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階段,教師要關注到幼兒的成長,并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起努力。要以愛作為基本的原則,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重視成人的榜樣作用,用科學的方法作為教育教學的指導,從各方面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幼兒的快樂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綜合能力;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15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41
在教育幼兒方面,教師要和家長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讓幼兒在愛的氛圍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促進幼兒的快樂成長。在幼兒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每個幼兒都具有創(chuàng)造力,因為在幼兒期,他們好奇心強,沒有過多的思想束縛,敢想、敢做,對周圍新鮮的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愛提問、喜追究,“打破沙鍋問到底”“探究性的拆東西”“自言自語做游戲”。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要重視幼兒的這些看似好像頑皮的舉止,要珍視這樣的一些小的行為和表現。并且,對于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不能一味地從主觀的角度進行打壓,要給他們更寬松的學習和生活氛圍,讓他們充分享受自由所帶來的快樂。在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性和自發(fā)性的過程中,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一、開展幼兒教育工作要以愛作為基本的前提
在幼兒園,幼兒要逐漸學會遵守社會規(guī)則,學會尊重自己和他人,學會處理各種各樣的關系,因此,如果沒有愛作為一個基本的前提,幼兒可能在過于嚴苛的環(huán)境下成長,這不利于他們人格品質的健康塑造。幼兒的成長環(huán)境會影響到他們人格品質是否健全,是否能夠學會適當的規(guī)則。因此,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注意與家長達成培養(yǎng)幼兒理念方面的一致,并且通過組織開家長會等方式向家長們宣傳正確的科學的育兒方式。
有些父母對幼兒過度溺愛,什么事情都不讓幼兒去嘗試,害怕幼兒受傷。例如,母雞啄小雞,不是母雞很殘忍而是母雞愛小雞。母雞為了小雞能脫離自己學會生存,不得不用殘忍的方式趕走小雞離開自己。這樣一種看似非常殘忍的行為實際上包含著對孩子殷切的期望,只有到了適當的時候,讓孩子有適當的鍛煉,去勇敢地面對一些以前不敢面對的問題,才能學會獨立,才能成為一名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的真正的社會人。所以,幼兒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認識到教育的原則性。愛是一個基本的基礎,同時在愛的基礎之上,要讓幼兒學會遵守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能夠懂得為別人考慮,當然也要懂得保護自己。在幼兒園生活中,幼兒教師也要把每個幼兒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發(fā)自內心的愛幼兒,遇到幼兒身上所表現出來的一些不良行為,要在尊重和接納的基礎上,耐心地引導他們。如果發(fā)現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出現了矛盾,幼兒教師就要耐心地做好家長的工作,讓家庭和幼兒園一起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幼兒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幼兒園階段,幼兒逐漸走向社會了解社會的規(guī)則,并且逐漸意識到如何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社會公民。在以往的家庭生活中,幼兒已經初步接受了社會規(guī)則的影響和灌輸,在幼兒園生活中,因為接觸了更多的人,接觸更多的事,所以,幼兒在社會規(guī)則的學習方面就會進一步增強。尤其在日常的行為習慣方面幼兒教師要特別注重給幼兒進行科學的引導。在其中要遵循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本規(guī)律,要發(fā)揮幼兒的模仿和認同的作用。
家長和教師要做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榜樣。正所謂言傳身教,我們要在告訴幼兒怎么做的同時,也要率先垂范。這首先要求幼兒教師要做好表率,同時也要把這樣的道理講給幼兒的父母。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經常發(fā)現幼兒能夠很好地遵守基本的規(guī)則,行為習慣方面也完全符合教師的要求,可是回到家中,好的行為習慣一下子就消失了,這不得不說是因為家長在表率方面做得不夠。幼兒會模仿家長的行為,所以我們要特別注重這一點,要求幼兒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發(fā)展考慮,幼兒教師要做好家長的工作,采用適當的方式讓家長從思想上接受。尤其現在有了智能手機,很多家長回到家就玩手機,致使幼兒也開始接觸手機,視力逐漸下降,因此,我們不得不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從自身做起,給幼兒樹立榜樣。
三、幼兒園教育要側重幼兒的綜合能力提升
在幼兒園生活中,我們開展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要圍繞著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近幾年,幼兒園小學化的情況非常明顯。在大班階段很多幼兒園會開設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讓幼兒提前學習相關知識。實際上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過早的學習會導致幼兒再次學習時注意力下降,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不能過早地進行這些專業(yè)知識的傳授和學習。作為幼兒園教師,我們也要了解家長的焦慮,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與家長進行溝通,避免因為家長的過度焦慮,讓幼兒過早地承擔一些不該承擔的學習任務。由此可見,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綜合各種教育元素來共同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避免幼兒因為教育方法的不當而受到一些不可逆的傷害。
總之,幼兒園要和家長一起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同時,幼兒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采用統一的價值觀和育兒理念,培養(yǎng)幼兒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共同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張炳林,王程程.國外學前教育信息化發(fā)展與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4(10).
[2]張曉芳.關于新時期如何做好幼兒教育工作思考[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劉科科(1985.4— ),女,漢族,河南安陽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