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嵩 丁明瑾
新中國成立70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偉大成就。中國電影作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排頭兵,與中國的對外開放進程、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加深緊密相隨。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勢頭越發(fā)強勁,海外票房表現(xiàn)、影評口碑情況、國際獲獎情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國電影在接收對象層面的傳播效果,這也成為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基于海外研究的視野,對中國電影在北美的傳播狀況進行量化分析①,從而直觀地呈現(xiàn)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影在國際舞臺的風貌。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電影“走出去”映襯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其中每一個十年又呈現(xiàn)出特點各異的海外傳播特質(zhì)。
1978—1988年可視為改革開放中國電影“走出去”的發(fā)端,這個時代的中國電影以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為特色。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等中國第五代導演集體爆發(fā)。以《黃土地》為代表的影片關注中國鄉(xiāng)土的社會現(xiàn)實;1988年張藝謀的《紅高粱》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標志著中國鄉(xiāng)土片在國外的傳播達到了巔峰。與此同時,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傳播進入文藝時代。文藝時代以1988年為起點,終于1998年。文藝時代延續(xù)了鄉(xiāng)土時代的特點,如1991年《秋菊打官司》中還繼續(xù)關注著中國的鄉(xiāng)土現(xiàn)實,但是在這一時期,影片的文藝氣息開始成為主流。1993年張元的《北京雜種》、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無不把電影的藝術氣質(zhì)發(fā)揮到了極致。1998年,中國電影“走出去”進入商業(yè)時代。突出體現(xiàn)在第五代導演開始進行商業(yè)化嘗試,并以商業(yè)化形式進行海外推廣,例如,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陳凱歌的《致命溫柔》都開始進行商業(yè)化制作,其中《英雄》更是開啟了中國的商業(yè)大片模式,創(chuàng)下了1.76億美元的總票房,其中北美票房占到的約7000萬美元的紀錄至今仍未被其他中國電影打破。但與此同時,文藝時代孕育的文藝片依然在繼續(xù)著藝術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2006年賈樟柯的《三峽好人》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金獅獎,表明即使在商業(yè)時代,文藝片也繼續(xù)受到國際的認可與熱捧。2008年之后,中國電影“走出去”開始進入多元時代。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依然代表中國占據(jù)著重要的國際地位,張藝謀與陳凱歌的商業(yè)影片制作、賈樟柯的文藝現(xiàn)實創(chuàng)作、馮小剛的馮氏喜劇、港澳臺知名導演的加入,以及新生代導演的多元類型片創(chuàng)作嘗試,讓這一時期的中國電影“走出去”變得異彩紛呈,例如藏族導演萬瑪才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地平線”主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的《撞死一只羊》;收獲柏林雙熊的《白日焰火》;獲得良好國際口碑的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等,豐富了中國電影海外傳播的題材和類型。
一、國際電影節(jié)助力、導演品牌效應顯現(xiàn)、影星效力有待加強
從1984年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攝影的《黃土地》獲洛迦諾電影節(jié)銀豹獎、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攝影獎等國際電影節(jié)獎項開始,第五代導演走上了國際節(jié)展傳播之路。1988年張藝謀導演的《紅高粱》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最高獎項金熊獎,加快了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歷史性進程。Roger Ebert官網(wǎng)早在1989年就高度評價了張藝謀的影片創(chuàng)作:“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作品在美國各大電影節(jié)以及學院都可以看到,但是張藝謀的《紅高粱》是第一部在美國發(fā)行的現(xiàn)代中國電影?!雹俅撕?,第六代導演首先通過脫離國內(nèi)現(xiàn)有制作體制的所謂“地下電影”方式拍攝電影,通過利用國際電影節(jié)確立自己的藝術地位。
