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人說:“媽媽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背踔袑W生處于青春叛逆期的關口,此時需要爸爸媽媽用心用情的陪伴,而初中又是一個小學與高中的銜接期,媽媽適切的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給孩子一個陽光活力的青春期。
關鍵詞:初中生;家庭教育;媽媽的味道
常聽教育專家說:初中,親子關系危機會悄然而至,家庭教育不期而遇,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此時需要爸爸的強有力的介入,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化解家庭教育的危機。是不是如此呢?
有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我的母親,在我的心中,就像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般高大,一樣散發(fā)著美麗的光芒。她是我生命之中的貴人,幫助了我許多許多,我也要去回報她,去珍惜我的母親?!弊掷镄虚g洋溢著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一種特殊味道。
本學期開學以來,初一年級的幾次由家長參與的活動,發(fā)現(xiàn)一種現(xiàn)象:媽媽來的居多。與愛慕爾公司合作開展的“生命教育”來了23位家長,其中21位是媽媽;初一開學典禮邀請了20位家長,其中17位是媽媽;初一“滿月”家長會,媽媽占三分之二。面對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也在反思:在初中階段既然孩子的教育媽媽們?nèi)栽谡贾鲗У匚唬俏覀兛梢皂槃荻鵀?,與媽媽們合作,營造媽媽的味道,從而引誘出爸爸的味道,建設家庭教育的味道,不失為家庭教育的一種舉措。那么媽媽的味道是一種怎樣的味道呢?
一、 媽媽的味道是一份執(zhí)著的陪伴
孩子發(fā)展得好,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主動性和自制力,兩者是構成健康人格的核心要素,而家長陪伴孩子的親子活動,是培養(yǎng)和引導孩子形成自制力的重要途徑。同事李老師講述了陪伴兒子的故事,引人深思。
兒子在初一、初二時青春逆反,學習上不努力,游戲上非常投入,以致學習成績掉到年級200名左右,照此考吳江高中幾乎是沒有希望的。兒子叛逆折騰的惡劣行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等到初三開學,與兒子徹夜長談了幾次,最后達成協(xié)議:家里的閉路電視和網(wǎng)絡電腦全部關閉,我平時陪兒子上學、吃飯、作業(yè)。于是我天天早上為兒子準備好早飯,中午在學校食堂陪兒子吃午飯,晚上回到家,兒子在書房作業(yè),我就在書房看書備課,一直到兒子完成作業(yè)才休息。最后兒子如愿考上了重點高中。
曾與李老師交流過她兒子初三逆襲成功的原因,她說這一年365天,她天天在家陪伴兒子學習,對朋友宴請、同學聚會、同事聚餐等社會活動一律拒絕,并非是自己要與世隔絕,只是想借此傳遞給兒子這樣的信息:媽媽與你一起為升學考試拼搏。
一個自律自強以身作則的媽媽,充滿了正能量的味道,這樣的陪伴,帶給孩子的是積極向上的動力。
二、 媽媽的味道是一份責任的擔當
媽媽陪伴得多了,言傳身教得多了,孩子潛移默化中也會承擔起自己成長的責任。我校張麗老師就講述了兒子成長的故事,很有媽媽的味道。
國慶中秋八天假期,帶著孩子去皖南賞了秋色。最后一天回到家,天色已是昏暗,踏進家門,我把箱子扔在門口直撲沙發(fā)。九歲小家伙走到身邊說:“媽媽,你行李不整理了嗎?”我懶懶地說:“今天一天好累啊,先讓媽媽休息一下,待會再來整理,還要洗好多衣服呢?!?/p>
小家伙說:“媽媽,那你休息,我來整理吧?!闭f完,他就熟練地打開箱子,邊整理邊不停地問:“媽媽,這些衣服是要洗的嗎?那我放陽臺上了。這些藥要放冰箱嗎?這些毛巾也要洗一下嗎?……”基本上我只要點頭就可以了。
不一會,小家伙就蹦蹦跳跳地說:“媽媽,我都把東西歸位了,你只要洗一下衣服就行了?!笨粗〖一锏慕茏?,我心里暖暖的,一天的疲勞煙消云散。
張老師很注重引導兒子讀“大自然”這本書,每次出游都讓兒子作規(guī)劃、做導游,兒子因此喜歡上了歷史、地理,并在自然而然中培養(yǎng)了兒子主動做事、自覺擔當?shù)钠犯瘛?/p>
三、 媽媽的味道是一種從容的自信
這樣的味道更能激勵著孩子樂觀生活,積極學習。
我校學生劉雪,一位可愛的女孩。剛進初中時,老師叫她讀“∧、e”,她見都沒見過更別說怎么讀,于是就亂讀一通,同學們都笑了。她對媽媽說:“我一定要學好英語!”“女兒,媽媽相信你,媽媽陪你?!庇谑峭砩献龊盟凶鳂I(yè)之后,劉雪便一心一意地讀、背英語,有不懂的記下來,第二天主動找老師講解。如此執(zhí)著地學習積累,第一次考試劉雪考了81分,而她的入學成績才二十幾分。如今英語成了她各學科中最強手的一門。
“媽媽說的‘女兒,媽媽相信你”激勵了劉雪學習的自信。一位好媽媽真的抵得上一百個老師,所以媽媽一定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媽媽,智慧的媽媽。學習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一時跌倒了,沒關系,爬起來再跑,來得及!不要讓“考試”,打碎了孩子玻璃般的心;不要讓“排名”,抹殺了孩子陽光般的笑容。
四、 媽媽的味道是一份莊重的儀式
儀式不是形式,而是一種榜樣示范,它能觸動孩子內(nèi)心最柔軟的部分,從而轉化成孩子成長的內(nèi)驅力。
在小初銜接教育中,孩子的學習習慣、心理特點、行為規(guī)范等相比小學有明顯的發(fā)展,為指導媽媽們做一個智慧的媽媽,提前知曉中小學的特點,為孩子的銜接助力,于是在本學期的初一新生開學典禮上,我校邀請了部分媽媽代表來參與活動。雄壯的國歌聲、響亮的宣誓聲、“今天我是中學生了”微班會……沖撞著媽媽們的心,激起了她們作為一名中學生媽媽的責任。“孩子站在中學的大門,媽媽更應先行一步學習,才能聽到孩子青春拔節(jié)的聲音?!币晃粙寢尭袊@道。烏鴉尚能反哺,當媽媽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著點點滴滴儀式時,孩子們也會學著做,自然而然地做。“我生日時,早早做好作業(yè),晚飯時給媽媽下了面條,感謝媽媽帶我來到世上,享受生活的美好。”10月份家長會上初二一個學生動情地說。
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感恩教育就在“孩子你回家了、媽媽我回來了;孩子再見,媽媽再見”的生活小事中萌動和強化。
五、 結語
有人說:“媽媽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痹冈诤⒆映砷L的路上,多些媽媽的味道,給孩子一個陽光活力的青春期。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必定有一個從容的媽媽和一個擔當?shù)陌职?,初三學生費俊凱的爸爸說:“與孩子的相伴過程中,我更像是他的一個朋友,與他經(jīng)常溝通。對于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情況,我也時常關心。當然,作為家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關注孩子,陪伴孩子,鼓勵孩子?!奔热话职值母窬譀Q定孩子的視野,也愿孩子成長過程中多些爸爸的味道,滋養(yǎng)孩子。
習近平總書記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圩印C鎸彝ソ逃小敖套幼鋈恕钡牡谝蝗蝿?,作為家長的我們理應思考:今天,怎樣做父母?
作者簡介:施蘭紅,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市吳江區(qū)黎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