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佐裕
摘 要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美育,這是大部分小學在該課程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策略之一。借助美育來加深學生們對道德與法治的理解掌握程度,同時,以此來引導學生們建立健全的人格并樹立正確的三觀。本文通過了解美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的作用入手,并結合具體教學方案來加深對美育的了解程度。
關鍵詞 滲透美育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美育作為重要內容,滲透在小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通過滲透美育教育,可以有效豐富該課程的內涵,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并掌握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們體會文字語言及生活行為的美,以此為切入點來講解道德與法治課程。通過滲透美育,可以提升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氛圍,降低這一課程的理解難度,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1美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的意義
1.1有利于學生們樹立健全的人格
通過給學生們講解道德與法治課程來幫助學生們建立良好的思想品質,同時引導他們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道德。傳統(tǒng)的教學中僅依靠課本理論知識很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近些年來逐漸提倡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美育教育。借助美育教育的滲透,能夠幫助學生們建立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中通過提高學生們對審美的認知能力,來加深他們對社會人格美的欣賞,進而進化學生們的心靈感知。通過滲透美育教育,有助于學生們從小建立美好的理想并形成良好的人格,有助于學生們從小樹立良好的三觀體系,做文明禮貌遵紀守法的好孩子。
1.2有利于學生成長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
為小學生講解道德與法治內容,一方面有助于引導學生們從小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動國家社會的發(fā)展。通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美育,能夠幫助學生們更直觀地感受社會中優(yōu)良品質的美,以此來鼓勵學生們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美育教育的滲透,不僅是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效率的必要要求,同時也是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日常授課質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2美育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滲透的體現
2.1道德與法治教材直接提出了美育的要求
受傳統(tǒng)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影響,很多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不強,且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下很難給學生們提供直觀的教學感受。近些年來,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也逐漸提高了對美育的要求。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實際生活的情感和案例來為學生們提供更真實化的教育,并借助審美教育來豐富學生們的內心情感。這樣的教學能夠更好地走進學生們的內心,幫助學生們加深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并有助于引導他們將課程理論應用到自身感悟中,更好地感受社會道德中的美。
2.2美育在教材結構中的體現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編寫中各個結構均能體現美育教育,其中包括通過美育在心理教育中為學生們進行全過程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引導學生們感知社會道德與法治的美,并通過教學的深入來加深對其理解,最后引導學生們參與到社會道德與法治活動中。通過全過程的滲透來引導學生們積極踐行社會道德與法治,這樣的教學不僅加深了學生們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掌握程度,同時能夠使教學內容真實轉化為學生的行為品質,實現了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目的。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材結構中滲透美育,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循序漸進地理解,掌握道德法治課程內容,同時有助于見證學生們的成長,提高學生們的道德品質。
3美育滲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措施
3.1實際教學過程中,要突出審美的實踐性
老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入生活實踐,幫助學生們產生更真實的感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要以課本理論知識為基礎,以生活實踐為教學背景,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感悟道德與法治的內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等形式來幫助學生們更直觀的感受道德與法治的內涵和作用,并通過對生活中案例的講解來加深學生們對思想道德與社會法治規(guī)范的認同感。例如,老師在講解《大自然中的快樂》課程時,可以通過鼓勵學生們分享自己喜歡的動物和植物來開啟課堂的教學,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通過分享交流和觀看圖片等資料來幫助學生們認識到大自然中動物和生物的美妙,以此來引導他們養(yǎng)成愛護動物植物的良好品德。另一方面,老師們要通過給學生們展示社會中不良道德的表現,讓學生們加深對大自然的保護積極性。
3.2體現審美的形象性
傳統(tǒng)的教學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顯得抽象而深奧,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美育來體現審美的形象性,幫助學生們產生對道德行為的直觀感受。例如,在教學課程中可以為學生們設置具體的情景,以此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帶入情感。同時可以借助視頻等教學資料等來幫助學生們更直觀的感受道德的形象,以此來加深學生們對道德法治課程的理解掌握程度。老師們在講解《干點家務活很不錯》和《花草前面要小心》等課程中,可以通過設計具體的情景來加深教學意圖的展現,幫助學生們學習到更實用的知識,提高對自身的保護意識。
4結束語
通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滲透美育,能夠更好的將課堂理論知識傳播到學生們的內心深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們心中對美的向往。借助課堂中美育的滲透來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明白道德與法治的內涵,并以此加深對道德與法治的認同感。這樣的教學更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有助于學生們講課堂知識轉化為實踐。
參考文獻
[1] 馬小飛.滲透生態(tài)美育構建快樂課堂[J].畫刊(學校藝術教育),2015(01):44-45.
[2] 金粉淑.滲透美育,培養(yǎng)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4(17):132.