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 楊萬得
摘 要: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手機成了每個人重要的“伴侶”,師生關系也隨之發(fā)生著變化,手機也一度成為干擾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該文研究將手機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將藍墨云智能教學工具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以《旅游法規(guī)》一門課第一周線上與線下教學設計為研究對象,探討如何利用智能教學工具助推新型教師角色的建立。
關鍵詞:教師角色 藍墨云班課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b)-0-02
1 藍墨云智能教學工具簡介
藍墨云班課移動教學助手,是專門為移動環(huán)境下的教、學而設計的國內第一款課堂互動教學APP,是目前唯一融入人工智能的智能教學工具,它定義移動環(huán)境下即時互動教學新模式,在移動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利用移動智能設備開展課堂內外即時反饋互動教學。平臺以教師在云端創(chuàng)建的班課為基礎,教師可以管理學生、發(fā)送通知、分享資源、布置批改作業(yè)、組織討論答疑等活動。教師發(fā)布的課程信息、學習資源都可以即時傳遞到學生的移動設備上,從而讓學生的移動設備從此變成學習工具,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此外,任何普通教室的課堂現(xiàn)場或課外,教師都可以隨即開展投票問卷、頭腦風暴等互動教學活動,即刻反饋,即刻點評[1]。
2 新形勢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網(wǎng)絡、計算機、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并深刻地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教育也在不斷地融入到這一時代背景之中,進而造成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課堂教學各個因素的適應性轉變[2]。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日趨成熟,教學對象的改變,為教師新角色的建立提出了要求,也創(chuàng)造了條件。
2.1 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講者,學生的知識主要是從教室中教師的講述獲得。而在網(wǎng)絡時代,教師將不再是學生知識的唯一來源,學生能隨時隨地運用各種信息技術和手段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特別是建構主義理論主張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這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授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智力的方法,而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教會學生學會學習[3],教師要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2.2 從教育者轉變?yōu)閷W生成長的陪伴者
教師面對的教學對象已是90后、00后,他們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原住民,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適應較快。信息技術為師生交往溝通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自由的空間,教師能以一個更加平等的姿態(tài)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對話。通過網(wǎng)絡社交工具,學生也更容易對老師敞開心扉。新型師生關系需要教師放下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姿態(tài),以朋友的角色陪伴學生成長。
2.3 從課程實施者轉變?yōu)檎n程的設計者
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中,教師是課程的消極接受者和主要實施者,而面對信息時代的教學對象和新問題,教師要深入地研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的方法和手段,開發(fā)和設計課程應當成為教師專業(yè)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3 教師角色建立過程:《旅游法規(guī)》第一周的教學設計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角色建立往往始于第一節(jié)課,教師角色的建立過程,主要依賴于日常教學活動的時間,高等學校教師承擔的科目、學時非常有限,僅僅通過日常教學活動完成教師角色建立困難較大。而運用藍墨云班課,教師可以在線上開展教學活動,進行師生互動,師生的交流突破了時空的局限。筆者將藍墨云班課運用于2017級酒店管理專業(yè)《旅游法規(guī)》的教學中,運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活動。第一周的教學設計,在教師角色建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1 教學目標設計
3.1.1 師生初步建立連接,消除陌生感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特別是慕課、spoc等平臺的出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活動,通過網(wǎng)絡得到了實現(xiàn)。但是教師和線下課堂還是不能被取代,因為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除了知識的傳遞,還有情感的聯(lián)系、人生態(tài)度、行為的影響。教師角色要成功建立,師生之間必須首先建立情感連接,讓學生對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建立一定的認同。開課之前,通過線上活動,讓學生對教師和課程產(chǎn)生期待,是教學設計目標之一。
