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豐、王鑫編撰,收入《破壁書——網(wǎng)絡文化關鍵詞》,邵燕君主編、王玉玊副主編,北京三聯(lián)書店)
據(jù)《說文解字》,“喪”本義為沒有、失去,后衍生出與死亡相關的儀式之意,如喪禮。在2016年中期流行的“喪文化”等語匯中,“喪”形容一種沒有活力的精神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消極頹廢、對未來失去希望等。
“喪”的流行始于“小確喪”。“小確喪”出自2016年7月14日微信公眾號“新世相”推出的同名文章,意為“微小而確定的不幸”,專指能毀掉幸福感但又微不足道的小事,如頭發(fā)掉進湯里、橡皮在紙上留下污漬、明明定了鬧鐘卻無法起床等。它與“小確幸”(小而確定的幸福)相對,將高壓之下都市青年的脆弱精神狀態(tài)展露無遺。該詞一出現(xiàn),便受到年輕人追捧,討論度極高。
“小確喪”拉開了“喪文化”的序幕,“葛優(yōu)癱”則引發(fā)起高潮?!案饍?yōu)癱”出自1990年代最受歡迎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是一張劇照。照片上,葛優(yōu)飾演的角色癱倒在沙發(fā)上,雙眼無神,一副生無可戀、卻又無人能奈我何的表情。網(wǎng)友看了紛紛表示,“這不是我在家的狀態(tài)么?”“生活太累好想癱著!”……并為此制作了大量表情包。自此,“喪表情包”井噴式爆發(fā),誕生了“咸魚”“悲傷蛙”“懶蛋蛋”等知名喪表情。其中,以“咸魚”流傳最為廣泛?!跋挑~”出自周星馳經(jīng)典電影《少林足球》:“如果人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表情包中,一條咸魚離開了水源,來到地上,伸著兩條細腿,做出無數(shù)種頹廢姿勢,“咸魚”因此成為“廢人”的代名詞。
“喪文化”包含一種戳破心靈雞湯、絕望到底的黑色幽默:“你全力做到最好,不如人家隨便搞搞。”“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順便也關上了窗?!泵绹鴦赢嬈恶R男波杰克》在國內(nèi)的流行是絕佳例證。波杰克是一匹中年過氣明星馬,每日過著頹廢無聊的生活,說著消極無望的臺詞。這些臺詞被微博大V截圖發(fā)出,得到大量點贊轉(zhuǎn)發(fā)。這種黑色幽默認為人生境遇本質(zhì)是負面的、向下的、壓抑的,它宣布虛假的“正能量”無效,唯一的出路是正視生命中的黑暗,帶著絕望活下去。然而,這種觀念恰恰來自都市青年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只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長期在半空中掙扎、難以再進一步時,這種渴望就變成了焦慮,既擔心生活不會變好,又恐懼它變得更壞。最終,焦慮化為無情的自嘲,以降低期望值的方式接受現(xiàn)實。
“喪文化”的主要受眾是都市青年,其流傳方式也不止于在網(wǎng)絡中大量刷屏,還產(chǎn)生一批文化產(chǎn)品,進入消費空間?!皢什琛笔瞧渲械拇??!皢什琛笔且患覟椤皢饰幕睜I銷造勢的奶茶店,僅僅營業(yè)了四天。它的特色是為飲料起喪氣的名字,如“碌碌無為紅茶”“前男友過得比你好果茶”“你不是一無所有你還有病啊烏龍茶”,價格大多在二十元上下,稍稍高于同類店面。另一個例子是上海彩虹室內(nèi)音樂團,以“喪曲目”為保留節(jié)目,在音樂會最后演唱。其中,《感覺身體被掏空》是刷爆朋友圈的神曲。歌曲以“葛優(yōu)癱”表情包的配圖文字“感覺身體被掏空”為靈感,講述表面光鮮的小白領被外企老板榨干精力的“喪”生活:“十八天沒有卸妝,月拋戴了兩年半?!边@種無望感和疲憊感是都市青年生活的傳神寫照。
2017年12月流行的“佛系文化”可以說是“喪文化”的又一個小高潮,或者說“升華”。“佛系”指不爭不搶、看淡一切的心態(tài),和佛教沒有直接關系?!胺鹣怠弊钤鐏碜浴胺鹣底沸恰保覆换烊?、不產(chǎn)糧(指進行同人創(chuàng)作)、不掐架、心態(tài)平和的粉絲。這一詞匯進一步流行,則又是得到了“新世相”的推波助瀾。12月11日,該公眾號推文稱“第一批90后已經(jīng)出家了”,將“佛系”泛化為“怎樣都好”的心態(tài),衍生出“佛系買家”(指不和賣家對話、不評價、不退換貨的網(wǎng)購者)、“佛系戀愛”(不吵架、不矯情、搭伙過日子的戀情)等用法,令大量青年對號入座、立地成“佛”。然而,“怎樣都好”其實是在“怎樣都不好”的境遇中鍛煉出的又一種犬儒主義心態(tài),所以也有人稱“佛本是喪”。
例句:
有勇氣在烈日下排隊三小時買喪茶的人根本就不是真的喪。
看完《野草》,我覺得魯迅可以說是很喪了。
每個月有三十天都感覺很喪。
好喪?。〔贿^往好處想想,雖然我沒錢,但有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