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深入,出現(xiàn)了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小組合作教學、分層教學、問題導學……本文主要討論問題導學法。問題導學法以學生為主體,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了新的學習方式。它能夠擴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放學生的思辨能力。下文將以人教版教材為例,淺析在高中地理課堂上,地理老師如何運用問題導學法向高中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輸出。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問題導學法;應用策略
一、 引言
地理本身是一門多元文化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將問題導學的方法應用于地理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老師通過系統(tǒng)的教學思路設計,引導學生在地理課堂上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看待問題的多元視角,拓展了課外的地理知識,進而促進學生形成扎實的地理知識體系。
二、 問題導學的作用
問題導學打破了傳統(tǒng)高中地理課堂老師的絕對主體地位,為師生之間的雙向理解提供了新的方式。它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輔助作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自己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教師創(chuàng)建的問題情境,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內化地理知識。高中地理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單一知識點,還需要系統(tǒng)思考將知識點連接成線,擴展到面,并使用問題指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有計劃地整理知識,從而完成對地理內容的整體把握。老師可以通過問題導學,讓學生了解課程的重難點,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側重點。在有趣的問題下,學生會對結果產生渴求,開始自己動腦和動手,去追逐問題的答案,這樣一來,原本干澀的知識點就活絡起來了,學生對地理世界的探索又前進了一步。
三、 問題導學的應用
(一) 利用當下熱點引出問題
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有兩個層次——一個是沒有學習就能完成的水平,一個是必須通過學習或從別人那里獲得幫助才能完成的水平。兩個層次之間的距離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在問題導學中,老師的問題設置要貼近“最近發(fā)展區(qū)”,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F(xiàn)在的高中生可以說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原住民,而且在高中這個年齡段對網絡熱點還是比較敏感的。老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時,可以結合當下的網絡熱點,借此激發(fā)學生的談論熱情,讓每個學生有話可說,增進學生對相關地理概念的了解。比如,在學習“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時,老師可以以前段時間大火的節(jié)目《國家寶藏》的一些內容作切入點,比如通過節(jié)目中故宮博物院內的一些物品,想象北京的自然環(huán)境,通過甘肅省博物館的一些物件推測甘肅省的地理環(huán)境,問學生二者的差異,最終引出造成自然環(huán)境差異的因素。
(二) 通過親身經歷引出問題
地理和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老師要善于利用這個特性,去挖掘生活中的案例,讓學生對地理概念有更深層的認識。教師的問題情境發(fā)生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個人經歷和實踐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特別是在學習人文地理的時候,貼近生活的題材更能引起高中生的共鳴,促使高中生進行深入的鉆研。老師在設立問題時,最好能讓學生與實際經歷或者實際情況有快速的聯(lián)系,并通過這個聯(lián)系,掌握地理知識,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例如,在城市內的高中,老師在上必修二“城市化進程”的課程時,在解釋完城市化的概念時,提出問題:就親身經歷為基礎,你覺得城市化的影響有哪些。學生就會去回憶自己的經歷,說出城市化的不同影響,最后老師將這些影響歸類,并做出小結,學生就會對這堂課印象深刻。
(三) 借助詩詞故事引出問題
中國歷史悠久。老師就可以抓住這個點,搜索一些有韻味的詩詞或者有趣的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在這些內容的包圍下,創(chuàng)建有針對性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知識內容。以必修一“常見天氣系統(tǒng)”為例,在課堂開始前,老師可以問一問“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原因是什么?還可以問一問學生如何用詩句表達不同地區(qū)的天氣差異。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除了內化地理知識,還在無形中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為語文學習做了鋪墊。
(四) 采用角色扮演引出問題
角色扮演對人文地理學的研究非常有幫助。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組,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角色中學到地理,學到自然的規(guī)律,學到生活的經驗。在這個過程,老師要起到掌控課堂節(jié)奏的作用,不能讓學生演著演著就跑題了,那樣沒有意義。當?shù)乩砝蠋熢谏媳匦奕皡^(qū)域工業(yè)化與城市化”時,老師可分不同的組別,讓每組學生分別扮演一個角色:服裝廠老板、汽車廠老板、鋼鐵廠老板、造紙廠老板、釀酒廠老板……接著問每組學生自己的廠建在哪里最合適,并給出理由。定位是要考慮工廠對自然對附近居民的影響的,通過角色模擬,學生對廠址的選擇,就可以充分吸納這節(jié)課的重點,還能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五) 巧用地理圖冊引出問題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很多地理知識,教師可以從地理地圖集開始地理課堂。通過可視化的圖像,減小學生在理解方面的難度。很多抽象的地理概念放在地圖中就能很形象地解釋,比如等高線、等溫線、經緯度、氣壓帶、氣候分布……有了地理圖冊,學生能夠清楚地了解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區(qū)別,并且在腦子里有個大致的形狀,在外出旅游時看到不同的地形和地貌,可以做出快速的判斷,反過來加深對這些概念的印象。這樣可比單純背誦概念應付考試的效果好得多。有了地理圖冊,學生還可以清楚地知道為什么倫敦總是下雨,為什么非洲夏天的氣溫如此之高,為什么四川會地震。
四、 結束語
簡而言之,問題導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改進它們在高中地理課堂中的使用,幫助學生建構一種寬厚的心態(tài)去對待世界各地不同的人文現(xiàn)象。老師要充分利用當下網絡熱點、詩詞故事、親身經歷等引出問題,加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感,不僅引導學生對地理的敏感,還要觸類旁通,讓學生對歷史等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課堂指導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總結,幫助學生理清地理知識,提高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高會榮.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161.
[2]楊國元.問題導學下高中地理教學的構建探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5:4.
[3]徐鑫.探析問題導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89.
作者簡介:
馬建軍,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