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超
日復一日的忙碌工作模糊了時間,未與春時殘紅作別已至夏末,留戀秋時的疊翠流金,轉(zhuǎn)眼又至初春的草長鶯飛,四時輪換間走上三尺講臺已三年有余。比起在教育戰(zhàn)線上已奮斗半生的前輩而言,我是一名稚嫩的青年教師,但是我對我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思考,我對教育也有自己的看法,或許略顯淺薄,寫出來就是想做個交流。
初見:
2015年的4月,我懵懵懂懂地走進了通河二小春意盎然的校園。對于自己要成為一名怎樣的教師,我的答案是——合格的語文教師和班主任。那什么是合格?我的認知是:接手的班級中,每個學生成績良好,班風健康向上,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都變得有禮有節(jié)。帶著這個明確的目標,我正式接手一(3)班,開始了我的教學生涯。
困惑:
半個學期就在繁忙中度過了,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和我想得不一樣。同年級中,我們班級的課堂總是最“熱鬧”的,總有那么一兩個孩子,是我怎么教育都無法安靜地上完一節(jié)課;下課了,他們又成了我的“心腹大患”,在教室、走廊大呼小叫,時不時還要欺負一下同學,我每天都提心吊膽地一下課沖進教室,維護班級課間休息的秩序。
我不僅僅是一名班主任,我還是一名語文教師,班主任工作已使我焦頭爛額,語文教學也是困難重重。入學時,班級里的學生有差異,針對那些沒有基礎(chǔ)的孩子,我在課堂上適當放慢腳步,多給這類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可是大部分的時候,他們秉持沉默是金,無法回答我的問題。簡單的聲母、韻母常常張冠李戴,完成練習時總有大片的空白。孩子貧瘠的識字量讓他無法讀完題目,遑論做出答案了。語文教學計劃本已是緊張不已,這部分孩子能消化當天的知識已是不易,怎么能能夠加重負擔,去加大識字量呢?一時,我有些束手無策。
解惑:
一、教育向慢
1.欲速則不達
人們?yōu)楹蝿?chuàng)造時間這一概念,就是為了提醒每個人萬事萬物皆需要時間。教育亦這般,切不可棄時間不顧,而急于求成。如果一心求快,那教育就失了本來的意義,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無法從教育中有所收獲,更可怖的是,有可能還會受到傷害、受到打擊。
2.教育經(jīng)得起等待
因為成長是一種經(jīng)歷,是一種經(jīng)驗的積累,所以只能慢,一步步踏實地走下去。對待學生的成長,來不得半點急躁。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教師不是神,也不是傳奇,只是一個普通的人,一個做教育的普通的人,那些光環(huán),當不得飯,當不得資本,對于學生的成長并沒有幫助,所以我們只能等。
二、成長向愛
向日葵向著陽光生長,我們向著愛成長。在這里,向愛成長的不止是指學生,還有我們老師自己。
1.教師心中要有愛
愛是教師最美麗的語言。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chǔ)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相容。只有在愛的基礎(chǔ)上,教師才會投入全部的力量,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奉獻給孩子。只有這樣,師生關(guān)系才能體現(xiàn)平等和尊重,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學生的成長需要愛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面包和白水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愛。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nèi)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最后變?yōu)椤皹菲涞馈?,因此愛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guān)心學生,就能載起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guān)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
實踐:
在假期里我慢慢地改變了心態(tài),做好準備去迎接新學期的到來。新學期如約而至,繁忙、麻煩、操心也是形影不離緊隨其后。你瞧,才乖巧了沒幾天的小偉很快“原形畢露”了,上課又開始左顧右盼,手上小動作不停,大膽起來還要偷偷和后桌說上幾句話。實在看不下去的我,只好停下授課,將他叫了起來,進行了一番批評教育,低著頭的小偉和我保證一定不開小差了,我便讓他坐下繼續(xù)講課了。可是不到十分鐘,我看到小偉的手上又多了兩把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直尺,玩得不亦樂乎。我剛想開口批評,想到了假期里面學習到的新理論,我把目光對準了他的同桌小妍,我將她好好地表揚了一番:“大家看,小妍雖剛轉(zhuǎn)來不久,但她上課聽得多認真?。 睕]料到一聽這話,原本認真聽講的學生聽得更認真了,貪玩的小偉馬上看了小妍一眼,立馬意識到自己沒有認真聽講,趕快坐端正并認真聽講了。
在課堂上,小學生注意力分散是常有的事。孩子的專注力大約10-15分鐘左右,所以希望每個孩子認真聽完35分鐘是不恰當?shù)摹5钦n堂上的知識,不會因為某個孩子的走神而停止教授,所以我們可以找個恰當?shù)睦碛稍①H于褒,靈活處理,以表揚代替批評,引導其自我悔過。本案例中我通過表揚認真聽課的學生來使精力不集中的小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予良性的刺激,這種含蓄委婉的方法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小偉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在往后的授課中,我雖然還是常常需要旁敲側(cè)擊地提醒一下,但是我發(fā)現(xiàn)需要提醒的次數(shù)少了,他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了。在后半學期中,他給過我很多驚喜,譬如課堂上的說話練習,他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觀點,并且說得還是不錯的。講故事比賽時,他踴躍報名,回家后他認認真真把故事抄了一遍,次日拿來給我看,我問及緣由,他說他希望可以加深對故事的印象,把故事說得更好。
小偉還是那個調(diào)皮搗蛋的小偉,我卻不再視他為“麻煩”,我欣賞他的點滴進步,我感受到育人的快樂,他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尾聲: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著不為人知的能量。每一顆種子都有自己特有的花期,有的很快就綻放笑顏,有的默默生長。其實無論快慢,皆是自然的積累,種子總會發(fā)芽、開花,讓我們用愛呵護,相信種子,相信歲月。我期待自己能一直這么走下去,欣賞并享受彼此生長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