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天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功是在“能量”的一級主題下,歸屬于二級主題機械能,要求知道機械功,能用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機械功的含義。功是初中物理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前面力學知識的深化,也是今后學習能量的基礎。功這一概念在功和能的知識中具有基礎性作用,所以對功的概念的認識水平直接影響能的概念的形成和功能關系的建立。由于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要認識功,必須要經歷一定的過程,因此功能關系在后續(xù)學習中不斷滲透。本節(jié)教學中采用從生活實例建立功的概念到功的計算的方式,讓學生逐漸的去認識功。功的計算學習可以加強學生對前面所學功的概念的理解及運用,使學生定量地認識功,同時也是是學生后續(xù)學習功率、機械效率等知識的學習基礎。
本節(jié)課主要包括三部分:認識力對物體做功的含義;描述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大小。
二、學習目標確定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大量做功和不做功的實例分析,90%學生能歸納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結合實例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了功。
2.通過對例題的分析,80%學生能利用功的計算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計實驗和實例分析,經歷歸納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比較、分析、綜合的方法,提升科學建模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體會物理與生產、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形成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三、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1.功的概念的建立
2.運用功的公式解決有關問題
難點:功的概念的建立
四、學習活動設計
環(huán)節(jié)一:新課引入
教師活動1:
今天的課程從一個故事開始,三個和尚打算蓋房子,他們需要把水提到樓上去,第一個和尚將重為300N的水從一層提到了二層;第二個和尚將重為200N的水從一層提到了三層;第三個和尚將重為100N的水從一層提到了四層。那么現(xiàn)在方丈過來了,想要對他們進行論功行賞。
提問:
那么大家想想三個和尚誰的功勞大?或者說誰的貢獻大?或者說誰的成效大?這個獎賞應該落到誰的頭上?
大家眾說紛紜。在我們今天學習的功的知識之后,大家就能得到答案了。
板書:11.1功
學生活動1
學生聆聽、思考、進行回答。
第一個和尚,因為他提的水重。
第二個和尚,因為他提的水乘上樓層是最多的。
第三個和尚,因為他上的樓高。
通過有趣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功——成效
教師活動2:
【演示實驗】下面請一個女生和一個男生分別將水桶提到桌子上。
提問:
1.兩位同學誰對水桶施加了力的作用?
2.哪位同學的力有了成效(貢獻)?這個力的成效(貢獻)是什么?
而物理學中的功主要就吸收了“貢獻”的意思。如果某個力對物體的移動做出了貢獻,取得了成效,那么就說這個力對物體作了功。物理學中的功不僅有成效的意思,還有更確切的含義。??? 學生活動2
女生沒有提起水桶,男生把水桶提起來
都有力的作用
男生取得了成效。成效是將水桶從地上提到了桌子上。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小實驗,讓學生體驗并理解功含有成效的意思
環(huán)節(jié)三:新課講授——體驗功的含義,總結做功條件
教師活動3
【動畫演示】 叉車舉物體、馬拉車
下面大家觀察下面兩個情境,看看他們有什么相似之處?
其中一個是叉車舉高物體,它的情境是這樣的,另一個是馬拉車,它的情境是這樣的。大家思考后舉手回答。
追問:
那么,物體移動距離的方向與受力方向有什么關系嗎?
總結: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功用字母W表示。
板書:一、功 W
1.定義:
【總結】所以三種不做功的典型情況是
(1)有力,但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為零。
(2)有距離,但是和距離同一方向上沒有力的作用。
(3)有力,也有距離,但是力和距離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所以判斷物體是否做功,還是需要看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F、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s.
【學生活動】面向地面上的書,將書撿起來,將書平移到胸前,然后舉過頭頂,在頭頂靜止三秒。
提問
這個過程中分幾個階段?哪個階段人對書做了功。
有時候我們的知識就在腳下,不做功就不會到我們的面前,而有時候老師把知識放到我們的面前,不做功它就會一閃而過。當我們真正對它做了功,會發(fā)現(xiàn)知識是高尚的,我們應該仰望。所以希望大家以后要用功學習。?????? 學生活動3
都對物體都施加了力的作用,
都移動了一段距離。
移動方向與物體受力方向相同
記筆記
學生活動
分四個階段
將書撿起來,拉力對書做了功。
將書平移到胸前,支持力的方向與移動的距離方向垂直,沒有做功。
將書舉過頭頂,支持力對書做了功。
靜止,沒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所以沒有做功。
學生思考
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動畫演示后的追問,讓學生明白力和運動距離同方向。通過小組實驗,舉出做功和不做功的例子,體會歸納出做功的必要條件。通過利用舉書有趣的表演形式,讓學生理解做功的條件。
環(huán)節(jié)四:新課講授——開啟功的計算
環(huán)節(jié)五:新課講授——運用功的公式
環(huán)節(jié)六: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6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說出之前論功行賞應該是哪個和尚了么?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學生活動6
第二個
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