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洪
【摘要】毫無疑問,游戲教學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其對于孩子們學習興趣及學習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別大的促進作用。正因為如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知識教授時,應巧借游戲教學,切實激發(fā)孩子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力求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數學;興趣;融合
伴隨新課改的進一步落實,游戲教學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了各大教學領域中。相對于傳統教學而言,游戲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地加入到教學之中,從而促進課堂活力的提升。既然游戲教學具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巧借游戲,激發(fā)孩子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呢?這便是本文需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一、游戲教學內涵分析
游戲教學是受寓教于樂思想影響的而產生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我們通常所說的游戲教學,即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選用某些游戲,將教學內容與游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借助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具體來說,在借助游戲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以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為依據,選擇恰當的教學工具,選用一種可靠的方式使游戲融入教學過程中,同時可以運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游戲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游戲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其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時給予孩子們充分的關注,做到以人為本,以孩子們?yōu)橹行恼归_教學活動。
二、巧借游戲教學,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完美融合不但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孩子們的數學學習興趣,而且能夠較好地開拓孩子們的思維,促進其思維的創(chuàng)新。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應從如下幾方面著手,促進游戲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的融合。
(一)遵照孩子們的意愿,給予其教學主體地位充分的關注
目前,許多教師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前往往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展開游戲形式的設計,很少征求孩子們的意愿。誠然,由教師決定游戲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契合教學內容,同時由于游戲形式教師特別熟悉,因而在把握孩子們的游戲過程和監(jiān)控游戲結果層面會相對便利。不過我們也必須意識到這樣一點:某些游戲本身就不受孩子們的歡迎,盡管此類游戲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向層面有益,然而由于孩子們興趣低下,參與度較低,勢必會導致游戲教學無法收獲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在實施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前,必須要遵循孩子們的意愿,應給予其教學主體地位充分的關注,讓他們自己決定游戲的方式與種類。
(二)巧借多媒體技術,提高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伴隨社會發(fā)展而出現的新式教學輔助工具,其在教學領域的運用勢必會引發(fā)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師在實施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時可個性化地引入多媒體技術,巧借聲音及動畫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促進其學習效果的提升。比方說在教授西師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圓錐”的相關知識時,教師應有這樣的認知:孩子們剛剛接觸立體圖形,且他們的空間想象思維相對較弱,對此類圖形通常缺乏想象力。所以,在進行此類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通過在多媒體上解剖圖形的方式,讓孩子們對圓柱、圓錐等圖形有一個大致的了解,進而為教學目標的達成提供便利。
(三)借助多元化游戲,激發(fā)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1.引入合作探究型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一個人的游戲并非真正意義層面上的游戲,唯有兩個人以上,遵照相應的規(guī)則,朝著同一目標前進,方可使學習更具樂趣。同理,在實施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時,幾個孩子可展開科學的分工,可以展開對抗游戲,亦可展開合作,于游戲時展開有效的溝通,并在游戲結束后進行相應的反思和總結,如此的游戲教學方式方可收獲最佳效果。因此,在實施小學數學知識教授時,教師可創(chuàng)造性地引入合作探究型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對課程的重難點展開有益的操練,從感性認識著手,不但能夠加深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實現其理性層面的升華。
比如在進行西師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知識的教學時,教師需先明確本章的重難點,將怎樣借助已學的面積計算知識作為突破口,引導孩子們選用游戲教學展開針對性的操練。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強化學生團隊合作的理念,對每個小組的學生展開科學的分工,教給他們展開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導他們從學過的三角形等圖形知識著手,展開剪接及拼裝,將兼具復雜性與抽象性的圖形轉變?yōu)樯钪械哪撤N游戲,進而使孩子們對面積計算方式的理解完成從感性至理性的飛躍,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
2.巧借生活類游戲,增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游戲教學的最大不同即其極具趣味性及生動性,可以較好地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自主地加入到活動之中,從而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并且,生活類游戲的引入可以在激發(fā)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前提下,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這對于提高其生存能力是特別有幫助的。所以我們在進行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時,可巧妙地借助生活類游戲,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要求孩子們隨機組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名為“逛超市”的角色扮演游戲,并提出如下問題,要求孩子們回答:“小紅媽媽在超市買了一斤香蕉5元,一斤蘋果7元,一斤梨子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此種極具趣味性的角色扮演游戲能夠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地加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
三、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對孩子們的正確引導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往往偏弱,很難理解相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所以,身為小學一線數學教師,我們理應以孩子們的個性特點為依據,將游戲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切實激發(fā)其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借助多樣化的游戲教學,讓孩子們在兼具輕松、自由特性的環(huán)境下感悟數學的魅力,進而使孩子們可以自主地加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幫助他們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最終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蔣玉萍.淺談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157.
[2]藍海娥.淺談巧用游戲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教學動態(tài)),2018(20):100-101.
[3]龔健.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模式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2):90.
[4]楊文永.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07):59-60.
[5]林麗欽.數學游戲融入小學課堂的設計與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39):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