除國際電影節(jié)、獨立影院放映和DVD發(fā)行等長線途徑外,商業(yè)院線的上映傳播同樣也是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的重要渠道之一。2001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不僅攬獲包括最佳外語片在內(nèi)的四項奧斯卡金像獎,同時還在北美獲得了總計1.28億美元的票房,至今仍是北美地區(qū)外語片票房排行榜冠軍。此后,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和陳凱歌的《無極》等武俠類型商業(yè)大片也都在北美接續(xù)創(chuàng)造著票房奇跡。
通過對中日韓三國在奧斯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的數(shù)據(jù)收集統(tǒng)計表明,中國在三大電影節(jié)和奧斯卡的獲獎總數(shù)是45次,日本35次,韓國8次。從對比可以看出,中國影片在獲獎次數(shù)上超過日韓兩國,也說明改革開放以來,第五代、第六代導演以及港澳臺著名導演通過國際電影節(jié),推進了中國電影“走出去”的步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打造了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良好品牌。國際電影節(jié)傳播策略的成功,最明顯的一個成果就是票房成績的成功。北美地區(qū)是世界最主要的電影市場,影片在北美的傳播與接受度,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影片的全球影響力。通過對北美市場外語片票房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票房排名前10的電影中,中國電影占了3部,最高排名第一,前10名里并沒有日韓電影。而票房排名前100的電影中,中國電影有10部(包含港澳臺),日本電影一部,最高排名33,票房前100的電影中沒有韓國電影。[1]綜上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電影在北美地區(qū)外語片中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活躍于全球影壇的中國導演,其代表影片通常偏向藝術電影或者藝術和商業(yè)兼容的特征。對于導演個人的風格、探索與創(chuàng)作,海外專業(yè)影評人普遍持包容態(tài)度。賈樟柯的影片風格得到國際影壇認可,以《江湖兒女》為例,海外影評人認為“這種特殊的糅合對于中國著名作家兼導演賈樟柯來說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他的作品將他快速發(fā)展的國家的生活混亂帶入了超清晰的數(shù)字焦點中”[2],而且,“很少有電影制作人能夠擁有賈樟柯的能力去傳達包含著物質(zhì)主義和存在主義的廣度”[3]。中國演員尤其是女演員,也越來越引起北美影評人的關注。例如,范冰冰在《我不是潘金蓮》中的精彩演出就受到了高度評價,“范冰冰和馮小剛導演的再次合作,讓她奉上了自己職業(yè)生涯最好的表演之一”[4],還有新近崛起的景甜也越發(fā)受到北美關注,“28歲的景甜作為禁軍的女性首領很不錯,存在感很強,接下來我們還會在《金剛:骷髏島》和《環(huán)太平洋2》中看到她?!盵5]
二、電影口碑呈現(xiàn)差異、票房成績有待提升,藝術特色鮮明而劇情敘事仍需開拓
基于北美影響力最大的爛番茄網(wǎng)(Rotten Tomatoes)的考察,得出口碑票房四象限圖。其中,紅色區(qū)域代表的是既叫座又叫好的電影,有3部:《霸王別姬》《十面埋伏》《英雄》;藍色區(qū)域代表的是叫座不叫好的電影,有兩部:《長城》《巨齒鯊》;綠色區(qū)域代表的是叫好不叫座的電影,這個區(qū)域的電影雖然取得了不錯的口碑,但是票房成績不理想,例如《我不是潘金蓮》《刺客聶隱娘》《活著》《江湖兒女》等;紫色區(qū)域代表的是既不叫座也不叫好的電影,例如《金陵十三釵》《天將雄師》等。
研究發(fā)現(xiàn),專業(yè)影評人對中國電影的藝術表現(xiàn)總體上持肯定態(tài)度,認為影片在攝影、畫面呈現(xiàn)、藝術指導、服裝、配樂等方面的藝術表現(xiàn)力較強。對于中國電影中體現(xiàn)的中國傳統(tǒng)美學、意象乃至主題如人與自然的和諧、影評人的接受度和認可度都較高?!缎安粔赫房坍嫷奈辣逼?,《狼圖騰》呈現(xiàn)的草原美景,《刺客聶隱娘》中的沉靜畫面,《我不是潘金蓮》的畫幅創(chuàng)新和鼓點配樂以及《英雄》《十面埋伏》中的豐富色彩,均獲得了北美影評人的認可與贊賞。例如,《波士頓環(huán)球報》的影評人泰布勒(Ty Blurr)評論《刺客聶隱娘》:“李屏賓的35mm攝影宛如奇跡,黃昏時分濃霧中的湖北武當群山仿佛要從鏡頭中躍幕而出……這部電影里的一些鏡頭可能會永遠印在你的視網(wǎng)膜上?!盵6]《萬象》的影評人江潔玲(Jessica Kiang)評價《邪不壓正》的美術設計時表示:“美術指導柳青精致浪漫的場景設計很少會為了追求真實而犧牲畫意性。覆雪的城市美景與頹廢衰敗的室內(nèi)設計被攝影指導謝征宇流暢優(yōu)雅的鏡頭一一捕捉,常常令人呼吸一窒?!盵7]《我不是潘金蓮》中的中國風元素則體現(xiàn)在大量圓方鏡頭里的畫面,看起來像是宋代山水畫?!洞迓暋返倪~克爾·諾?。∕ichael Nordine)評論說:“攝影師羅攀的鏡頭能夠激發(fā)觀眾的興趣,好奇畫面之外發(fā)生了什么,每個鏡頭的取景都很巧妙,透漏的信息和省略的信息一樣多?!盵8]《新公眾》的克里斯托弗·奧爾(Christopher Orr)認為《英雄》“一系列眼花繚亂的色彩來展現(xiàn)一連串的責任、背叛以及死亡的故事。每一次連續(xù)的畫面切換都是在一個新的調(diào)色板上進行的一樣”[9]。《十面埋伏》在色彩、畫面方面也獲得了相同的贊賞?!度A盛頓郵報》的影評人迪森·湯瑪森(Desson Thomson)認為:“這部片超過了很多好萊塢大片的視覺風格。通過攝影師趙小丁的鏡頭,這部電影中的紅色、綠色、白色非常豐滿和鮮活?!盵10]
