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媚 黎淑珍 饒幼勤 余蓉
由于高分子凝膠具備較好的組織相容性與柔軟性, 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可, 成為手術體位墊制作的重要材料。高分子凝膠體位墊護理比以往所運用的軟枕體位墊護理方式在手術室患者的運用中得到的療效更加理想, 能夠使得壓瘡率顯著降低, 并且對患者體表皮膚的損害程度非常小。高分子凝膠體位墊不導電、不易燃、質地柔軟, 并且具備良好的仿生能力, 細菌在表面滋生的幾率較低, 再加上是一種典型的凝固膠體材料, 因此不具備流動性, 體位的穩(wěn)定性極好, 如此便可使患者體位得到良好固定, 并且能夠使患者的疼痛得到緩解, 避免出現(xiàn)壓瘡, 弱化神經(jīng)與肌肉所產(chǎn)生的壓迫性損傷效果[1]。依照高分子凝膠所具備的良好物理特點, 如今學界已經(jīng)研發(fā)出了新型高分子凝膠夾板, 該夾板能夠使得患者在輸液時處于一種相對舒適的狀態(tài), 并且具備良好的固定能力,可以使得穿刺后針頭更加穩(wěn)固, 進而避免出現(xiàn)二次穿刺的現(xiàn)象, 而這種材料在清洗消毒、實際使用時也更為便捷[2]。本文探討一種新型輸液夾板在老年科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2018 年本院行肢端靜脈輸液治療的老年患者200 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00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66 例, 女34 例, 年齡68~80 歲, 平均年齡(70.22±5.56)歲。對照組患者中男58 例, 女42 例, 年齡70~85 歲, 平均年齡(73.62±6.2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在穿刺后運用常規(guī)夾板完成固定。觀察組進行高分子凝膠輸液夾板固定, 在穿刺后, 在穿刺點下方中央放置夾板, 基于患者的具體年齡、體型以及穿刺肢體的實際體型、周長等實際情況運用適宜型號的夾板, 并且在穿刺位置下方中間點進行固定, 憑借綁帶實現(xiàn)固定目的。護理人員在兩組患者輸液時應該加強巡視工作, 還要針對性地進行宣傳與教育工作, 并且要告知患者盡量不要進行輸液肢體活動。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靜脈輸液固定效果, 包括藥物外滲、針頭脫出或移位、輸液不通暢、肢端血液循環(huán)不良。②比較兩組患者滿意度, 主要分為不滿意、無所謂以及滿意, 滿意度=(滿意+無所謂)/總例數(shù)×100%。③比較兩組患者固定物舒適度, 主要分為舒適、無所謂、不舒適, 舒適度=(舒適+無所謂)/總例數(shù)×100%。④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對夾板的滿意度, 主要分為不滿意、無所謂以及滿意, 滿意度=(滿意+無所謂)/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固定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藥物外滲、針頭脫出或移位、輸液不通暢、肢端血液循環(huán)不良發(fā)生率分別為1.00%、0、1.00%、1.00%,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00%、18.0%、22.0%、10.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9.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固定物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固定物舒適度為98.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護理人員對夾板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對夾板的滿意度為99.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4.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靜脈輸液固定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
表3 兩組患者固定物舒適度比較(n, %)
表4 兩組護理人員對夾板的滿意度比較(n, %)
靜脈輸液是常見的治療手段, 并且在危重患者的搶救過程中非常重要, 因此穩(wěn)、準、快地在患者靜脈血液中注入藥物,并且保障患者的安全與輸液過程中順暢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護理人員需要關注的一大問題。部分患者因為意識不清楚、躁動等原因, 若是在輸液時未運用夾板, 出現(xiàn)針頭脫出、輸液不順暢或外滲的幾率較高, 這時需要再次進行穿刺。實際上,再次進行穿刺的原因為:①患者自身原因, 部分患者因為意識不清, 配合護理人員穿刺的能動性較差;或部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 因此導致護理人員工作存在較大的難度[3]。②治療因素:患者輸液位置在關節(jié), 關節(jié)活動便會影響輸液效果;輸液過程中需要進行導尿或換藥等;或在輸液時進餐、上洗手間等。若是針頭原本已穿刺好, 但由于上述原因出現(xiàn)局部液體外滲腫脹或針頭脫出問題, 患者會感受到疼痛, 如此其舒適度會較差, 甚至患者及其家屬還會對醫(yī)療機構的服務表示不滿, 更為惡劣的是產(chǎn)生后續(xù)的醫(yī)療紛爭與投訴, 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也會更加繁重, 穿刺所需耗材同樣會增加,會在無形中增加醫(yī)療機構的治療成本。在治療危重患者時,若出現(xiàn)輸液暢通性較差的問題會導致治療被延誤, 救治效果也會大大降低, 可見固定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輸液效果。
以往治療過程中, 因為夾板不具備較好的舒適度, 并且夾板與關節(jié)的貼合效果較差, 因此二者之間墊紗塊或小毛巾等, 會使得固定效果被弱化, 并且因為傳統(tǒng)夾板制作材料的因素, 清洗消毒處理工作很難進行, 因此存在交叉污染的隱患。鑒于此, 研制一種可以提升患者舒適度, 并且固定性較好、消毒清潔便捷、護理人員使用便捷的夾板也是學界非常重視的一大問題。中國已經(jīng)有將石膏剩余的醫(yī)用高分子夾板用于手部輸液固定夾板材料的例子, 或將海綿膠墊包裹硬紙板當成是夾板的制作材料, 還有一些醫(yī)療機構會運用醫(yī)用液體的軟包裝袋制作柔性外套式靜脈輸液夾板, 運用這些方式進行夾板制作, 不但材料的收集更加便捷, 并且符合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保節(jié)約的個性化特征, 但因為石膏與醫(yī)用液體軟包裝材料相對于高分子凝膠夾板而言, 與關節(jié)之間的貼合性以及柔軟性、舒適度等較差[4];而海綿膠墊夾板通透性相對較差,若長時間運用會出現(xiàn)局部嚴重變形凹陷的問題, 支撐性較差。反觀高分子凝膠夾板由于內部存在凝膠墊, 因此具備非常理想的柔軟性與支撐性, 并且絕緣、不易燃, 使用非常便捷、消毒處理非常方便, 患者及其家屬的接受度相對較高, 并且得到了臨床專家的廣泛認可[5,6]。
總之, 高分子凝膠因具備優(yōu)越的物理特征, 高分子凝膠夾板的運用能夠使患者在輸液過程中更加舒適, 并且整個過程牢固固定, 可以提升穿刺后針頭固定的效果, 避免出現(xiàn)重復穿刺的后果, 消毒清洗工作以及護理人員的使用也會更加便捷, 具備巨大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