3.1.2 初識翻轉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歷年學生反映,《旅游法規(guī)》比較枯燥,數(shù)據(jù)太多,專業(yè)術語太多。因此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學生已經(jīng)對課程產(chǎn)生了畏懼,學習動機的激發(fā)是本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這門課筆者采用的是翻轉課堂教學,學生此前對翻轉課堂并不熟悉,通過線上活動和線下一周的教學,要讓學生初步認識翻轉課堂,能夠理解教師的教學方法,并對以后的學習產(chǎn)生期待。
3.2 建立師生線上互動平臺:班課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對教師的感知一般來自于第一堂課教師的自我介紹,但是這樣的接觸往往是單方面的,也是非常片面的。利用藍墨云班課,學生提前進入教師建好的班課,正式見面之前,學生通過查看教師發(fā)布的線上資源、活動,開始建立師生之間的連接。
3.3 線上資源設計:師生線上建立連接
3.3.1 開胃菜:師生見面前的資源
開班寄語:直接利用藍墨云共享的一段開學視頻,學生進入班課即可看到,主要告訴學生:該學期手機將成為學習工具、該學期如何利用手機開展教學。
核心資源:微課《翻轉課堂學習說明:這學期我們要怎么做》,初步介紹為什么要用翻轉課堂、什么是翻轉課堂、在翻轉課堂上怎么做3個核心問題。
配套資源:《大學生核心職業(yè)能力調查結果》、文檔《學習承諾書》主要支撐核心資源中的觀點和配合班課中開展的作業(yè)和活動。
3.3.2 引言:配合第一周線下教學的資源
線下教學當天早晨發(fā)布課件:《課堂流程》,介紹當天課程流程和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
3.4 課堂流程、匹配活動設計:建立認同
3.4.1 開胃菜的活動與作業(yè)
微課匹配作業(yè)《學習承諾》:讓學生抄在本學期筆記本上,簽上自己的名字,拍照上傳。目的在于督促學生查看資源,同時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同時給學生傳遞一種法律觀念:簽名是要負責任的。
作業(yè)《我的團長我的團》:線下完成分組,建立翻轉課堂學習的基本單元。
投票活動《小組進步制度選擇》:與視頻匹配,翻轉課堂教學中,小組與個人的捆綁方式選擇,個人必須與團隊捆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集體榮譽感。
3.4.2 第一次課流程及活動設計
第一次課主要圍繞“我為什么要選擇翻轉課堂”,讓學生初步熟悉藍墨云的基本操作,結合正常的教學活動,體驗藍墨云的基本功能。
(1)考勤檢查:體驗簽到功能。
(2)開胃菜學習復盤:體驗頭腦風暴功能,同時完成開課前線上學習的總結反饋,以便教師即時掌握學生線上學習的動態(tài)。
(3)線上活動回顧:查看投票結果,確定并公布小組進步制度;查看作業(yè)/小組任務《我的團長我的團》完成情況,確定班級的分組情況,同時提醒學生注意作業(yè)提交規(guī)范,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執(zhí)行力。
(4)資源《核心職業(yè)能力調查結果》解讀:各項職業(yè)能力的分析以及如何在課堂中獲得核心職業(yè)能力,旨在讓學生了理解教師選擇翻轉課堂的初衷。
(5)討論組“揭老底”:學生體驗了藍墨云的討論/答疑功能。通過回顧傳統(tǒng)教學中,除了學習之外,課堂上所做的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認識到傳統(tǒng)課堂沒有解決的問題:讓學習真正發(fā)生,開始對翻轉課堂產(chǎn)生認同。
(6)舉手、搶答、選人功能體驗:選到的學生要完成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學生熟悉課堂參與的其他方式。
3.4.3 第二次課活動設計
通過此次線下教學,首先,建立健全課堂順利進行的機構,如小組長、助教、仲裁等。其次,解讀課程的性質、開課目的、成績計算、考核方式等,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這門課。最后,通過兩個頭腦風暴活動“個人學習訴求征集”“翻轉初體驗復盤”,了解個體的學習訴求,并對一周的翻轉過程進行即時反饋,以便教師即時調整教學設計。
4 《旅游法規(guī)》第一周教學反思
4.1 課程流程需要改善
首先,課堂流程可以適當放慢。線下引導中,因為學生對班課功能不熟,不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完成要求的操作,如果為了完成既定流程,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其次,個別流程可以挪至課前或課后進行,為課堂活動留出更多時間。如團隊建設的要求可以提前以作業(yè)或討論組的形式發(fā)起,讓各組在課前準備,而“翻轉初體驗復盤”的反饋活動可以放在課后進行。
4.2 增加該課程的學習指南
課堂上對課程的解讀很難詳細,而且學生一聽即過,可以形成書面的學習指南作為線下課堂的補充傳到班課中。包含該課程學習目標、內容提綱、自學建議等,學生可以在學習中隨時翻看,自主安排學習計劃。
4.3 班課開放時間再提前一天
學校3月5日上課,3日上午開放班課時大部分學生正在趕路,接下來要注冊報到、開學購物、完成線上學習、作業(yè),時間倉促,特別是分組的任務,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集中討論分組。
4.4 學生線下分組教師給予更多干預
這門課的分組筆者放在了與學生見面之前,上課后才發(fā)現(xiàn),大家分組中出現(xiàn)整組是男生或整組都是女生,同一宿舍的會選擇擠在一起。小組成員盡可能異質化,這是行動學習中很關鍵的因素。
參考文獻
[1] 房云.藍墨云班課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對比分析——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3):124-125.
[2] 劉愛樓.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型[J].中國成人教育,2016(14):93-95.
[3] 李菁菁,程亞品.“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環(huán)境下的教師角色定位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7(2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