然而,中國影片的劇作水平和敘事能力卻較少獲得認可,劇情拖沓、說教嚴重、陳詞濫調(diào)或者模糊隱晦等常被影評人詬病。羅杰·埃伯特(Rogerebert.com)網(wǎng)站的影評人馬克·杜伊斯克(Mark Dujsik)評價:“除了敘述的必要性之外,《天將雄師》里面過多地去闡述對于和平的追求?!盵11]《我不是潘金蓮》受到的批評也集中在時長過長,節(jié)奏過慢?!段餮艌D時報》的影評人湯姆·基奧(Tom Keogh)認為:“劉震云的劇本變得笨重、多余……減掉半個小時的時長會讓《我不是潘金蓮》更有活力?!庇霸u人丹尼斯·施瓦茲(Dennis Schwartz)說:“《狼圖騰》最大的問題就是劇本混亂、沉悶以及說教色彩濃重?!盵12]《邪不壓正》也存在故事節(jié)奏緩慢,敘事性弱等問題,MUBI電影網(wǎng)站的丹尼爾·卡斯曼(Daniel Kasman)認為:“《邪不壓正》充滿著荒謬的咆哮、能量以及思想,同時又帶著一些嘲諷,把所有故事支線關系都卷入復雜化中?!盵13]
中國電影在藝術表現(xiàn)力和敘事力兩個層面受到截然不同的評價,這解釋了在電影制作層面面臨著的一個困局。我們或許不缺乏好的中國故事,也不缺乏表現(xiàn)故事的藝術手段,但是缺少能通過大屏幕講好中國故事的人。如何提升劇作水平,恐怕是今后一段時間需要集中精力解決的問題。
三、動作片遭遇審美疲勞與創(chuàng)新瓶頸,現(xiàn)實主義題材持續(xù)受到熱捧
動作片是經(jīng)典的中國電影名片。至今,動作片仍然是中國電影“走出去”的主力題材。對于動作設計,影評人仍認為有創(chuàng)意,受到好評,如《邪不壓正》中“樓頂戲”融入了跑酷等運動動作讓人眼前一亮;《葉問3》中由袁和平設計的武術動作也有所創(chuàng)新。但是對于動作類型片的故事創(chuàng)新能力則受到較多批評。例如,關于《葉問3》的影評說,“一切都很混亂,而且次情節(jié)被很混亂地雜糅在一起,沒有合理的邏輯,也沒有以往動作電影的結構?!盵14]對于《天將雄師》中的動作設計,羅杰·埃伯特(Rogerebert.com)的影評人馬克·杜伊斯克(Mark Dujsik)認為:“打斗場景比較有趣,成龍的防守技巧受到關注,但是最后電影卻演變成了瘋狂的、大規(guī)模的混戰(zhàn),血肉橫飛。劍術和功夫技巧是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或許是成龍親自指導他們),但是接下來的動作場景非??植溃兂闪藛渭兊谋┝??!盵15]
與動作片相比,《江湖兒女》《我不是潘金蓮》《天注定》等反映中國現(xiàn)實題材的影片,延續(xù)甚至超越了前輩的現(xiàn)實主義表達特色,繼續(xù)博得國際視野的關注和贊賞。梅·阿卜杜勒基(Mae Abdulbaki)認為《天注定》“這部電影揭示了當代中國在經(jīng)濟快速增長過程中無法掩蓋的一些現(xiàn)象。貧富之間的分裂是非常明顯的,賈樟柯很完美地把它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16]。而“《江湖兒女》延續(xù)著《山河故人》的風格——敘事結構、同樣的女演員、音樂噱頭——然而我們卻被這位著名藝術家電影中的精致和優(yōu)雅所吸引”[17]。法國《世界報》說:“影片蕩氣回腸,充滿詩意,隱晦又明亮,將成為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盵18]國際影評共識認為《我不是潘金蓮》用現(xiàn)實的手法,通過中國普通農(nóng)婦的視角來展現(xiàn)中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希拉·奧馬莉(Sheila O'Malley)評論《我不是潘金蓮》,“這是一個關于官僚主義的真實故事,講述了一個女人對抗傳統(tǒng)的不懈努力。聽上去是一部很沉重、政治化的電影,但《我不是潘金蓮》采用了喜劇形式,是對政府官員無能和懶惰的抨擊”[19]。影片以狡黠的社會評論和良好的故事架構為導演馮小剛的視覺實驗打下了基礎。
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必要研討如何提升中國電影“走出去”類型的多元化和豐富性。作為風格清新的紀錄片,也是近幾年輸出的唯一一部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在美國既賣座又賣好,為電影“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展望:商業(yè)運作突破——作為全球化產(chǎn)品的中國電影逆襲好萊塢
