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一鳴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jié)。一群斑馬走了過來,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野生動物,他們有著黑白相間的條紋,看上去十分扎眼,在大草原上似乎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而這居然是斑馬賴以生存的重要的偽裝,黑白相間的條紋下隱藏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本著存在即合理的原理,黑白相間的條紋為什么在綠色、棕色等顏色居多的大草原上能形成偽裝呢?原因可能出你所料。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認為斑馬的條紋是作為防御獅子、鬣狗等色盲獵食者的偽裝。但是2016年的一項研究卻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能夠在幾十米外看見斑馬身上的條紋,但獵食者只能看見一坨單色物體。換句話說,在遠處,有條紋的斑馬和沒有條紋的羚羊?qū)Κ{子來說都一樣,都只是一坨肉。而近到可以看清條紋的距離之后,獵食者的嗅覺和聽覺也會彌補視覺上的干擾。所以,對獵食動物,斑馬的條紋是無用的。
既然對兇猛的獵食動物無效,斑馬紋怎么又會是最有效的偽裝呢?原因在于,對斑馬來說,在非洲溫暖的大草原上,相比于獅子鬣狗,馬蠅(Horse Fly)或許才是最危險的生物。這是一種主要靠吸食哺乳動物的血液維生的動物,多數(shù)生活在野外。這種昆蟲麻煩在于它不僅僅會叮咬動物,還會攜帶錐蟲病,馬傳染性貧血,非洲馬瘟和馬流感等對馬來說十分致命的疾病??梢哉f,馬蠅是馬科馬屬動物除了捕獵者之外,最大的煩惱之一了。所以,很多馬場都會有罩衣這樣的設置。對斑馬來說,是偶爾被幾只可能跑的還沒它快的獅子追更危險,還是從早到晚被幾百只攜帶病毒的馬蠅叮咬更危險?因此,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們近日發(fā)現(xiàn),斑馬的條紋是一種躲避蚊蟲叮咬高效手段,這或許是條紋最重要的功能。他們找來了幾種不同的馬,其中有斑馬,有白馬、黑馬,還有棕馬。然后分析了馬蠅的運動軌跡和馬被叮的情況。首先,他們將不同顏色的馬和斑馬分別放置在草地上,讓馬蠅去叮這些馬,并利用高速攝影機記錄下馬蠅飛行的軌跡。如圖所示,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馬蠅對于不同的馬會有不同的“逗留”情況。其中,馬蠅最喜歡逗留在深顏色的馬周圍,因而更有可能在它們身上吸血、轉(zhuǎn)播疾病。而對于斑馬而言,馬蠅也不是不靠近斑馬,而是會快速地飛向斑馬,撞上斑馬,然后暈暈地飛開。這是什么情況?從結果分析,可以想象馬蠅在接近斑馬時應該是“沒有看到”斑馬的,導致在需要準備降落的時候因沒有減速而被撞飛。反觀馬蠅在接近深色馬的時候就會有意識地減速,以此降落到馬的身上、尋找馬的血管。為了排除味道和動作差異對于馬蠅的影響,他們又做了另一項實驗:他們選擇了同一種類的馬,并在他們身上穿上了不同的衣服,依舊放馬蠅咬他們,記錄實驗結果并分析。實驗的結果再次反映,黑白相間的條紋能最有效的抵抗馬蠅的襲擾。因為除了裸露的頭部,穿條紋衣服的馬被馬蠅接觸與附著的次數(shù)遠遠低于黑馬與白馬。
至于馬蠅為什么會被黑白條紋迷惑,其中的機制就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了?!觯ňC合自網(wǎng)絡)(編輯/多洛米)
此圖紅線所示是馬蠅飛行的方向,表明馬蠅“沒看見”而撞上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