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推動了教學改革,在小學教育中引入互動模式,通過互動教學的開展,有效提升教學質(zhì)量?;诖耍疚南仁欠治隽藥熒咏虒W存在的問題,其次提出了師生有效互動的策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互動教學的優(yōu)勢,積極調(diào)整互動教學策略,通過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互動教學
引言:
小學教育改革提高了對教學課堂的要求,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為了讓小學語文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要注意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只有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通過構(gòu)建師生互動關系,建設優(yōu)質(zhì)語文課堂。因此,本文研究師生之間開展有效互動,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師生互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互動時機不準確
在我國語文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會使用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方法展開教學,這種方法對于師生之間互動十分不利,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無法真正參與到課堂上,自然難以實現(xiàn)有效互動。教師雖然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互動時間,但是學生受到心理方面的限制,不敢表達自己的問題[1]。教師常使用提問方式和學生互動,一對一提問方式限制了學生思路。同時教師沒有注意尋找準確的互動時機,讓師生之間的互動達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課堂氛圍沉悶
在語文課堂上,課堂氛圍沉悶的情況普遍存在。語文學科教學是以閱讀理解、背誦朗誦為主,教師主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知識的灌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知識強加給學生,課堂喪失了討論知識、理解知識的過程,使得語文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和教師互動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自然被大大削弱。
(三)師生之間關系不平等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關系并不平等,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遠高于學生,教師隨機提問,優(yōu)等生積極回應,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沒有和教師互動的機會。即使教師有意讓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害怕說錯,受到同學嘲笑,多采取沉默回應的態(tài)度。在這樣的趨勢下,班級成績分層逐漸嚴重,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逐漸變成旁聽生,導致學生素質(zhì)水平不平衡的狀況。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展開有效互動的策略
(一)選擇合適的互動時機
對于每個小學生而言,小學階段是養(yǎng)成學習習慣,建立學習基礎的階段,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生十分重要的啟蒙課程。小學生年級較小,智力發(fā)育水平不高,對于社會的認知相對較少,學生理解高深語文知識相對困難。在小學語文實踐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簡化處理知識點,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要準確把握時機,在合適的時機下進行互動,可以有效提高互動質(zhì)量,讓師生互動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匆匆》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以分組競賽方式和學生進行互動,將學生分成四組,將課桌椅擺成一個圈。然后教師以提問方式展開互動,教師問:“文章哪些句子使用比喻手法?”各個組進行搶答。學生搶答答對題目,教師要立刻給予肯定,并立刻要求學生進行仿寫,使用比喻手法寫一個句子。學生在高漲的熱情下,跟著教師思路回答問題,在互動中得到語文訓練。
(二)建設活躍的課堂氛圍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積極建設課堂氛圍,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更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通過活躍課堂氛圍的建設,學生可以成為課堂的主導者,能夠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勇于在互動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師使用角色扮演互動教學方法,在課文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對課文進行朗讀。通過角色扮演,課堂上形成歡樂輕松的氛圍,學生在互動中更加專注傾聽課文內(nèi)容,從而有效地提高課文教學質(zhì)量。在活躍的氛圍下,教師繼續(xù)對課文進行講解,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讓課堂互動有序進行。如在《西游記》課外延伸閱讀教學中,教師播放幽默搞笑的西游記動漫視頻,讓學生觀看,在視頻引導下,學生可以進入到活躍的課堂氛圍中,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中進行語文學習。教師聯(lián)系動漫視頻對《西游記》進行講解,在和諧互動氛圍下展開課堂互動。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互動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轉(zhuǎn)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以朋友的角色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課堂下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面臨的生活問題和學習問題,設身處地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2]。只有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才能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在課堂上,學生不會對教師產(chǎn)生恐懼心理,不會受到害怕說錯心理的局限,大膽地和教師進行溝通。在課堂上,教師也要積極給予學生鼓勵,通過點頭、微笑、鼓掌、手勢、拍肩膀等肢體語言給學生以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受到教師激勵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生說錯的時候,教師決不能給予呵斥,先給予態(tài)度肯定,再提出學生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受到啟發(fā)。
結(jié)論:
綜上所述,本文先是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模式的限制和師生之間關系不平等上。其次提出了師生之間展開有效互動的策略,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互動時機,積極建設活躍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吳如真.質(zhì)疑·交流·互動——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9(08):137.
[2]于靜怡.以生為主,發(fā)揚個性,合作互動——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8(22):49-51.
作者簡介:魏亞利(1971.05.15)女,籍貫:吉林省,民族:蒙族,學歷:本科,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