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觀,更加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我們要不斷在現(xiàn)有基礎上尋找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喜歡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獲得自信,養(yǎng)成積極向上、健康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理念;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13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117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和具體的教學要求,同時也要吸收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反思和總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力推進體育教育尤其是小學體育教育的發(fā)展,不但關系著教育改革的成效和個人的健康發(fā)展,而且關系著國家對全面發(fā)展的后備人才的需求,更關系到國家進步和強大的百年大計。筆者結合相關理論和多年的小學體育教學實踐,對小學體育教學談了幾點看法。
一、增加教學趣味性,提升教學效率
要想在現(xiàn)有基礎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充分吸引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只有比以往更加的生動有趣,才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小學生非常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多從游戲設計的思路,將更多的體育活動融合到游戲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一邊玩一邊學習動作,掌握技巧,在組織一些競賽性的游戲活動時,教師可以很好的活躍課堂的氣氛,另外也能培養(yǎng)學生們團結合作的能力,甚至可以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小學生競爭的意識很強,他們爭強好勝,都想自己在課堂上有更好的表現(xiàn),所以,引入競賽的機制可以很好地鼓勵大家的積極參與,并且讓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中去。
除了精心的設計和巧妙的組織,教師還需要將更多的體育教學元素綜合起來,尤其可以和其他學科的內(nèi)容巧妙融合。例如,體育課堂上可以把音樂元素充分利用起來,也可以美術元素結合起來。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的提示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例如,在練習武術時,可以播放武術文化元素的背景音樂;在練習健美操時,可以選擇非常流行的動感歌曲作為音樂背景。這樣可以很好地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活動中。
二、融入生活化元素,提高學生興趣
體育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要服務于生活,所以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一定要從生活中挖掘更多豐富的素材。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一些知識和技巧,可以直接被應用到生活實際中,能夠調節(jié)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將所學知識與技巧傳授給家人,共同提高身體素質。所以,教師也需要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設計更加活潑生動的活動內(nèi)容。例如,在講解某些體育動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在生活中做家務可能用到的動作,也可讓學生體會在田間勞作時的一些動作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要注重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課程設計靈感,要用生活去充實小學體育課堂,要用體育課堂上所學到的一些專業(yè)的技巧去給生活增添更多的趣味。
三、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素質教育理念強調教師要認識到自身的角色地位,要從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從強調教師為主體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角色的轉變實際上把認真學習和參與的責任更多轉移到學生的身上,同時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師如何設計教學活動,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等等。教師也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支持和幫助下更加輕松地參與課堂學習。同時,在教師的鼓勵之下,學生也愿意嘗試挑戰(zhàn)原來想都不敢想的一些體育項目。所以,教師的鼓勵和專業(yè)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適應學習主人的角色,才能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獲得專業(yè)能力的成長,獲得心理素質的提高。另外,在小學階段,體育課程的學習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運動規(guī)則,學會如何在體育鍛煉時保護自己。因此,從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出發(fā),教師要對學生細心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并且鼓勵家長為孩子創(chuàng)造適宜體育鍛煉的環(huán)境氛圍,通過親子體育活動,拉近情感距離,同時也有效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總而言之,我們要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反思總結和提高,要從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的需求出發(f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fā),設計出更加適合小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增加體育鍛煉的趣味性,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在體育課堂的參與和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馮園,馮先超.小學生體育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1).
[2]李秋月.廣州市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D].廣州大學,2013.
[3]趙興.如何有效進行小學體育教學[J].學周刊,2015(4).
[4]韓春華.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基礎教育研究,2013(24).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侯海寧(1983— ),男,漢族,河北唐山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