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隋春華(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 ) 編輯/一帆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要慎食糖類食品,那么糖尿病患者可以隨意食用“無糖食品”嗎?
首先,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shù)“無糖食品”只是制作食品時,沒有直接添加口感很甜的葡萄糖、蔗糖等單糖和雙糖。如果“無糖食品”是餅干、糕點類,制作這些食品的主要原料米、麥等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糖類中的多糖,多糖進入人體消化道經(jīng)過一系列消化酶的作用,最后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到血液里,也就成了血糖。
其次,在糖尿病醫(yī)學(xué)營養(yǎng)治療中建議控制糖的攝入,但有時為改善食物的口感,可適當添加甜味劑,所以“無糖食品”中常常添加了甜味劑。
葡萄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糖、乳糖等屬于糖類物質(zhì),通常視為食品原料,一般不作為食品添加劑。非糖類的甜味劑按來源可分為天然甜味劑和人工合成甜味劑。
天然甜味劑主要有甜菊糖苷、木糖醇、甘草甜素等。甜菊糖苷從菊科植物中提取,甜度是蔗糖的150-300倍,熱值僅為蔗糖的1/300,甜味純正,但曾有致癌爭議。木糖醇主要從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原料中提取,甜度是蔗糖的1.2倍,在體內(nèi)代謝不受胰島素調(diào)節(jié),因而不引起血糖升高,且口味清涼,過量食用可能出現(xiàn)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甘草甜素是從豆科植物甘草中提取,甜度為蔗糖的200倍,雖然天然甘草根含5%蔗糖、2.5%葡萄糖,但只需攝入極少量即可滿足口感,基本不會升高血糖,但其甜味不同于蔗糖,服用時間過長可能引起血壓升高、血鉀降低。
人工合成甜味劑主要有糖精鈉、阿斯巴甜等。糖精鈉從石油中提煉,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價格便宜,但由于它食后有苦味及致癌爭議,漸被其他甜味劑替代。阿斯巴甜雖然甜度為蔗糖的200倍,但1克阿斯巴甜僅含有4千卡熱量,少量食用其熱量可以忽略,不適用于苯丙酮酸尿癥患者,也曾有致癌、偏頭痛等不良反應(yīng)的爭議。
綜上所述,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無糖食品”前仔細查看食品包裝袋上的成分說明。糖類物質(zhì)一般都會對血糖產(chǎn)生一定影響,糖尿病患者要掌
握好進食的量。甜味劑在基本不升高血糖的前提下能滿足糖尿病患者對甜味的需求,但也要考慮它潛在的不良反應(yīng),建議適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