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群 劉鳳娟
宮頸成熟與否是決定能否經(jīng)陰道分娩的基本條件之一,在足月妊娠分娩以及高危妊娠的處理中, 常因宮頸不成熟影響引產效果。理想的促宮頸成熟應與宮頸自然成熟過程相似,如何促進宮頸成熟, 提高宮頸Bishop 評分是臨床產科的研究重點之一[1]。本研究采用口服宮頸軟化湯聯(lián)合靜脈使用小劑量縮宮素的治療方法, 對臨床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不成熟的患者進行用藥前后的宮頸Bishop 評分比較, 來評估中藥在促宮頸成熟上的價值, 以期為中醫(yī)在產科中的應用與推廣做出一定的貢獻?,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1~9 月收治的100 例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不成熟的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患者中, 初產婦34 例, 經(jīng)產婦16 例;年齡22~41 歲, 平均年齡(28.04±4.32)歲;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88±2.24)周;引產指征:羊水少、羊水偏少13 例, 延期或過期妊娠27 例, 胎膜早破12 例, 妊娠期糖尿病3 例。對照組患者中, 初產婦33 例, 經(jīng)產婦17 例;年齡21~40 歲, 平均年齡(27.78±4.08)歲;孕周38~41 周, 平均孕周(39.84±2.16)周;引產指征:羊水少、羊水偏少12 例,延期或過期妊娠24 例, 胎膜早破10 例, 娠期糖尿病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引產指征;②經(jīng)產科檢查, 胎位為頭位, 無頭盆不對稱[2];③宮頸評分≤6 分;④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通過, 患者家屬知情并同意。排除標準:①孕婦有嚴重合并癥或并發(fā)癥, 不能耐受陰道分娩或不能陰道分娩者;②子宮手術史;③前置胎盤和前置血管;④明顯頭盆不稱者;⑤胎位異常;⑥子宮頸腫物;⑦生殖道急性感染性疾病未經(jīng)治療;⑧對引產藥物過敏者;⑨生殖道畸形或有手術史, 軟產道異常, 產道阻塞者;⑩嚴重胎盤功能不良,胎兒不能耐受陰道分娩, 臍帶先露或臍帶隱性脫垂等危急情況[3]。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單純縮宮素引產, 縮宮素2.5 U+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 靜滴滴注, 開始滴速為8滴/min,根據(jù)宮縮強度逐漸上調滴數(shù), 最大滴數(shù)應<40滴/min, 持續(xù)靜滴6~8 h/d, 于次日進行宮頸評分, 若宮頸條件仍然未成熟,繼續(xù)靜滴, 時間≤3 d, 若宮頸條件成熟, 但未臨產給予人工破膜加催產素引產。
1.3.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宮頸軟化湯,方劑組成:當歸9 g、川芎6 g、大腹皮9 g、益母草15 g、炒枳殼9 g、白芍12 g、炙甘草6 g、白術15 g、茯苓15 g、黃芪20 g, 加水煎服, 取湯汁300 ml頓服, 1劑/d, 若患者用藥期間宮縮>3次/h, 立即停止用藥, 最多連用3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宮頸成熟情況。宮頸成熟度評分采用妊娠晚期促宮頸成熟與引產指南的Bishop 評分法[2], 以6 分為臨界值, ≥6 分代表宮頸成熟,<6 分代表宮頸未達到成熟狀態(tài)。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給藥前, 兩組患者宮頸Bisho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 兩組患者宮頸Bishop 評分均較給藥前明顯升高,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宮頸成熟率88.00%高于對照組的60.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宮頸成熟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宮頸成熟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宮頸Bishop評分(分) 宮頸成熟給藥前 給藥后觀察組 50 3.17±0.61 8.82±1.37a 44(88.00)a對照組 50 3.09±0.54 6.32±0.39 30(60.00)t/χ2 0.694 12.410 10.187 P 0.489 0.000 0.001
隨著圍產醫(yī)學的發(fā)展, 為保障母嬰安全, 對延期或過期妊娠及不適合繼續(xù)妊娠的孕婦需提前采取引產措施, 終止妊娠,改善母嬰結局。引產中若宮頸不成熟, 則患者臨產時間、第一產程時間均會延長, 增加胎兒窒息以及剖宮產發(fā)生率[4,5]。
理想的促宮頸成熟不會引起強烈子宮收縮以及過度刺激, 不影響子宮的血流量和胎兒-胎盤單位, 不引起胎膜破裂和危害將來妊娠。單純給予縮宮素的常規(guī)療法在促進宮頸成熟方面達不到理想效果, 促宮頸成熟成功率較低。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腎氣不足、氣滯血瘀致使胎滯不行, 宮頸軟化湯由當歸、川芎、大腹皮、益母草、炒枳殼、白芍、炙甘草、白術、茯苓、黃芪配伍, 出自《萬病回春》卷六之催生飲加減,該方功能綜合益氣補血、健脾利濕、活血催生三大治療法則,對于具有引產指征而無產兆發(fā)動, 且宮頸不成熟的孕婦患者普遍使用, 特別是證屬氣血虛弱、氣滯血瘀者[6,7]。方中黃芪益氣扶正, 能生血行氣, 配合茯苓、白術共奏健脾利濕之效。白芍、當歸益血養(yǎng)陰, 助陰血之源而得以滋養(yǎng)胎兒;益母草、當歸、川芎活血以行氣血, 小劑量收縮子宮, 且對不同部位的子宮肌作用強度不同, 它們對宮頸肌細胞內、外鈣離子的收縮反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并且可以降低母體交感神經(jīng)的興奮性, 使子宮血管張力下降, 從而改善子宮血液循環(huán), 增加胎兒供氧[8], 有效地松弛宮頸肌纖維而不影響子宮收縮。枳殼理氣寬中、瀉滯化氣。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瀉滯氣以推送胎元?,F(xiàn)代藥理研究提示, 白術有鎮(zhèn)靜及擴張血管作用。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氣血充足, 瘀滯暢行,共奏行氣活血、通氣下胎之功效, 使經(jīng)脈通暢, 氣血行而無阻, 有利于子宮擴張和胎兒下行。茯苓配合益氣養(yǎng)血之黃芪、當歸, 可養(yǎng)血寧神, 緩解產婦焦慮、緊張情緒, 促使順利分娩。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宮頸軟化湯可調節(jié)子宮緊張性及規(guī)律性收縮, 興奮子宮平滑肌, 促進宮頸成熟。本研究中, 給藥前,兩組患者宮頸Bishop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藥后, 兩組患者宮頸Bishop 評分均較給藥前明顯升高, 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宮頸成熟率88.00%高于對照組的60.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宮頸軟化湯聯(lián)合縮宮素可顯著提高患者宮頸Bishop 評分, 促進宮頸成熟, 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縮宮素, 本研究結果與柯曉燕等[4]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宮頸軟化湯聯(lián)合縮宮素可促進宮頸成熟, 在足月妊娠的引產應用中效果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