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鴻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有助于強健學生的體魄,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正是因為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成長有重要作用,政府教育部門針對初中體育教學進行了改革。但在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現象。本文主要對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諸多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希望能為初中體育教育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主動參與;策略研究
隨著政府對初中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加強,素質教育開始逐步在初中教學中推行。政府所倡導的素質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有著本質區(qū)別,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一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標準。
一、豐富體育教學內容
傳統(tǒng)初中體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之所以較為低下,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較為單一,教師只是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講述各種體育器材,而未讓學生親身體驗器材的使用方法。這種教學方式枯燥無味,難以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正處于思想活躍的階段,對于外界的一切事務都想親身實踐,而傳統(tǒng)教學方式卻限制了學生這方面興趣的發(fā)展。為此,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動和游戲。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有了學習的動力,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跳遠和跳高運動教學時,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就會僅講解跳遠和跳高的注意事項,這樣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如果采取素質教學的方式,增加跳皮筋之類的游戲,則既可以增加學生上體育課的主動性,又能夠增加學生的彈跳能力。
二、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模式
初中階段的學生不僅處于思想活躍的階段,更處于一個較為敏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學生對教師及周圍同學的評價及其敏感,如果教師在體育知識教學中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評價方式,可能會對初中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熱情和積極性造成影響。在傳統(tǒng)的初中體育教學評價中,教師單單關注于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會對成績較好的同學進行鼓勵,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批評。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在教學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應有效考慮班級中不同學生間身體素質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體育活動。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800米測跑活動時,就需要建立一個多元化評價模式,因為在這個活動中,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好的同學可能會在活動中獲得更好的成績,而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則無法獲得好成績,若僅以成績評判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多元化的評價模式要求教師在這活動開始前先進行一次比賽,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然后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策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最終保證學生能夠在測跑中獲得更高的成績,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
三、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積極性與主動性是學生在學習中保證學習效率最主要的兩方面。學生如果能在知識的學習中具有積極性與主動性,就能有效將自己的學習精力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不斷尋求更加有效的學習策略,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體育課知識的學習雖然與其他專業(yè)課知識的學習要求不同,但對學生的成長起相同作用。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需要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例如:教師在體育知識教學時,可以設置一些教學場景,并保證這些場景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這樣能夠讓學生親身體驗體育知識的重要性,能夠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通過情景的設置,也能夠幫助學生學習一些體育訓練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知識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但在較多的初中體育知識教學中,體育教師大都將自己作為課堂主體,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就變?yōu)榱苏n堂學習的客體。教師這種主客體倒置的教學行為,可能會使學生一味地進行知識的記錄,不去主動進行知識的理解和探究。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成績,但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揮,對初中學生以后的成長有不利影響。所以,初中體育教師需及時轉變這種教學思想,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及教學課件的制作都要圍繞學生進行。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將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探討,得出相應結論。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結語
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要求初中體育教師逐漸拋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但在目前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教師教學觀念陳舊、學生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這些現象說明教育部門對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仍存在漏洞,為此,教育機關和初中體育教師應共同探討,積極發(fā)現教育中的問題,并制定相對的政策制度,保證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主動融入到知識的學習中。
【參考文獻】
[1]蔣紅霞.體育價值研究[D].浙江大學,2017
[2]薛宇鹛.“分組分享”教學在高中體育課堂中運用的實踐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3):82-83+85
[3]杜世林.試析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165
[4]王蕾,茍騫詩.試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6.5(27):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