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來學
【摘要】課堂討論能夠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在提問討論的同時也能夠鞏固知識,提高自己的理解運用能力。但是在現(xiàn)實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的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很多問題,筆者在本文中對課堂討論教學現(xiàn)狀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最后再結合實際情況以及先進理論及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進行課堂討論,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望對同行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組織 課堂 討論 優(yōu)化 教學 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143-02
1.前言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教學時間有限、教學內容又多,這導致了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討論時常常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多教師為探索組織課堂討論的模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很明顯并沒有想象中的容易,因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需要更多的綜合型人才,所以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更應該從小抓起,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辯能力、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反應能力,為他們今后能夠成為綜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課堂討論的探索,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行,接下來就闡述相關內容。
2.課堂討論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課堂討論式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但是與西方國家的教學課堂不同,我國的大多數(shù)課堂教學討論情況往往沒有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將對目前課堂討論與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中存在的三個問題進行闡述:
2.1內容枯燥、學生缺乏主動性
暴露出來的問題為:教學課堂中教師所講的內容枯燥,學生提不起興趣去認真聽課,對整個課堂毫不關心,因為這樣的客觀現(xiàn)實導致了很多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所以根本不會想過要去參與課堂討論,去進行思考并積極發(fā)言。為何課堂內容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聊,為何教學效果一直無法提高,這是教師值得去思考、反思的一點。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兩點原因。
(1)因為教師沒有根據(jù)實際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沒有豐富整個教學內容,沒有進行相應的啟蒙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顯得內容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2)因為教師還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多奉行的是教條主義式教學,沒有給知識注入新的血液,也沒有換一種手段來讓同學們體會到知識的有趣及魅力,所以這讓教學中的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的學生主體地位沒有發(fā)揮出來。
2.2課堂沉悶、課堂缺乏互動性
在課堂討論現(xiàn)狀中出現(xiàn)的第二個問題就是課堂容易陷入一種沉悶的狀態(tài),互動很少,甚至沒有互動,就暴露了課堂缺乏互動性這一短板。課堂討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希望學生能夠勇敢地提出自己的問題,闡述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對相關知識的疑問,但是在現(xiàn)實的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每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又或者老師提問:大家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問的嗎?課堂常常鴉雀無聲,陷入一種沉默的狀態(tài),學生因為害怕別人嘲笑自己問的問題而不敢發(fā)言,也有學生因為從眾心理而不敢發(fā)言,所以這是課堂討論中常常陷入沉默狀態(tài)的原因之一。
2.3容易偏題、教學缺乏針對性
在課堂討論現(xiàn)狀中還容易出現(xiàn)的第三個問題為在討論的過程中容易偏題,使得整體的教學缺乏針對性,然后就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學生帶偏,然后老師也很有可能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狀況,也與學生一起走偏,在下文的建議中,筆者將針對課堂討論如何避免偏題而給出相關的建議。
3.如何進行課堂討論、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措施建議
組織課堂討論,優(yōu)化課堂教學是大多數(shù)老師都進行過探索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在摸索前進的過程中常常暴露出很多問題。筆者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如何啟蒙學生、提高學生加入課堂討論的積極性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3.1選擇趣味性較強的內容、把握住關鍵時間點
首先教師進行課堂討論之前先要進行一定的思考與斟酌,需要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開展討論,而且關鍵的是教師需要把握住關鍵的時間點,也就是教師想要開展課堂討論之前,先大致觀察一下班級里的情況以及學生們的狀態(tài),一旦看到大多數(shù)同學上課不在狀態(tài),正在瞌睡、走神時,就可以引入課堂討論環(huán)節(jié),以課堂討論的方式來緩解學生們的困意,將同學們重新代入課堂狀態(tài),引起他們的注意。在選擇趣味性較強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給同學們展示各種各樣的圖形,讓同學們進行思考,并討論不同的圖形能夠組成什么樣的物體又或者是什么樣的事物,以趣味性的內容對同學們進行一定的啟蒙,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組合能力、同時也是希望他們能夠關注課堂內容,在有趣的知識中能夠學習并掌握更多知識。
3.2開拓更多趣味討論方式、成為學生的引導者
想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組織學生們進行課堂討論,教師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教師需要開拓更多趣味的討論方式,將同學們的注意力帶入課堂狀態(tài)中,鼓勵他們進行思考與討論,在同學們課堂討論的時候,教師不再是答疑者,更多的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常常依賴于老師給出正確的答案,沒有養(yǎng)成自己獨立思考的習慣,所以在課堂討論中,教師可以運用提問式討論的方法,要鼓勵他們自己提問、自己回答;也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提問、同學回答;更進一步而言,可以老師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和回答。以游戲的方式來決定課堂的討論方式;趣味討論方式還包括了小組討論、同桌討論、前后討論的方式進行,在此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討論的質量,教師不斷引導學生提問和思考,幫助他們增強自己的理解能力、反應能力和表達能力。在課堂討論中,教師需要對他們進行引導,從小就培養(yǎng)他們的各種能力。
3.3準確把握教材中的內容、深入并升華其主題
最后就是需要解決在討論過程中容易偏題的問題,在討論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偏題的情況,那很有可能是因為教師的引導不夠準確,沒有將同學們引入正確的思考范圍,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將課堂討論變成一個項目去進行思考與準備,要控制好課堂討論的質量。教師在一開始就需要把握好教材中的各種內容,特別是重點和難點,根據(jù)重難點去進行相應的課堂設計,在學生進行討論時進行重點的提示,在學生回答時注意點評與糾正,在最后的教師總結環(huán)節(jié),要能夠深入并深化主題,不斷實踐、總結反思,保重課堂討論的質量,優(yōu)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部分的教師在如何組織課堂討論上面還是沒有擁有自己的系統(tǒng)化思路,沒有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面對學生提前掌握更多知識的現(xiàn)狀,教師也需要定期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檢驗、反思和總結。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也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去面臨所有未知的挑戰(zhàn)。安于現(xiàn)狀、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這種方式方法不僅僅是對學生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組織課堂討論、優(yōu)化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把握好分寸與時機、需要緊扣中心、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升華教學主題,發(fā)揚“知行合一”精神,幫助學生們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反應能力、表達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施潔.有效組織課堂討論,優(yōu)化數(shù)學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7(21):27.
[2]趙金霞.組織課堂討論 優(yōu)化課堂教學[J].科普童話,2017(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