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輝燦
摘 要: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逐漸成熟的階段,也是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重要時期。初中教育課堂生活化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和感受生活,從而熱愛生活。通過德育教學的進一步指引和思想疏導,對初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目前初中德育課堂存在著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不足、德育實效性差、學生知識與行為不一致等問題。通過分析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研究,為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施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生;德育;生活化教學
道德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對初中生的心理和道德素質進行更深的培養(yǎng),就學生日后的個人發(fā)展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社會、人生和價值的正確取向和建立。德育課堂生活化是提高德育的有效方法,把知識生活化讓學生更加深刻領會到其意義和意識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意義
教育與人類的關系是很奇妙的,每個人的一生都離不開教育的存在而教育又是因為人類才誕生的。原始社會的年代,教育的意義還沒有得到很好的彰顯,人類只是在如何吃飽,如何不受凍,如何去繁衍這些生存簡單需求上徘徊。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fā)展,經濟發(fā)展也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地位也越來越高,不需要為了溫飽問題而操勞。教育活動就開始活躍,老人開始對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和所見所聞的教導,讓孩子能夠認知這些大部分來源于生活實踐所積累的信息,更好地生活。生活與教育漸漸就成為形影不離的朋友。德育也是同樣的道理,把德育工作生活化,讓初中生能夠真情實感地感受到不是簡單的口耳相傳的教導,這才讓初中生有更深的感受和覺悟。
當代社會要求年輕人的不僅僅是學識和才智的表現(xiàn),更多是道德方面的體現(xiàn)。這無疑是對學校在培養(yǎng)和教育時要求,要求培養(yǎng)具有道德意識和素質的人才,來順應社會道德生活的需求。了解德育的內涵是進行道德教育的首要因素。有一些美德教育理念,是道德教育的社會學概念,其內涵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個人素質素養(yǎng)。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則是以人為本,通過思想道德的個性化教學,讓學生真正領悟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現(xiàn)狀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德育教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同時也希望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和空間。但是,很多學生還沒有真正掌握和領悟德育教學的核心內容,根本無法運用到道德教育,也就是說,他們無法將道德教育課堂與生活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
德育行為是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關鍵要素。初中德育是反映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個人素質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之一,學生的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個人素質素養(yǎng),都可直接體現(xiàn)和反饋出初中德育教學的教學成果。
據(jù)調查,大部分初中生都會堅持積極參與課堂工作,這表明許多學生還是樂意參與德育活動的。然而,數(shù)據(jù)也表明,有一部分學生不是很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甚至一些學生表示他們不想?yún)⒓诱n堂活動。由此可見,仍有部分教師沒有將道德教育落實到實際活動,學校道德教育活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總而言之,想要實現(xiàn)有效的德育課堂生活化教學,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zhàn)?,F(xiàn)就這些難題進行分析思考,并探討解決方案,從而提高初中德育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對初中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三、如何完善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教學
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簡單地說,就是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做到聽從和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并在社會生活中肩負起社會責任。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有一個積極的態(tài)度和堅定的決心。做到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必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積極面對和融入生活中去。通過日常生活檢驗課本的理論知識,并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進一步呈現(xiàn)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為了教會學生正確的道德觀,教師必須為學生樹立榜樣,即自己樹立榜樣。舉個例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用自己的行為作為基準,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作為他們學習的例子。具體而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身作則,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做到禮貌大方,為學生樹立正確和積極的學習榜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教育素養(yǎng)。教師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言行將成為學生關注的對象。因此,每一位德育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
實現(xiàn)德育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僅是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就可以,還需要把具體的課堂教學延伸到實際生活中。當然,學生的溝通交流和互動,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和溝通能力。與此同時,使他們得到更多知識。除了道德教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之外,道德教育生活還有另一個內容,即道德教育與生活的互動。德育課以生活為導向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和空間,讓他們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道德教育的存在感,也讓德育教學更加生活化和具體化。實踐的過程是讓學生真正感受體驗的過程,學生不再受限于課堂中教師的灌輸式的教育,而真正成為一個體驗者。這樣的互動形式不僅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讓初中德育課堂更加生動具體。
初中階段開展的德育課堂,教學內容相對比較多而且范圍
廣,教師的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年齡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可讓學生體會到思想道德教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從而在實踐中實現(xiàn)道德要求的內化,不斷促進學生學習,為了學校德育的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出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杜尚榮,吳忍.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7(18):104-106.
[2]吳偉蓮.關于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踐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