操作是相輔相成的,若實習生沒有對理論知識有基本的了解,在護理操作時也會缺乏理論依據。因此建議教師在錄制微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將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樣作為微課的授課內容,以保證微課的授課效果。
為教師開展教學提供更多的便利條件? 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授課任務的教師本身是在承擔繁重臨床護理工作基礎上兼任教師的工作職能,自然嚴重增加了工作負擔。在這種情況下,若讓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革,并不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因此,在開展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時,建議醫(yī)院和科室領導充分考慮教師的客觀情況,給予教師一定的教學便利條件,如在工作排班上盡量減少其夜班和加班任務。同時,若教學效果較好,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或精神獎勵,如增加教育補助經費、授予優(yōu)秀教師稱號等,以鼓勵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7 教學效果分析
基本資料與教學方法? 以在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理專業(yè)本科生52例作為教學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實習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6例。在對照組中,男四例,女22例;實習生年齡21~24歲,平均年齡(22.89±0.72)歲。在觀察組中,男三例,女23例,實習生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3.02±0.68)歲。兩組實習生基本情況比較無差異(P>0.05)。對照組實習生采取常規(guī)教學方法,即承擔實習生臨床帶教任務的教師采取講授法和演示法開展教學。觀察組實習生在此基礎上,按著上文制定的教學流程,采取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教學完成后,采用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自制的實習生學習效果調查表,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實習生學習效果分為非常好、較好、一般和差四種,良好率為非常好率和較好率之和。調查完成后,采用SPSS21.0分析統(tǒng)計結果,組間比較,進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教學效果比較? 在對照組中,25例學生調查結果為“非常好”,占學生總數的48.08%;18例學生調查結果為“較好”,占學生總數的34.62%;七例學生調查結果為“一般”,占學生總數的13.46%;兩例學生調查結果為“差”,占學生總數的3.85%。根據前文制定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即教學效果良好率為非常好率和較好率之和,按此計算,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為82.69%。
在觀察組中,33例學生調查結果為“非常好”,占學生總數的63.46%;17例學生調查結果為“較好”,占學生總
數的32.69%;兩例學生調查結果為“一般”,占學生總數的3.85%;0例學生調查結果為“差”,占學生總數的0.00%。前兩者相加,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滿意率為96.15%??梢姡^察組實習生教學效果滿意率高于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8 結語
微課屬于一種碎片式教學,在為期10分鐘左右的授課時間內,圍繞一個知識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因此非常適用于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的教學[3-4]。但近年來,在護理學高速發(fā)展背景下,護理學理論和實踐知識日益復雜,使微課以單一知識為核心的授課方式無法較好滿足實習生的學習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凸顯微課的教學優(yōu)勢,吉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采取多微課銜接組合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具體教學過程包括前期教育、微課錄制技能培訓、集體制定微課授課內容與確定中心微課、實習生討論和教師總結等環(huán)節(jié)。教學結束后,有效拓展了實習生的學習視野,進一步提高了實習階段的教學量。
參考文獻
[1]董文哲.基于微課的TBL教學法在本科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9,37(17):101-102.
[2]黃文君,郭艷紅,等.基于微課的TBL教學法在生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7(3):99-100.
[3]李世杰,賴亞明,陳小楠.聯合慕課和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泌尿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19,33(4):440-443.
[4]潘世杰,張林超.多媒體技術聯合CBL教學模式在泌尿外科臨床見習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18,24(8):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