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當下的教學理念中,追求一個高效的課堂效率,而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就可以合理地利用“三真”來實現一個全新的高效教學環(huán)境。通過學生之間的真合作、學生個體的真自主、以及在教師帶領下的真探究來發(fā)掘語文課堂上的更高效率。當然高效的“三真”課堂教學模式,既是需要教師的高效參與,也需要學生的高效配合。
【關鍵詞】小學語文 三真課堂 高效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0-0056-01
引言
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深入,語文教師不斷地尋找以尊重學生個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為前提,進一步開發(fā)全新的教學課堂模式,以求達到高效的教學課堂,切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本文就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開展高效地“三真”課堂進行相應的討論與思考。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三真”課堂的教學背景
(一)“三真”課堂教育的基本思想
“三真”課堂教育中“真”字,是整個教學理念的核心思想,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實現將知識、能力通過真合作、真自主、以及真探究的方式給予給學生。在當下的教育環(huán)境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僅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講解,已經不能滿足如果提出的高效課堂的需求,學生是一個鮮活的個體,教師應當給予其相應的尊重,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發(fā)掘學生的“真”個性,激發(fā)學生各方面潛能的同時,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即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途徑越來越豐富,教師應該妥善利用合理有效地教學方式去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讓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內容,實現一個“真”學習的效果。
(二)“三真”課堂教育的基本原則
“三真”教育理念,是當下較為新穎的教學理念,其原則深度符合新課程包括了自主性原則、合作性原則、以及探究性原則。其中自主性原則,是一方面表明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導地位,要求教師不能過多干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方向,即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學生要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學會發(fā)散自己的思維,進行思考,提出疑問,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難題;合作性原則,則是根據學生在一個班級中,由于年紀相仿,有更多的話題,在學習性的討論中,經常思維的碰撞,往往會迸發(fā)出新思維、新思路;實踐性原則就是要求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只顧紙上談兵,更重要的是將知識運用到實處,到達學而有用的目的,并且還可以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等。
二、小學語文教育中,高效下“三真”課堂的教學措施
(一)實施小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真合作”
“合作”是學習之初就要求學生掌握的一項技能,只有懂得合作的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才能在今后出入社會時如魚得水的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有目的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合作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說,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語文教師可以將整個班級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實施小組教學模式。例如,當語文教師講解“幸福是什么”這篇文章的時候,就要求學生先不看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并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小組內可以有負責記錄的、負責討論的、以及負責回答問題,總之讓每個成員都可以有效地參與其中,讓學生深感合作的力量,并在討論結束后,教師會隨機抽問小組,檢測討論結果,列出答案越多且越好的小組,會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提升學生對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在一系列討論結束后,叫學生翻開書,走進今天的課堂學習,去感受作者心中的幸福是什么。這樣的方式,就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下開展的,讓學生在小組之間進行高效的合作,實現課堂教學中的“真合作”,最終達到小學語文課堂高效發(fā)展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語文情境課堂,帶領學生“真自主”
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智力發(fā)展階段,對外界認知都較為懵懂和好奇,小學語文教師恰巧可以利用這一特性,通過創(chuàng)造相應的語文情境課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帶領學生發(fā)展學習中的“真自主”,實現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高效課堂。在情境創(chuàng)設的過程中,教師大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在圖文并茂、視覺沖擊下激發(fā)學生在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學會“真自主”。就比如說,在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春天在哪里》這篇文章的時候,由于本篇文章色彩基調豐富,環(huán)境氛圍也較為深刻動人,語文教師就可以在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時候,在開頭加入有關春天美景的圖片,以及用輕快的音樂作為背景,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的時候,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身處春天的情境,并且學生會因為課件豐富的色彩而深受觸動,在愉悅的課堂教學情境中,學生便會將更多地精力投入到課堂的學習當中,有效地增強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在課堂結束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平時里多注意春天的特點,用圖片、文字進行記錄,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就是利用多媒體對課堂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利用學生好奇、探索的個性,讓學生對情境內容充滿好奇,并且增大學生在本節(jié)課的感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真自主”。
(三)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真探究”
任何教學的目的往往不會只讓學生會紙上談兵,落實到實處才是學習最終的目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模式,多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探究,最后達到課堂高效化的結果。就比如說,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語文教師可以隨機抽取一節(jié)課的時間,為學生開展“小小故事會”的實踐活動,也就是讓學生上臺講故事,故事內容教師擬定主題,要求原創(chuàng),給學生一周的時間,去探究這個主題背后的故事,編寫出最為真實、最為感人的故事,當然在最后講解的故事最為精彩、最受歡迎的會有相應獎品,以此來激勵學生踴躍報名,評委則是非參加的同學和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背景音樂,以及相信的圖片,渲染故事氛圍。這樣的語文實踐活動,就是在讓學生根據教師擬定的主題進行一系列研究之后,拓展學生思考范圍,增強學生實踐寫作能力,并且在講臺上講解出自己編寫的故事,是鍛煉學生提高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之一。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并在探究中加強自身能力,實現真正培養(yǎng)學生“真探究”的目的,并且達到創(chuàng)造高效語文課堂的目的。
結束語
總而言之,“三真”課堂教育的研究與發(fā)展,可以越來越多的教師真正了解它的教育改革真諦與實質,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有效地解決當下語文課堂教學中課堂效率低下的問題。在“三真”課堂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可以讓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習個體得到相應的尊重,并且在個性得到發(fā)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傅鵬福.優(yōu)化“三導一體”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新課程背景下高效政治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3).
[2]龔旭.高效課堂下的初中語文“三自”閱讀教學法探究[J]. 教育科學:引文版: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