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軍
到了教室,大家互相炫耀鉛筆盒里的小動物——蟬、天牛、金龜子。有的用蟬換天牛,有的用金龜子換蟬。大家互相交換也互相贈送,有的扦(qiān)幾片葉子,喂他鉛筆盒或火柴盒里的小寶貝。那時候打開鉛筆盒就像開保險柜一般小心,心里癢癢的時候,也只敢湊一雙眼睛開一個小縫兒去瞄(miáo)幾眼。上課的時候,老師在前面呱啦呱啦地講,我們兩眼瞪著前面,兩只手卻在抽屜里翻玩著“聚寶盒”,耳朵專心地聽著金龜子在鉛筆盒里拍翅的聲音,愈聽愈心花怒放,禁不住開個縫,把指頭伸進去按一按金龜子,叫它安靜些,或是摸一摸斂著翅膀的蟬,也拉一拉天牛的一對長角,看是不是又多長一節(jié)?不過,偶爾不小心,會被天牛咬了一口,它大概頗不喜歡那長長扁扁被戳(chuō)得滿是小洞的鉛筆盒吧!
整個夏季,我們都興高采烈地強迫蟬從枝頭搬家到鉛筆盒來,但是鉛筆盒卻從來不會變成音樂盒,蟬依舊在河邊高高的樹上叫。整個夏季,蟬聲也沒少了中音或低音,依舊是完美無缺的和音。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節(jié)選自《夏之絕句》
簡楨(zhen)說:“夏乃聲音的季節(jié),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毕s聲是夏天的代表,作者以蟬聲為線索,把夏天的特色、童年的生活和快樂串聯(lián)在一起,別致而生動。
對小動物的喜愛
小朋友和小動物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近,因為同樣都是生命的存在。這種喜愛首先體現(xiàn)在對自已擁有小動物的炫耀上,那畢竟是小朋友們的“勞動”成果。而互相交換、贈送,則是把小動物當作是一種禮物,珍貴的禮物。用葉子喂小寶貝,也體現(xiàn)出對小動物的一種珍視。
玩小動物的樂趣
動物雖小,但也有自已所喜歡的生存方式,而這種方式往往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所以顯得特別有趣。觀察它,傾聽它,觸摸它,都有別樣的趣味。上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得特別細致:看小動物時的小心翼翼,傾聽金龜子響聲時的心花怒放,即使被天牛咬了一口那也是痛并快樂著。這一段細致的心理描寫之所以讓人感同身受,
就是因為作者的心都放在了小動物身上,時時想看看、聽聽、摸摸。當她以天牛的視角來感受鉛筆盒的環(huán)境時,那就更令人忍俊不禁了。
留有一點點遺憾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這是童年夏天的遺憾。捉住了蟬,卻不能盡情地親近,這也是一種遺憾。當長大以后聽到蟬聲,就回憶起童年,感受到那份快樂,然而童年卻再也回不去了,這更是生命中無法忘懷的一種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