中國電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不斷拓展路徑。新世紀伊始,中國電影開始加強與國外演員的合作,如2001年馮小剛的《大腕》啟用外國演員,2002年陳凱歌的《致命溫柔》全部采用外國演員?,F(xiàn)如今,中外合拍和大牌發(fā)行已成為中國電影迅速進入北美主流市場的捷徑。在最近4年北美票房排行前3的中國電影中,《巨齒鯊》和《長城》是中美合拍片,《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中美英合拍。同時,3部影片的美國發(fā)行方分別是華納、環(huán)球與博偉,助力3部影片實現(xiàn)了4118、3328和1508個院線上映的紀錄,上映天數(shù)也都超過了60天(《長城》的上映總天數(shù)甚至達到了105天)。此外,《刺客聶隱娘》《戰(zhàn)狼2》和《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等影片也都創(chuàng)造了上映時長超過60天的紀錄?!度~問3》和《唐人街探案2》的上映院線也都超過了百家。綜上這些都為票房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高票房與高口碑是遠不能劃等號的。高票房、低口碑的影片對中國電影聲譽可能形成較大的沖擊。例如,《巨齒鯊》《長城》兩部影片在口碑上都表現(xiàn)一般,影評人甚至批評其劇情硬傷太多,非常拖沓?!短鞂⑿蹘煛冯m然邀請了國外著名演員,口碑卻并不盡如人意?!独菆D騰》采用外國導演來進行拍攝,但也沒能講好中國故事?!敖璐龊!睆氖袌鼋嵌瓤词强尚械牟呗裕叱杀緟s成了一把雙刃劍,投入與產(chǎn)出也并不總成正比。
需要重點補充的是,專業(yè)影評人是介于專業(yè)電影人和普通觀影人的中間地帶。影評人對于引導具體影片的關注度、上座率和觀影評價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電影在北美地區(qū)的傳播過程中受到專業(yè)影評人的關注度還遠遠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電影的海外影響力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的體現(xiàn),反過來又限制了中國電影影響力的提升。目前,中國電影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已經(jīng)有針對重點觀影人群的展演、點映,但是頻次還不高,針對特定觀影人群的精細化程度也需要提升。要重視起專業(yè)影評人群體,與其建立緊密聯(lián)系,借助其意見領袖的地位提升中國電影的聲量與口碑,實現(xiàn)對好萊塢的逆襲。
參考文獻:
[1]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red-sorghum-1989.
[2]http://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movies/la-et-mn-cannes-diary-ash-is-purest-white-cold-war-20180512-story.html.
[3]https://thefilmstage.com/reviews/cannes-review-with-ash-is-purest-white-jia-zhangke-stages-another-exceptional-platform-for-zhao-tao/.
[4]https://www.easternkicks.com/reviews/i-am-not-madame-bovary.
[5]http://www.thefilmpie.com/index.php/review/4029-review-the-great-wall.
[6]https://www.bostonglobe.com/arts/movies/2015/10/29/killer-visuals-hou-hsiao-hsien-the-assassin/ikZq1tjlCbMYJueDERnMPI/story.html.
[7]https://variety.com/2018/film/reviews/hidden-man-review-1202943487/.
[8]https://www.villagevoice.com/2016/11/16/its-fan-bingbing-vs-the-patriarchy-in-the-enthralling-i-am-not-madame-bovary/.
[9]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69179/tale-two-movies.
[10]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4633-2004Dec16.html?noredirect=on.
[11]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dragon-blade-2015.
[12]http://homepages.sover.net/~ozus/wolftotem.html.
[13]https://mubi.com/notebook/posts/toronto-correspondences-3-chinese-blockbusters.
[14]https://www.alternateending.com/2016/09/catching-up-with-2016-everybody-wing-chun-tonight.html.
[15]https://www.nj.com/entertainment/index.ssf/2015/09/dragon_blade_review_east_meets_west_and_we_lose.html.
[16]http://www.punchdrunkcritics.com/2014/04/dvd-review-jia-zhangkes-touch-of-sin.html.
[17]https://theplaylist.net/ash-purest-white-cannes-review-20180515/.
[18]https://www.rogerebert.com/reviews/i-am-not-madame-bovary-2016.
[19]https://www.empireonline.com/movies/madame-bovary-2/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